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庆贴不贴泡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石油烃污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贴不贴泡是大庆某石油化工总厂生产废水排放场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水面较大的氧化塘.在纳污泡周边分别采集土壤及地下水样品,以研究其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纳污泡附近地下水及表层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石油烃污染,但除第1个采样点外,其余各采样点污染程度随距离变化不明显;土壤纵向以40~60cm厚度层污染最为严重.说明大庆地区草甸黑土对石油烃滞留能力很强,使石油烃在其中的迁移速度很低,特别是水平迁移速度更小,才使污染近30年的场地地下水受到的石油烃污染不是十分严重.表层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雨季纳污泡内污水溢出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大庆市贴不贴纳污泡表层水及沉积物中总石油烃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贴不贴纳污泡是大庆市某石油化工厂生产废水排放场地,其石化废水的排放历史约 30年左右.按泡内水流方向采集水及沉积物样品,并对其中的总石油烃 (TPH)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氧化塘出口处水及沉积物中 TPH含量最高,沿水流方向,其它各采样点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该纳污泡内氧化塘对 TPH的降解能力较弱,而植物对水体中 TPH迁移的阻滞能力较强,沉积物对 TPH的吸附和固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纳污泡和排污渠对浅层地下水影响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接纳石油化工废水的帖不贴泡和排放油田废水的西部排水干渠及其周围的浅层地下水的调查监测,分析出帖不贴泡的对周围浅层地下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污染作用,主要污染物石油类的影响宽度是1705m;西部排水干渠也对附近浅层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窄,其影响宽度没有超过10m.说明长期接纳石油化工污水的封闭泡沼与排水干渠对浅层地下水已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钱程  穆文平  邢渊  武雄 《环境工程》2016,34(4):68-72
为研究气田建设项目对地下水产生的石油类污染,以西北某气田开发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和地下水污染源与污染途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GMS软件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凝析油储罐破裂泄漏情景下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及自然净化过程。结果表明:模拟期内地下水中的石油类浓度小于标准值,地下水未超标但受到轻微污染;污染晕中心浓度随时间减小,污染场地及下游位置污染物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距离污染源越远的位置峰值浓度越小。  相似文献   

5.
徐瑞阳  洪梅 《环境工程》2020,38(12):168-172
近年来石油类污染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日益严重,由于天然及人为因素导致的地下水水位波动会造成污染物的二次迁移,扩大污染范围,因此探究水位波动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刻不容缓。以柴油为例,利用二维模拟槽模拟柴油在地下水水位波动带中的迁移情况,通过控制水位升降模拟地下水水位波动,研究柴油透镜体的位置、模拟槽内柴油-水-气体饱和度随水位波动的变化,分析地下水水位波动对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水非饱和带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位向下波动时,油相可驱替水向下迁移,透镜体位置下移,迁移的过程中部分油相被介质吸附形成残余相,导致残余相柴油的污染范围增大;而当水位向上波动时,水可驱替油相向上迁移,透镜体位置上移,迁移的过程中部分油相溶解,导致溶解相柴油的污染范围的增大。该研究可为实际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选择某废弃加油站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分析土壤和地下水样品中的铅(Pb)、总石油烃(TPH)、多环芳烃(PAHs)、苯系物(BTEX)、甲基叔丁基醚(MTBE),分析了污染物在该区域地下环境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测试结果表明:场地包气带和含水层介质岩性以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和粉质粘土为主,土壤样品中总石油烃(C < 16)和苯均存在超标现象;垂向污染物高浓度值多出现在地下水面附近,其中上层滞水区总石油烃和苯大面积超标,潜水中总石油烃(C < 16)、苯及MTBE超标,承压水尚未被污染.在分析目前石油类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场地的实际条件,建议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主要采用异位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7.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环境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工业活动地影响,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往往会给公众健康带来许多风险,因此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文章对河南某城市进行再开发的工业废弃场地进行了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总石油烃和苯系物的污染,部分点位的污染物浓度远远超出了荷兰标准的干涉值水平.作为非水相液体,总石油烃和苯系物会随地下水向场地外迁移.该工业废弃场地未来将作为居住区,居民在该场地上生活会因总石油烃和苯的长期暴露导致健康风险.因此,为保护人体健康,应当在住宅小区建设前进行场地修复.另外,中国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应的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场地管理的法规.  相似文献   

