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现实意义与启示全面进行了论述,并从内在联系上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个方面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实现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提高的因素的分析,并从语境、教学、学生、文化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学汉语教学,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汉语,从简单的字、词、句、文到流利的汉语表达,将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基于此,主要探究了小学汉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以期为小学汉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简要从地震科普的角度阐述了在农村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试述当前几项紧迫的工作,强调了群众参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国家能力评价及建设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光  陈新庚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6):292-294,298
从国家政策法规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EIA运行有效等4个方面,列出清单,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国家能力进行了直观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EIA国家能力虽然近年有所加强,但仍然相薄弱,限制了EIA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优化先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38-140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使其更契合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从角色定位、教学新尝试两个角度探讨古代文学课的改革对策,以期能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11):121-124
2007年以后,汉语沉浸式学校在美国快速发展,汉语已成为除西班牙语和法语之外的第三大沉浸式外语教学语种。从数量上看,半沉浸式学校占多数;就汉语教学而言,全沉浸式学校的教学效果要优于半沉浸式学校,但两种模式对学生的远期影响尚不明确。文化类课程以美国文化为主,中国文化仅为世界文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其课时数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远不及美国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的淋溶行为与环境影响的研究--以淮南潘谢矿区为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淋溶是有害微量元素从煤矸石中析出后污染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淮南潘谢矿区煤矸石浸泡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在雨水pH值波动范围内有害微量元素从煤矸石中淋溶析出的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最大溶出量和老矸石山下土壤与清洁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对照的方法,探讨了煤矸石的淋溶对水环境及周围土壤的影响。潘谢矿区煤矸石的露天堆放、用作填充材料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宜推广煤矸石用做填充材料,以变废为宝,节约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叶心 《沿海环境》2002,(6):16-17
在千里冰封的南极,企鹅顽强地生活 着。冬天,成年企鹅腆着大肚子,摇摇摆摆地来到海边,跳入寒冷刺骨的海水中,捕捉为数不多的食物,然后长途跋涉几十公里,回到冰层深处的家园,用带回的食物哺养刚刚孵出的小宝宝。平常,它们还要提防贼鸥、巨海燕、海豹等天敌的袭击,稍有不慎,灾难就会降临。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企鹅已经生存了数百万年。然而,在人类出现后,企鹅面对的危险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 今天,人们只有在南极才能见到企鹅,而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北半球曾有大量企鹅生活过。从地中海到挪威、…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魅力     
从形、音、义体会汉字魅力,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担负起传授语文知识的重任,更应肩负起把汉语发扬光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论21世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与实际含义,对发展与环境、现代农业的功与过、替代还是发展、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见解,重点是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强调前进而不要后退。文章还探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根据中国农业45年成就与不足以及面临的难题,提出21世纪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而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式通向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的体现。强调集约(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的结合,在农业上要狠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概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生态补偿,有利于加强对生态保护区、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维护社会公平,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准确地理解生态补偿概念,有利于解决实施生态补偿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在分析以往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生态补偿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手段和形式等主要内涵的生态补偿新概念,期望为业界进一步认识生态补偿内涵、早日就生态补偿概念达成共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亚黄土是研究区域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对于受到广泛研究的黄土 高原黄土来说,对中亚东部塔城黄土的报道较少。基于对塔城黄土粒度的系统分析,与伊犁盆 地黄土、典型黄土高原的黄土对比,我们发现无论是粒度频率曲线、粒度结构散点图、还是三 角图,塔城黄土与伊犁盆地清水河黄土较相似,而与黄土高原黄土不同,塔城黄土粒度频率分 布曲线为三峰分布,粒度组成比较分散,分选较差,细、中颗粒含量较少,主要以粗颗粒物质 为主,属近源风成黄土。结合当地地形和现代环流分析,我们认为中亚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 为塔城黄土提供主要的物源,盛行西风为粉尘的搬运提供足够的动力,向西开口的山间盆地地 形为粉尘的沉积提供有利的沉积中心,这三个条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塔城盆地厚层黄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关于hyperaccumulator中文译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物修复技术是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热点和前沿领域,hyperaccumulator作为植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和及hyperaccumulator内容的文献也增长迅速,但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国内对“hyperaccumulator”的中文翻译很不统一.这种“一词多译”的现象很不利于学术交流.为了规范和统一hyperaccumulator的中文译名,本文从hyperaccumulator的定义和科学内涵探讨其中文译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全球化使中国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因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由世界造成的,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影响到世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重视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严防国外环境污染向国内转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总量控制技术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产生的条件和特点进行评述,论述了中国水环境目标管理体系的三个特点和三类总量控制,围绕总量控制技术方法阐述了发展设计条件理论,功能区划分与控制单元解析归类,输入响应系列模型、零维、一维、二维容量资源分配模型,负荷技术、经济优化分配模型等七个技术突破,说明中国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方向应对重点企业抓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6年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污染物的时空排放特征,利用排放清单对生物质燃烧源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进行了估算,研究其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排放VOCs总量为6626.2t,排放高值区在榆中东南及东北部、永登中部和七里河南部,经济水平落后、秸秆产量大的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更大.污染物排放集中在采暖季(11~3月)及农作物收割期(7~8月);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的OFP总量为13880.3t,煨炕为OFP贡献最大的子源,占比46.1%,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OFP贡献最大的关键组分,占比51.4%;OFP贡献排名前10的物种有乙酸、丙烯、2-丁酮、甲苯、甲醛、乙醛、间/对-二甲苯、1-丁烯、丙酸和异戊二烯.煨炕是SOA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子源,占比46.5%,芳香烃为SOA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关键组分,占比62.2%,SOA生成潜势贡献排名前10的物种有苯酚、甲苯、α-蒎烯、间/对-二甲苯、苯、邻二甲苯、茚、1,2,4-三甲基苯、乙苯和1,2,3-三甲基苯;以降低区域O3和SOA浓度为目标时,应优先管控煨炕和秸秆露天燃烧(玉米)两类子源.  相似文献   

18.
从碳达峰的定义及判断标准入手,提出了1套适用于中国城市碳达峰的评估体系。一方面,中国城市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达峰期限和达峰峰值目标,具备条件的城市应尽早达峰;另一方面,中国城市需要制定精细化的达峰路径图,其内容要包括城市总体的年度和阶段性排放目标、部门的达峰期限、达峰峰值和达峰前后的排放控制方案。同时,配合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碳排放的统计与核算工作,构建碳排放数据信息平台以及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和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2,自引:1,他引:92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国外已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应用方便的土壤可蚀性定义和指标。国外的指标在我国不适用,而我国又没有这样的指标。在系统全面查阅和分析60多年来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我国土壤可蚀性指标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即在15°坡度、20m坡长、清耕休闲地上,单位降雨侵蚀力所引起的土壤流失量。这一标准的确定对规范土壤可蚀性实验研究,促进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由于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包括直接排放的气溶胶和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与光化学转化形成的细粒子二次气溶胶,可形成灰霾(特指人类活动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诱发的低能见度事件),致使能见度下降。我国东部地区灰霾天气迅速增加,灰霾天气的本质是细粒子气溶胶污染,与光化学烟雾相关联,形成灰霾天气的气溶胶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由于灰霾天气日趋严重引发的环境效应问题和气溶胶辐射强迫引发的气候效应问题,广泛地引起科学界、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而成为热门话题。文章讨论了目前对灰霾天气的认识,灰霾的定义与判别标准,灰霾天气与光化学烟雾、气象条件的关系,也涉及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展望了灰霾研究的前景与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