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浑河沈阳段“十一五”期间水体构成及污染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家玲 《环境保护科学》2012,38(2):40-42,93
介绍了浑河沈阳段"十一五"期间水体的构成,分析了其支流水质状况以及浑河沈阳段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支流河是浑河补水的主要来源,污水处理厂尾水已成为支流河和浑河干流的主要补水来源,其中上游径流38%,污水厂排水8%及细河、蒲河、满堂河和白塔保河等5条支流河补水54%;浑河沈阳段污染源数量最多的是农业源,占浑河流域沈阳段污染源的55.33%;其次是生活源,占浑河流域沈阳段污染源的26.19%;再次是工业源,占浑河流域沈阳段污染源的18.43%;最少的是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占浑河流域沈阳段污染源的0.05%。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沈阳市主要地表水浑河、辽河生态系统的构成,并依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从而评价了其生态健康状况。浑河、辽河沈阳段生态健康状况属于病态。浑河河岸稳定性属亚健康状态,亲水景观建设和与周围自然斑块连通性属不健康状态,水质属病态状态。辽河水质和珍稀鱼类存活状况属病态,防洪标准属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 沈阳市地表水以浑河水系为主,浑河沈阳段设4个监测断面,4个断面枯、丰、平3期水质监测数据的平均值反映年度浑河沈阳段的水质情况.本文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沈阳市地表水的质量进行评价.60年代以来,国外不断有文献报道和讨论了用数学模式来评价水质的污染情况,提出了多种指数.我国于70年代初期,先后有不少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评价水质的数学模式,一般程序是:选择评价参数,根据多种参数值确定其评价等级,再定出各参数的权重,然后把各指标的数值范围分为区间,给  相似文献   

4.
"七五"以来浑河沈阳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五"至"十五"二十年的时间里,浑河沈阳段水质经历了轻污染~污染~重污染~污染的变化过程,2005年,浑河沈阳段水质由连续13年的重污染级首次降到污染级.近年来,浑河沈阳段水质改善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沈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过程中,对浑河城市段采取的综合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环境水的调配等措施;但目前浑河沈阳段由于存在着季节性自然补给水不足、部分城镇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水系、城镇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等问题,全河段仍为劣Ⅴ类水质."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将通过采取继续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对污染源进行总量控制等措施,使浑河沈阳段水质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综合技术法辅以历史数据估算法对浑河沈阳段监测断面进行认证.根据监测数据筛选出5种主要污染指标后,按监测断面历史沿革分3个阶段分别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用该法论证的结果,浑河沈阳段设置的3个断面,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浑河沈阳城区段水体“休养生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休养生息”内含,探讨了浑河沈阳城区段水体“休养生息的”的必要性及意义。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强化准入制度,把“休养生息的”制度化、法律化;通过采用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及生态恢复等措施,达到浑河沈阳城区段水体“休养生息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沈阳市近年来关于浑河污染综合整治的实际情况,运用河流的稀释与净化理论,科学的分析了大伙房水库放流对浑河沈阳段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增加浑河水环境容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细菌学方法,对浑河(抚顺段)水质进行了细菌学监测,积累了从1988年至1997年10年的监测数据,对该段水体中微生的的消涨状况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细菌学评价。浑河(抚顺段)水体中的微生物多年来变化波动不大,但总体上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抚顺段)水段从细菌总数指标上评价为β-中污带;从总大肠菌群指标上评价,除水库出口和阿及桥外,均超GB-3838-88Ⅲ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月中度污染一重污染。表明该段水体已受到相应程度的有机污染物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浑河流域为研究区,在现场调查、动态监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浑河流域的具体实际条件,包括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建立了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流耦合模拟模型及水质耦合模拟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地表水、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运用HydroGeoSphere(HGS)技术系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立并行同步求解.根据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同步动态监测资料,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之后,根据设定的情景方案,应用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对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未来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基于HGS技术系统的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能够刻画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各自的运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水力联系与相互转换关系.若地表水受到污染(如农田施肥),不仅会影响到地表水,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以辽河流域4条河流中浑河2004--2008年入河总量监测数据为基础,统计浑河COD和氨氮入河总量变化及特征,分析污染物主要来源及所占比重,统计抚顺和沈阳两城市河段的比例。由此得出,2007年和2008年浑河COD和氨氮入河总量较前3a有所下降,但仍居于辽河流域4条河流前列,浑河COD和氨氮入河量主要来源于支流和直排市政排污口,重点污染源对总量贡献率较小,沈阳城市段由于城市污水排放量大,COD和氨氮入河总量明显高于抚顺,特别是氨氮入河量占总量的90%左右,是浑河氨氮污染的主要来源,2008年抚顺段COD入河量所占比重增加。  相似文献   

11.
