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几种消毒剂对饮水致突变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Ames致突变试验对武汉东湖水分别经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处理后的致突变活性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东湖水以及臭氧消毒处理水样未呈现致突变性,氯与二氧化氯处理的水样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阳性,这3种消毒剂处理的各水样致突变比活性强度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氯〉二氧化氯〉臭氧;同时对东湖水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以降低氯化消毒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东湖水,可降低氯化  相似文献   
2.
饮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饮水致突变物的主要成因研究了减少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措施。结果表明:进厂源水生物膜预处理,可使致突变前体物,如藻、腐殖酸、总有机碳等含量分别减少68.2%、23.9%、37.2%,使水厂加氯量减少50%,最终使所制饮水的致突变件减少30%。改革加氯消毒方法可使饮水致突变活性降低,不同消毒剂所致致突变活性顺序为Cl2>ClO2Cl2+ClO2>源水,Cl2+ClO2等量联合消毒优于单一加氯消毒法,既可提高所试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一至数倍;又可使饮水中CHCl3,减少91.5%-96.5%,致突变活性减少27.6%。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医院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污染情况与分布特征,于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分批次采集了武汉市两家医院部分病房空调回风口滤网积尘样本127份,对其进行β-内酰胺类ARGs (mecA、blaTEMblaCTX-MblaSHV)和碳青霉烯类ARGs (blaKPCblaNDM-1blaIMPblaVIMblaOXA-51)及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 1的定性与定量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医院不同科室及ICU空调滤网积尘中可检出以上9种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ARGs及intI 1,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5.12%、37.64%和81.89%.ICU的β-内酰胺类与碳青霉烯ARGs的平均检出率显著高于外科与内科(P<0.05);4种β-内酰胺类ARGs中的blaTEMmecA检出率及其相对丰度在内科、外科最高(P<0.05);ICU的blaSHV检出率及其相对丰度高于内科、外科(P<0.05).5种碳青霉烯类ARGs中的blaNDM-1检出率及其相对丰度在内科、外科显著高于blaKPCblaIMP(P<0.05).intI 1与9种ARGs的相对丰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两家医院不同科室病房空调滤网积尘中存在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ARGs以及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 1的污染,内科、外科、ICU均以blaTEMmecA、blaNDM-1为主,由此可认为医院不同科室空气及相关环境中可能存在与此等ARGs相关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与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的现时与既往污染,并且存在ARGs水平转移的风险;ICU空调滤网积尘中β-内酰胺类与碳青霉烯ARGs的污染较内科、外科严重,其中blaSHV污染高于内科、外科,由此表明,ICU是ARGs及相关耐药菌污染的高风险科室.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模拟和在东湖自来水厂现场比较研究了不同饮水消毒剂对水中指示菌、病毒的灭活和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结果显示 ,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比病毒低 .进一步研究表明 ,当病毒浓度为n(PFU)≈ 1× 10 5mL-1,能使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及大肠杆菌f2 噬菌体 (f2 )彻底灭活的各消毒剂最低浓度分别为 :有效氯 ρ(Cl) =16mg/L ,二氧化氯 ρ(ClO2 ) =8.0mg/L ,联合消毒剂 ρ(Cl+ClO2 ) =(5 .0 +5 .0 )mg/L ,臭氧 ρ(O3 ) =1.2 2mg/L ;有效氯 ρ(Cl) =8.5mg/L ,二氧化氯 ρ(ClO2 ) =5 .0mg/L ,联合消毒剂 ρ(Cl+ClO2 ) =(2 .5 +2 .5 )mg/L ,臭氧 ρ(O3 ) =0 .6 7mg/L .按以上阈浓度加氯消毒东湖源水 ,产生的CHCl3 大大高于其他消毒剂 .将水中有机抽提物进行Ames试验 ,结果显示 ,加氯消毒处理的水样致突变活性明显高于其他消毒剂处理的水样 .所获水样浓集物经GC/MS鉴定分析 ,共鉴定出 118种有机物 ,主要为多环芳烃、烷基苯、酞酸酯、烷基苯酚、醛、酮醇和烷烃类等 .主要成分酞酸酯类系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确定的优先污染物 ,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 .表 6参 7  相似文献   
5.
