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GSM/GPRS和3S技术的环境应急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应用GSM\GPRS和3S等高新技术建立的环境应急远程指挥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我国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在我国环保行业是一个新的尝试。文中对系统的设计、工作原理、数据组织、功能、实现和应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做到“万无一失”,必须动员社会上的一切力量,现有的环保系统处理这一系统工程困难较大。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分析了应急处理的系统性,提出了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的设想,探索了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分析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当前我国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实验室分析在应急监测中的作用,指出监测分析测试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建立、各区域危险污染源数据库的建立、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以及应急人员的技术储备将是近期我国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当前我国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实验室分析在应急监测中的作用,指出监测分析测试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建立、各区域危险污染源数据库的建立、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以及应急人员的技术储备将是近期我国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有效防控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形势十分严峻,并成为国家"十二五"以及未来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制度、应急能力建设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成效等几个方面应对简述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长足进步,并进一步结合当前全国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分析了当前环境应急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应从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制度与联动机制建设以及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为着力点,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环境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环境风险管理经验。提出对我国环境风险管理的启示:明确我国环境风险管理目标为建立综合防灾、预警应急管理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各保障体系,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效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实际应急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突发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稳定、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突发环境事件越来越引起重视,相关单位也发布了应对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备案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总结了环境风险评估和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及备案的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环境应急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相当突出。做好新时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整体思路,依法履行职责,在应急管理机构设置、能力建设、风险防范、信息报送和公开等关键和薄弱环节上有所突破,以点带面推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急监测与以往的实验室分析相比,更偏重于现场快速测定。各种各样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对便携式分析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提出新要求。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和热点,综述环境污染物现场应急监测技术现状及实际应用,全面总结我国在线监测和现场监测相关标准方法的建立情况,提出加快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监测标准体系、推动应急监测数据信息化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环境应急管理体系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基础比较差,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这主要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环保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探索创新,逐步摸索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突发环境事件频发期。然而,中国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体系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不能满足事故频发期事故应对的要求。因此,建立科学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智能算法处于核心地位。文章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仿生智能算法在环境应急领域的应用作简要介绍,并明确了多技术集成化应用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但目前有些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还存在着“粗放”现象,不利于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清洁生产审核现状,针对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作者认为,树立群体意识、加强领导的表率作用,对促进我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大量增加,这使得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日益成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经肯面对的监测形式。由于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不同于一般的环境监测,对监测指挥者的现场组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正确而迅速的现场组织是及时、准确地完成应急监测的前提。应急监测的现场组织包括现场勘查、监测项目确定、监测点住确定、监测频次确定、监测结果上报等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提高环保部门的环境预警和应急科学处置能力,根据“平战结合”的平台建设思路,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SOA)可扩展的架构、Webservice数据服务调用模式和模块化功能的平台构建技术,集成了地方环保业务系统的成果,设计和实施了一个体系、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个流程的“五个一”平台工程,研发了集污染源风险识别、环境预警监控、模拟预测、应急评估处置和信息发布5项功能为一体的三峡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并在重庆市环保部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应用. 平台研究成果可支撑应急管理和日常管理,并在一系列突发性事件中得到业务应用验证和应用,环境应急响应时间从1~2 h缩短至10~20 min,应急处置时间从原来的1~2 d缩短至1~2 h,显著提高了三峡库区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汞污染分布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汞污染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都出现了汞污染问题,甚至人迹稀少的北极也在受到汞污染的威胁。我国的汞污染主要集中于贵州、吉林、陕西、湖北、辽宁和重庆等地。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汞污染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氯碱生产、金矿开采、燃煤电厂等汞污染源开展的,实际上汞污染源类型很多,因此环境汞污染状况十分令人堪忧。我国汞污染研究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严重滞后于国际环境形势发展需要,今后除了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还要对重要汞污染地区污染状况、机制、环境效应开展研究,以全面掌握我国汞污染的来源、汞污染源分布以及环境汞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不足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既是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要全面解决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是科学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运用当前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对我国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8.
介绍目前环境管理的手段:直接强制性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自愿手段等,分析应用的优缺点,得出几种手段应综合使用,取长补短.举例说明其在中国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述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当前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基础没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木材工业粉尘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木材工业粉尘污染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木材工业企业粉尘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控制粉尘污染的措施及发展趋势.保护环境是实现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从工艺、技术和装备方面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使作业环境和大气污染排放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