聂志勇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4):26-28,72
阐述了"休养生息"含义,在研究浑河城区段特征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网建设、支流河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护坡等措施,缓解城市活动对浑河环境的负担,达到浑河水系"休养生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MIKE11与EFDC模型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测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沈阳市浑河流域水环境的调查,基于Mike11与EFDC建立浑河流域沈阳段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并对突发污染事故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Mike11与EFDC模型应用于浑河流域的预警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结果均良好,所确定的参数能准确反映河道特征。因此,此预警模型可应用于浑河流域突发性水环境风险应急预测,并且能够对浑河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进行准确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能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达到流域应急预警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沈阳市经济发展和污染加剧的特点,为合理充分利用浑河水环境容量,节约投资,建立了浑河沈阳段主要排污口最优化模型,并应用分段线性化对该模型进行了线性化,进而确定排污口最优化线性模型,最后通过M atlab软件求解出各排放口的污水允许排放浓度及最低的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4.
浑河沈阳段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公认的河流管理目标,采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来研究城市河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浑河沈阳段为例,将根据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参考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浑河具体情况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浑河沈阳段水体主要污染特征及水质变化原因,提出进一步改善水质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浑河中游制药、石化工业水污染是最大的工业污染,废水具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等特点;浑河中游支流河水污染严重。为了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开展了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和创新。针对黄连素废水和磷霉素钠废水,研发了臭氧氧化、脉冲电絮凝、铁碳微电解等物化处理工艺以及物化-生化耦合处理工艺,实现了制药废水的有效处理;针对石化腈纶废水,研发了多格室脱氮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全流程处理工艺,实现了腈纶废水氨氮脱除和达标处理;针对浑河中游支流河污染问题,研发了塘和湿地组合生态净化技术、污染底泥的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浑河中游沈阳区域工业园区难生物降解制药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湿地净化,以及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等问题,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浑河中游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为了提高制药园区废水可生化性、优选物化预处理工艺技术,选取典型污染物乙酰氨基酚作为处理对象,研究其物化预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机理;针对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难题,研发生物干化技术和利用沸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损失的技术;针对复合型人工湿地效率提升需求,研究潮汐流-潜流组合工艺系统中不同单元的菌群功能特征;为科学制定河流治理技术策略,研究形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三维荧光光谱等河流水环境特色研究方法,并在其他流域如武水河进行应用.这些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支持了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也可为当前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沈阳地区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及沿岸土壤中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沈阳地区主要地表水(浑河、细河、蒲河、沈抚灌渠)及其沿岸地下水和土壤中苯系物(BTEX)的污染特点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河和沈抚灌渠地表水中BTEX检出率较高(33%~67%),苯和甲苯是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ρ(苯)和ρ(甲苯)分别为<0.30~24.90和<0.30~354.00 μg/L;地表水检出的BTEX均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1 510 μg/L). 细河两岸的浅层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BTEX的污染,苯和甲苯的检出率分别为25%~33%和13%~25%,二甲苯和乙苯检出率较低(0~20%). 彰驿镇19个监测井中有2个浅层地下水监测井中的ρ(苯)超过GB5749—2006限值(10 μg/L),夏季ρ(苯)最大值为236.00 μg/L. 沿岸附近土壤中5种BTEX全部被检出,检出率均高于相应的河水. 研究区包气带土壤层虽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但也具有储存和阻碍BTEX挥发和降解的负面效应,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非致癌有机物水质基准的推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美国环保局发表的环境水质基准(AWQC)推导方法,本文着重从理论上研究并讨论了非致癌有机物环境水质基准的推导过程。以1,2,4-三氯苯为例,计算了它的AWQC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