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耐高温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分子量适中的环氧树脂对反应性有机硅低聚物进行共聚改性,充分利用有机硅树脂的耐高温性和环氧树脂的防腐性及高附着力。以此共聚物为成膜物,再采用合适的固化剂,添加适当的颜填料配成涂料。结果表明,在与适当的底漆配合使用下,该涂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及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分子大网状吸附树脂富集方法采样,以毛细管柱GC/MS对不同涂料的水箱浸泡水中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水箱涂料,6201环氧树脂优于防锈漆和HJ-聚胺酯.  相似文献   

3.
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可使旧管道再生的涂料。此涂料是以环氧树脂为基础,将胺类固化剂(20~30种),用特殊合成技术加工而成。该涂料在20~30℃常温下固化,可耐100℃的温度,具有如下特点:①可用于任何冷、热水管道;②符合食品卫生包装标准;③能耐激烈的温度变化;④有良好的耐久性。这种涂料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可剥性气相防锈涂料,主要以乙烯基高分子树脂和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另还有复合型油溶性气相缓蚀剂、稳定剂、增韧剂、抗氧剂和混合有机溶剂等。该涂料能够在常温下快速成膜,所形成的涂层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能、耐冲击强度、气相防锈性能和可大面积地进行剥离性能。针对4种不同的海洋环境进行了实际的防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涂料短期内可以在海洋环境下对金属进行防锈。  相似文献   

5.
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构筑物藻类生长与黏附现象严重的问题,采用共混方法制备季铵盐(QAC)/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并探究QAC投加量对复合涂层的性质和抑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AC与环氧树脂涂料成功复合,改性涂层表面的季铵基团(R4N+)数量随QAC投加量增大而增加;QAC改性对涂层的疏水性、耐水性不产生明显影响。但与环氧树脂涂层相比,随QAC浓度的增加,复合涂层表面的Zeta电位向正电性偏移,粗糙度略微减小;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作为模型藻类进行的涂层抑藻性能研究表明,QAC/环氧树脂复合涂层表面黏附的小球藻数目明显少于环氧树脂涂层,且QAC投加量越多,涂层抗藻污染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锦州市水产局报告某育苗室发生对虾苗死亡,损失惨重,请求查找原因。经现场调查,排除了海水污染的因素。唯一与往年不同的是育苗池管路系统重新做了环氧树脂防腐处理。该育苗室1998年4月7日放水育苗,4月25日发生死苗,5月16日报告监测部门。现场调查时育苗池水已经放掉,现场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监测人员在池内采取环氧树脂残块样品约15kg,进行实验鉴定。1 海水浸提环氧树脂涂料的实验取环氧树脂残块200g于烧杯中,加入1000ml海水,浸提2d,发现浸提海水上部有浅黄色胶状物,与环氧树脂色接近。随…  相似文献   

7.
沿海钢结构设施的防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沿海钢结构设施的腐蚀情况及目前常用防腐涂料的性能,优选了3种重防腐涂料——环氧富锌底漆、环氧玻璃鳞片中间漆、聚氨酯面漆。讨论了环氧树脂、锌粉、玻璃鳞片、聚氨酯改性树脂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了适合涂料涂装的表面处理技术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18种国产香烟致突变性比较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技术研究了18种国产香烟烟雾水溶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上述每种香烟均有明显的致突变性,其中淮海牌香烟致突变性最强,茶花牌香烟致突变性最弱。提示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可以用于香烟致突变性检测。同种香烟有滤嘴组和去除滤嘴组对比检测结果表明,过滤嘴可以减轻香烟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Ames试验,对小清河济南段水体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如下:不 河有机污染严重的大码头断面和济南段最后一个断面-辛丰庄都县有较好的致突变性,两断面都含有间接的移码型致突变物和直接的碱基置换型致突变物,且大码头断面的致突变性比辛丰庄的强。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处理流程中有机提取物的毒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Q67淡水发光菌发光抑制试验和Ames试验(2.5L/P为水样最高浓度 ) ,对北京第九自来水厂不同原水及不同水处理工艺流程出水有机浓集物进行了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检验 .用GC/MS技术对优先污染物进行化学分析 .Ames试验结果表明 ,九厂水源水无致突变性 ,加氯主要导致生成直接和间接移码型致突变性物质及间接碱基置换型致突变性物质 .絮凝剂的加入会导致碱基置换型致突变性明显增强 .煤砂池和炭滤池能有效去除致突变性物质 .二次加氯并未引起明显致突变性改变 .管网水中未检出致突变性 .各处理工段中水样的急性毒性变化趋势和致突变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毒性最强点出现在机械搅拌澄清池 .对水中优先污染物的测定表明 ,不存在多氯联苯污染 .机械搅拌澄清池和管网水中二甲苯、萘和酚类化合物浓度升高 ,但浓度均在亚 μg/L水平 ,不足以引起致突变性 .  相似文献   

