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晓刚  刘锐  蔡强  万梅  汤灵容  陈吕军 《环境科学》2012,33(11):4012-4017
开发了一种可用于快速检测挥发性氯代烷烃和氯代烯烃气体的电子鼻系统.该电子鼻系统的核心检测部件为3个金属氧化锡传感器及一个光离子化传感器(PID)所构成的传感器阵列.基于对9类单一成分标准气体和5类混合标准气体的测试分析建立了气体类型识别模型,然后通过加标实验与气相色谱法比较验证了电子鼻系统检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①电子鼻中各传感器对氯代烯烃和氯代烷烃的响应有差异.PID对氯代烷烃无响应,对氯代烯烃有线性响应(R2>0.997).传感器TGS2602对四氯化碳(CT)、三氯甲烷(TCM)和1,2-二氯乙烷(1,2-DCA)较为灵敏,对前两者的定量性较好,但对1,2-DCA的线性响应很差.传感器TGS2600和TGS2620对二氯甲烷(DCM)和1,2-DCA较为灵敏,且线性响应程度好(R2>0.995).②建立了基于传感器阵列信号的气体类型简单识别模型:选用PID计算氯代烯烃浓度,TGS2602计算CT和TCM浓度,TGS2600或TGS2620计算DCM和1,2-DCA浓度.③TGS2602对标准混合气体的响应强度小于单物质响应强度之和,其它传感器对标准混合气体的响应强度接近于单物质响应强度之和.④电子鼻对污染水样中DCM和四氯乙烯(PCE)混合气体的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分析值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0.96.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方法,对常见故障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及时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石化行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需求日益增多,以及气体浓度检测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LMP91000设计了气体检测调理电路,替代传统的多级A/D放大方式,完成了可燃和有毒双气体检测仪的研制。首先,分析行业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特点,以及工业应用时存在的问题;之后,利用一种高集成度的完整信号调理方式,完成气体传感调理电路优化;最后,以电化学和催化燃烧原理的气体传感检测为组合,设计了石化常用的硫化氢和可燃气双气体检测仪。实验表明:该检测仪检测气体浓度性能稳定、功耗低、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4.
针对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以某大型库房为例,对其密闭期间产生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成分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检测出了多种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分析了有毒有害气体对库房安全和人更健康的危害,可以为该类库房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DNV KFX软件,采用某液化天然气接收站1∶1模型,对高压外输泵泄漏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平面布置情况及模拟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液化天然气泄漏云团的扩散趋势,辨识高压外输泵区域的潜在危险泄漏位置。在传统气体检测器布置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云台扫描式气体检测器的应用前景,提出高压外输泵区域的可燃气体检测器点、线、面集成的布置研究方案,为高压外输泵区域气体检测器布置方案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发生了什么? 在左图所示的工作场所,一个工长,一个焊工和两个维修工正在1^#罐上进行焊接作业。他们没有按照正确的动火作业程序对可燃气体进行检测,而是将点燃的焊枪插入到1^#罐中来检查罐内是否有可燃气体——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全的做法。这些罐体相互连接在一起,而没有做正确的隔断,某些罐体内的可燃气体泄出到焊接区域并被点燃。  相似文献   

8.
