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201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21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37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579 hm2,生态赤字不可持续发展,表明2013年哈尔滨市生态足迹超出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同时又不断向自然界抛弃废弃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哈尔滨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对模型的完善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资源、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动态研究,细化各类土地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得出近20年来生态足迹、承载力与赤字的变化特征,并分析生态赤字与GDP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6.50 hm~2/cap增至2016年的10.98 hm~2/cap,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年的1.50 hm~2/cap增至2016年的2.35 hm~2/cap,耕地的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占比均最高;人均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5.18 hm~2/cap增至2016年的-8.91 hm~2/cap,林地在研究期间始终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万元GDP生态赤字与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一致。人均生态承载力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GDP回归系数有显著性,生态赤字与第一产业GDP增长有关,应优先考虑调整第一、第二产业结构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生态可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海南省1988-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赤字开始出现,并持续上升.海洋和草地是生态赤字的主要贡献因素.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减少海洋和草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基础上,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1991年至2008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033 1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提出未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后的丹江口库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丹江口库区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059 gha,库区整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相比,库区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减少了2.3%,生态赤字扩大了0.014 gha/cap;根据库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库区生态适度人口为122.8万人。  相似文献   

6.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2000年-2004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山东省近五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133 3 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旅游生态压力平均值为4.898 3,并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我国中部六省1995—2014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表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的生态效率较高且增速较快,生态利用较好,生态赤字和人均生态赤字相对较小,整体上可持续发展状态较好;山西和河南两省的生态赤字较大,可持续发展状况非常严峻。最后,对1995—2014年中部六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方法是一种衡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物物理定量评价工具,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文章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以恒定世界产量为前提,分析了厦门市1997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这期间厦门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人均生态承载力,并且两者之差(即生态赤字)不断增加。此外,通过分析总结了影响厦门市生态足迹以及生态赤字的关键性因子,这为厦门市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是一种常用的度量生态承载力的方法,已在我国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以乐都区为例研究了西北传统农业区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现状。乐都区生态承载力主要由耕地和林地提供,生态足迹主要由猪肉生产和能源使用产生,全区生态承载力和足迹水平均较低,但已呈现显著的生态赤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乐都区碳足迹比重将不断增加,生态赤字将不断增长。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及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引入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指标,以喀斯特地区六盘水市为例,对六盘水市水资源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包括生活用水生态足迹、生产用水生态足迹和生态用水足迹3个部分,生态环境的扣除水资源量的多少,影响着水资源生态安全,若扣除量为12%,2005-2010年六盘水市的水资源生态盈余,六盘水市水资源处于安全状况;若扣除量30%,2007年、2008年六盘水市的水资源生态盈余,2005、2006、2009和2010年六盘水市水资源生态赤字,六盘水市水资源处于不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安徽省及其所辖区市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Wackernagal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生态足迹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安徽省人均生态足迹为1.2907hm2,生态赤字为0.8624 hm2;分区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市的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方法:辽宁省2005—2007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威  张恒庆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6):150-153,156
如何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足迹分析法即是一种用于定量研究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新方法。文章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辽宁省2006年-2008年统计年鏊资料为依据,对2005年-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研究,纵向比较分析了这3年辽宁省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2005年-2007年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2.718hm^2,2.8942hm^2,3.1348hm^2,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生态赤字表明辽宁省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影响因素为化石能源消耗大、耕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逐渐增加等。最后提出了减少辽宁省生态赤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广东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生态足迹占用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为0.8198hm~2,总人口的生态赤字达6.20×10~7hm~2,表明广东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强度甚高。造成广东高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该省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高能源消耗及耕地资源流失量大。尽管广东可利用其经济优势,通过贸易来弥补部分的区域生态承载力不足,但由于当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因此从长远看,广东应主要考虑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减少生态足迹的需求,提高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评价流域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系统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九龙江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生态压力指数,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地类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九龙江流域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由540万hm~2增加至1 257万hm~2;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由260万hm~2下降至254万hm~2,这导致生态赤字不断扩大和生态系统压力不断增加;(2)不同区域差异方面,生态足迹由高到低依次为市辖区、县级市和一般县,而生态承载力分布规律与之相反,导致3类区域生态赤字差异不断扩大;(3)不同地类方面,6类土地类型中,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是流域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其中,化石能源用地是影响流域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的关键驱动因子;同时,各地类生态承载力贡献率也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下降和建设用地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模型,对攸县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变化作动态研究,并通过建立攸县生态足迹GM(1,1)预测模型,对2016-2020年攸县生态足迹进行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5年攸县人均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77%。;人均生态承载力呈先增后减趋势,总体平稳,6年间的平均生态承载力为1.753550hm2/cap;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58%。对2016-2020年攸县生态足迹的预测显示,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均不断增长,人均生态承载力却不断下降,说明攸县在预测年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资源环境的压力将持续加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仅考虑了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土地的基本生产功能,忽视了土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改进了生态足迹模型,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因子引入到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中,改进后的模型体现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同时,以江苏省丹徒区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应用改进模型计算其2000—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并对其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丹徒区人均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6.870 2 hm2增至2010年的7.576 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0年的5.296 8 hm2减至2010年的4.998 3 hm2,存在生态赤字,且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大,由2000年的1.573 4 hm2增至2010年的2.578 3 hm2。区域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根据灰色GM(1,1)模型预测表明,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8.117 0 hm2,2020年将达到11.019 3 hm2;人均生态赤字在2015年扩大到4.671 4 hm2,2020年为7.567 5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2015年达到0.702 3 hm2,2020年为0.336 2 hm2。最后结合丹徒区实际情况,从生态承载力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是分析和评价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更加准确地核算小尺度生态足迹,修正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运用"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对福建省201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福建省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155372n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806598nhm2。福建省的人口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辽宁省2000年-200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期间辽宁省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增幅达58.5%;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不变,造成其生态赤字不断加大,涨幅达73.7%,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辽宁省未来十年的生态赤字进行了预测。并根据辽宁省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提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山西省2000-2016年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与人均能值生态足迹,选择生态赤字/盈余、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协调系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等指标,定量评估了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2000-2016年山西省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均能值生态足迹逐年升高;研究期间,山西省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足迹压力指数逐年升高,生态协调系数逐渐趋近于1,万元GDP生态足迹数值在逐年降低。2000-2016年山西省一直处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山西省因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越来越差,但资源利用率却在逐年提高,能源富集区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然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2005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全新方法。在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和生态足迹的模型与生态系统经济发展能力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2006年重庆市统计年鉴》的资料数据,对重庆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2005年底的生态足迹为1.5709 ha/cap,人均生态赤字为1.2442 ha/c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