11.
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9家工厂工业废水应用Ames试验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废水对TA_(98)菌株均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其中有2家厂的废水未经活化对TA_(100)有致突变作用。通过计算最低致突变剂量和致突变指数,确认了排放大户,为有效地控制排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据估计,人类癌症的90%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中的致突变物质可引起人类细胞发生突变,从而诱发癌症;环境中的致突变物质也可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增加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研究表明,致突变作用与致癌作用关系密切,大多数致癌物质都具有致突变活性。随着环境毒理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致突变试验在环境毒理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正致力于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灵敏、准确的致突变试验系统来鉴别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活性,以便用来鉴别环境中化学物质对人类的遗传和致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几种消毒剂对饮水致突变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Ames致突变试验对武汉东湖水分别经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处理后的致突变活性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东湖水以及臭氧消毒处理水样未呈现致突变性,氯与二氧化氯处理的水样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阳性,这3种消毒剂处理的各水样致突变比活性强度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氯〉二氧化氯〉臭氧;同时对东湖水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以降低氯化消毒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东湖水,可降低氯化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毒素、藻类提取物和藻细胞裂解液致突变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文献中不同纯度藻类提取物致突变性的不一致报道.采用Ames试验和UDS试验分析了0.01,0.1、1.0.10nmol/L等不同含量纯毒素的微囊藻毒素、藻类提取物和藻细胞裂解液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随着微囊藻毒素纯毒素含量的下降.其致突变性增强.说明藻类毒素的不同提取方法可能决定了致突变性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在运转中几种类型净水设备去除水中有机致突变物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其中基本上以混凝沉淀、砂滤、氯化消毒为主体的净水设备,如双层接触滤池、水力循环澄清池、压力滤池等,不但不能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而且还能形成一些直接致突变物;生物滤池没有去除效果;臭氧能使水的致突变性减少约40~60%;生物活性炭净水设备对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质具有良好的效果;深层地下水较少或没有受到有机致突变物的污染,其致突变性测定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王英彦  汤大友 《环境科学》1988,(1):18-22,90
动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离体实验证明,氟化物具有致突变活性。哺乳动物的整体实验证明,在体内不具有致突变活性,氟化物在体内外的致突变性实验结果互相矛盾。在与强的致突变型致癌物的联合实验中,培养人体细胞实验证明,对乙烯亚胺类物质诱发染色体畸变有抑制作用,氟化物显示与其  相似文献   

17.
大气飘尘中的致突变物可以牢固地凝集在颗粒物表面上,如何有效地把致突变物从飘尘中分离出来已成为致突变研究的关键问题。迄今为止,大气飘尘致突变物提取方法较多,如以环已烷、乙醚、苯萃取;用苯、已烷、乙醚(70∶10∶20)混合液萃取等。为此,我们选用了硝基甲烷,二甲亚砜(DMSO)、30%丙酮、甲醇混合液和乙醇、苯混合液(1∶3)等四种有机溶剂来提取飘尘中的致突变物质,以选择最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硝基多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具有直接致突变性的环境污染物。本文就硝基多环芳烃的致突变性、结构与致突变活性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杨积晴 《山东环境》1996,(3):8-9,13
利用Ames试验检测两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堆肥样吕的致突变性,其方法是对堆肥当天和40天后采集的样品行后用二氯甲烷和甲醇萃取。萃取物用菌株TA98和TA100检测。结果表明堆肥处理降低蛾的致突变性。废渣A的致突变毒性显著降低,废渣B原先具有弱致突变性,处理后变成阴性。但废渣A处理后仍保持阳性结果。说明堆肥处理需要更长的时间加和某些改进。试验结果同时显示堆肥可以去除废渣B的抑菌毒性  相似文献   

20.
概要以不同的溶剂系统,包括丙酮、苯、环己烷、二氯甲烷、甲醇、丙酮与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及苯与环己烷及甲醇的混合物,通过振摇从大气尘粒中提取有机物质。溶剂提取物通过Ames实验进行致突变性的测定。丙酮和环己烷的提取物分别显示出最高和最低的致突变性。重复提取则更能说明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大气尘粒中的致突变物不能被环己烷所提取。用丙酮再以二氯甲烷进行连续提取,比只用丙酮或丙酮与二氯甲烷联合提取的致突变响应更好。通过不同的溶剂量进行实验表明,每毫克大气尘粒用1毫升丙酮提取可使致突变物的重现性达到最大值。使用致突变试验来鉴别复杂的混合物对健康潜在的危险的可行性曾经通过不同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行了测定。这些研究包括采样和分离及接下来的化学及(或)生物学活性的试验。普遍的致突变试验通常是由Ames等(1975)创立的组氨酸回复试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