8.
土壤地下水石油类污染依然普遍且严重。季节性冻土区土壤经历冻-融-冻过程,石油类污染物与土壤地下水作用过程更为复杂。文章综述了冻融交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吸附解吸、生物降解过程变化,为季节性冻土区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治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某化工场地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规律,给场地地下水调查与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某化工厂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GMS软件对厂区内不同情景下油库储油罐发生泄漏后石油类污染物和厂区危险废物堆埋区重金属Zn在浅层地下水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类污染物沿地下水流方向运移明显,污染羽大致呈椭圆形;油库储油罐发生泄漏后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浓度迅速上升,泄漏停止后由于自净作用其浓度缓慢下降,直至污染消失,有效的防渗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油库泄漏带来的地下水污染;在厂区危险废物堆埋区,随着污染源强的减小,重金属Zn在相同时间节点污染程度相应降低,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移趋势大体一致;厂区第三层土壤渗透系数较低,Zn很难向下运移,模拟期(6 000d)内Zn没有到达细砂层,不会对汉江水质造成污染,进一步说明渗透系数较低的黏土层使污染物很难向下运移,这可为场地调查中污染物运移范围的预估和采样深度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100-107
页岩气开采区油基钻井液的使用会导致土壤受到石油类物质污染,探究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选择以涪陵页岩气开采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批量平衡试验研究废油基钻井液中石油类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采用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以土柱淋滤法探究不同降水量和污染强度对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纵向迁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较强,解吸率低,吸附平衡状态下的土-水分布系数K_d值为51.86 mL/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和解吸附过程均有很好的拟合效果,R~2均大于0.99,表明吸附/解吸速率主要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石油类污染物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0~18 cm),且随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的深度及迁移量受污染强度、淋滤量等因素的影响,总体上,随着污染强度及淋滤量的增加,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量及迁移深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11.
油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产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油污染地下水的特点,采用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地下水效果显著,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5%,油类去除率也达90%以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云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调查和污染取样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了15项评价因子,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按照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GB/T 14848-93)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古云地区浅层地下水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全区均为Ⅳ级水和Ⅴ级水,且二者所占比例为Ⅳ级水占25%,Ⅴ级水占75%。污染物以石油类、酚类为主,该类污染物主要分布在西部石油开采区和金堤河沿线。部分样品中砷污染也较为严重,主要分布于古云地区中部。  相似文献   

13.
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污染问题较为普遍,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为探究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中石油烃含量、健康风险及其与微生物群落分布关系,对天津市某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开展健康风险评估调查,使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石油烃浓度,利用污染场地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软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结果表明:①5个监测井的石油烃污染情况有显著差异,A1~A4监测井石油烃浓度较低,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A5监测井石油烃浓度是其他4个监测井的60~100倍,总石油烃危害商为44.990,为可接受值的45倍,健康风险较高. ②4个监测井地下水中均含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说明这两种细菌对石油烃污染有一定耐受能力. A5监测井细菌Chao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说明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且该监测井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绝对丰度均较高,说明一定浓度石油烃的存在会促进具有降解石油烃功能的细菌生长. 研究显示,一定浓度石油烃的存在使石油烃降解菌绝对丰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增强了石油烃的自然衰减能力,有利于降低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
石油作为重要能源之一,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石油烃污染已经对人类生存的土壤及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一种处理石油烃污染的理想方法。本文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综述了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典型矿业活动区浅层地下水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通过水样采集与测试分析,综合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正矩阵因子分解(PMF)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研究了某煤矿区地下水中PAHs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污染来源及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PAHs的总浓度为12.65~127.08 ng/L,平均值为70.99 ng/L。PAHs总体分布呈现中南部高四周低的特征,主要受矿业生产活动、地下水流向和径流强度影响。利用PMF和APCS-MLR两种模型均识别出4个污染源,每个潜在污染源的主要负荷种类相似。PMF中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R2为0.60~0.99,PCA-APCS-MLR中R2为0.51~0.91。研究区地下水中PAHs主要来源为煤炭燃烧源、石油源/生物质燃烧源、炼焦排放源、交通排放源,前两者总贡献率超过60%。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绿色开发与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许多地区的地下水因过度开采以及工业活动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给地下水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区一江阴市地下水监测网络及其监测数据,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DRASTIC法各指标权重进行重新确定,并对案例区进行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在DRASTIC指标体系中加入硝酸盐浓度因子作为特殊脆弱性影响因子,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出研究区地形图。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属于较易受污染地区,少数地区不易受污染。脆弱性评价结果较好地符合了水质状况,在指导地下水资源规划以及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钱建平  李伟  张力  张昆  王硕  李森 《地球与环境》2018,46(6):613-620
查明重金属污染来源是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前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也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人为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再生水灌溉和生活污染来源。地下水重金属的工业污染主要位于重金属矿山和工业城市附近,其特点是污染元素种类多、浓度高,一般生产历史越长,重金属污染越严重。再生水重金属污染主要位于北方缺水区,运用再生水灌溉首先应该对再生水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生活来源的重金属污染对地下水正施加着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当前城市垃圾渗滤液正在成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新源头。根据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含水层对比、主成分分析、稳定同位素示踪及多元混合模型多种方法手段综合分析,客观准确地判断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比例,制定科学合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夏季环渤海16条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龙军  夏斌  桂祖胜  江春波 《环境科学》2007,28(11):2409-2415
2005-07-01~2005-07-05对环渤海的黄河等16条主要河流的入海污染同步调查显示,13条河流断面的水质属于Ⅳ类以上,其中子牙新河等8条河流水质属于劣Ⅴ类,通过污染分担率分析,环渤海河流的首要污染物为石油类(11条河流),其次为营养盐,高锰酸盐指数仅位居第3.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大辽河、黄河等7条河流处于富营养状态,而小清河、蓟运河等7条河流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可见环渤海河流的富营养化现象非常严重.有机污染物的调查显示,16条河流断面采样点TOC的平均值为16 .41 mg/L,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值为6 .04 mg/L,其中易降解有机物所占比例平均为15 .61%,表明虽然环渤海16条河流中的化学需氧有机物质的污染严重,但总有机物的入海通量更大,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值模拟初探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针对大庆石油管理局宋芳屯油田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规律,并建立了非饱和带污染物迁移和地下水运动模型。通过求有限元数值解,利用该模型对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显示了石油污染物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范围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