从计量标准的相关概念出发.强调了建立可燃气体报警器计量检定装置(计量标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构成、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重复性、稳定性、不确定度等计量技术角度对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石油化工行业中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多采用催化燃烧式或电化学式传感器,这类传感器最大的缺点就是自身带电,在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中应用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这类传感器寿命短、精度低、稳定性差、调校困难,经常存在误测误报现象.本文探讨的甲烷多通道远程无源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很高的测量灵敏度及快速的响应能力;对温度、湿度、电磁等干扰的抵抗力强;无源本质安全的气体传感探头,以及易于形成网络等优点.在油库气体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春萍 《环境工程》2013,(Z1):550-552,670
采用自制的气化装置对垃圾RDF进行了气化实验。垃圾RDF在200900℃温度下气化时,瞬时产气量出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又迅速下降的趋势,2个瞬时产气高峰分别为500℃和800℃。当气化温度在400℃以下时,除CO外,各种可燃气体的含量均很少。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底渣含量逐渐降低,焦油的产率逐渐增加,产生的各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和热值也增加,当热解温度达到900℃时,可燃气体的热值达到最高,为28MJ/m3,底渣含量最低,仅为12%左右。焦油在600900℃温度下气化时,瞬时产气量出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又迅速下降的趋势,2个瞬时产气高峰分别为500℃和800℃。当气化温度在400℃以下时,除CO外,各种可燃气体的含量均很少。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底渣含量逐渐降低,焦油的产率逐渐增加,产生的各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和热值也增加,当热解温度达到900℃时,可燃气体的热值达到最高,为28MJ/m3,底渣含量最低,仅为12%左右。焦油在600700℃达到最高值,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张红玉  江滔  张元勤 《环境工程》2020,38(9):185-189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可燃垃圾、煤粉及其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燃垃圾的热重曲线在220~500℃内存在2个明显的失重区域,煤粉在300~600℃内只有1个失重区域。可燃垃圾着火性能较好,着火点为220℃,可燃垃圾与煤粉混烧时的着火点较可燃垃圾单独燃烧时略有提高,但明显低于煤粉单独燃烧时320℃的着火点。可燃垃圾和煤粉按照2:1、3:1、4:1、5:1混烧时,基本保持垃圾的着火特性,当可燃垃圾的掺混量 ≤ 80%时,可燃垃圾和煤粉混烧时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可燃垃圾的综合燃烧特征指数为3.91×10-7/(min2·K3),明显高于煤粉,可燃垃圾的添加能提高煤粉的综合燃烧性能,其中可燃垃圾:煤粉=4:1为掺混比例最佳。燃烧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220~330℃燃烧阶段,混合燃料的活性高于可燃垃圾,在320~570℃高温燃烧阶段,混合燃料的活性略低于可燃垃圾,但是远高于煤粉。可燃垃圾的掺烧量对2个燃烧阶段混合燃料的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炭黑生产尾气中可燃气态污染物CO、H2及CH4等的净化及其余热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不仅可将炭黑尾气中可燃气态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CO2和H2,O,并可回收利用燃烧热,使炭黑生产余热利用率提高40%以上。直接燃烧装置可采用低热值尾气余热锅炉,并配置发电机组,即炭黑尾气发电。经济技术评价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和炭黑尾气发电,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系统管理的日趋严格,综合归纳了在役装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系统设置现状,重点分析了在役装置报警仪系统的不足及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中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与含氯丙烯、环氧氯丙烷、甲醇的可燃气体混合存在燃爆危险,为预防燃爆发生,利用5L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分离罐气相出口可燃气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并以此绘制爆炸极限三元图,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可燃气-氧气-氮气"混合体系的燃爆区域。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可燃气爆炸上限明显提高,但爆炸下限变化不明显;随温度上升,气相出口组分发生变化,LOC值逐渐降低;正常冷却条件下极限氧含量为12%,冷却效果差时为10%,冷却失效时为9.3%;设置氧浓度报警时参考最小LOC值,留出裕度空间,控制体系氧含量小于5%有助于预防燃爆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直升机安全起降 ,根据大气扩散理论、海区大气环境特点和工程情况估算了某气田中心平台排放塔高度应该大于 6 5m ,子平台排放塔高度应该大于 4 5m。贫可燃浓度和 1/10贫可燃浓度在排放口附近相近 ,在排放口下风方向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炭黑工业尾气净化及余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炭黑工业生产过程尾气中的可燃气态污染物CO、H2、及CH4等,采用直接燃烧法,是目前我国炭黑尾气净化和回收利用的最佳控制方法。直接燃烧法,不仅可将尾气中可燃气态污染物转变为CO2和H2O,且可回收利用其热量,余热利用率可提高40%以上。经济技术评价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和炭黑尾气发电,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7.
纳米气敏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气敏材料的研究对提高气敏材料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以及如何降低工作温度和缩短响应温度时间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主要针对氢气、硫化氢、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乙醇、丙酮等气体的纳米气敏材料的研究现状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对发展的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选用Fluent软件的轻质可燃气体受障碍物阻挡的高速喷射扩散模型,对某天然气站内带喷射的天然气燃烧进行研究和计算,得出燃烧温度、热辐射通量、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结果表明燃烧造成的高温区基本和喷射主气流区重合,如果发生火灾,门站的设备将全部损坏,并造成人员死亡。该结果可为企业设置进站截断阀与调压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