应用XAD-2大孔树脂对长江、汉江(武汉)水源水及其自来水水样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富集,经洗脱、浓缩、干燥,提取其非挥发性有机物(NVOCs),通过致突变试验(Ames test)和重组酵母雌激素测评试验(YES)分别检测其致突变性与类雌激素效应.结果显示,2008年平水期,水中NVOCs除了长江出厂水对TA98(+S9)的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阴性外,其他水样均为阳性;丰水期除长江水源水外,其他水样对TA98的致突变性为阳性;枯水期在不加S9的条件下,仅长江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对TA98的致突变性为阳性,其余水样均为阴性.各水样的NVOCs对TA100(±S9)的结果均为阴性.平水期长江、汉江水源水和枯水期长江水源水中的NVOCs均可检出类雌激素效应,丰水期水源水以及各水文期自来水中的NVOCs未显类雌激素效应.2007~2009年不同水文期长江和汉江自来水中NVOCs的致突变比活性均高于水源水;长江、汉江各水样中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物主要为移码型直接致突变物.长江水源水NVOCs的类雌激素效应高于汉江,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出厂水以及管网末梢水中的NVOCs未检出类雌激素效应.  相似文献   
6.
不同消毒剂对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 V) 及不同消毒剂投加到模拟水样中,按不同接触时间1 ,3 ,10 ,30 min 取样,空斑定量. 当模拟水有机质含量 C O D 为20 mg/ L,病毒浓度n( P F U) ≈1 ×105 m L- 1 时,分别投加氯制剂有效氯ρ( Cl)16 mg/ L,接触30 min ;ρ( Cl O2) = 8 .0 mg/ L,30 min ; Cl+ Cl O2 联合消毒剂(5 .0 + 5 .0) mg/ L,30 min ;ρ( O3) = 1 .22 mg/ L,10 min 时;可使病毒彻底灭活. 它们使 Polio V 达到99 .99 % 灭活的浓度时间乘积( ρ×t) 值分别是662 .5 ,129 .5 ,200 .0 和3 .2 mg L- 1 min . 消毒效果( 顺序) 为 O3 > Cl O2 > Cl+ Cl O2 > Cl. 联合消毒灭活 Polio V 的效果为 Cl 的3 .3 倍,表明将 Cl 与 Cl O2 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优于传统的单一加氯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7.
汉江、东湖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结合色谱 质谱(GC/MS)联机分析方法,对武汉汉江、东湖水源水及其所制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学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C/MS联机分析分别鉴定出汉江、东湖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酞酸酯)等30和20余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于2010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4次采集江苏WX和SZ地区长江、太湖水源水及相关自来水厂出厂水共43个水样,通过XAD-2树脂吸附、洗脱、浓缩其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non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NVOCs);应用重组酵母雌激素筛检试验(recombinant yeast estrogen screen,YES试验)检测和比较水中有机物雌激素活性水平.结果表明所有长江、太湖水源水样均具有雌激素活性,太湖水源水的雌二醇当量(EEQs)为0.04~2.07 ng.L-1,EC25-E2水样量为5.78~207.98 mL,长江水源水的雌二醇当量(EEQs)为0.69~1.15 ng.L-1,EC25-E2水样量为9.06~31.62 mL;SZ地区太湖水源水中具类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程度(0.69 ng.L-1)高于WX地区(0.44 ng.L-1);长江、太湖水源水经自来水厂常规净水工艺处理后,58.3%的出厂水样未检出雌激素活性,长江水源自来水厂可降低雌激素活性80.3%~100%,而太湖水源自来水厂可降低55.5%~100%.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回归自然,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作者从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了第一次经济革命最具革命性的内涵:通过对第一次经济革命所引起的社会显著变化的研究,即通过对种植和豢养的出现和普及的研究,揭示了经济革命的本质。研究表明,第一次经济革命的本质是人类行为革命。因为人类行为是这场革命发生的具体承担者和直接执行者。只有人类行为的革命性创造,即人类从采集和狩猎的劳动转而从事种植和豢养的劳动,才有“种植和豢养”劳动方式的出现。纵观生物圈所有动物进化和发展的历史,人类主体行为的这一变化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动物的本能,而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从此,人类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并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同时也向“种群调节”的自然法则说“不”。研究还表明,从采集和狩猎到种植和豢养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的生态变化是可逆的。在第一次经济革命发生的过程中以及革命发生后,人类与自然处于和谐的状态中。第一次经济革命的本质及环境生态反应的研究,对现代经济活动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面对自然法则,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能动地遵守。正如第一次经济革命那样,人类不但能动地遵守了自然规律,而且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完成人类主体行为的革命;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我们应该站在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立场,客观地审视科学技术的理性有限性,将科学技术的理性有限性与环境的生态要求嵌入科技创造与运用的战略和结构中去。  相似文献   
10.
香港某地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结合Ames致突变试验,研究了香港某地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条件下,1~2 L水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即可诱发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的回复突变;此外,活性炭可部分吸附水中具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