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了氧化铜样品加入硝酸和硫酸混合溶解方法对氧化铜含量测试结果的影响,过滤并定容,分取后进行测定,并探讨了氧化铜样品、淀粉、碘化钾和硫氰酸钾用量对测试结果影响,经过实验确定了样品处理方法、样品用量、淀粉用量、碘化钾用量及硫氰酸钾用量,可保证测试相对偏差<±0.6%,符合工业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铜阳极泥处理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不同组成份阳极泥和国内外采用的阳极泥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文中重点介绍了铜阳极泥处理,改造的火法冶金处理,湿法或半湿法处理以及正在研究中的一些新方法。文中就液液萃取,离子交换法处理法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3.
铜离子(Cu2+)对水产动物及水环境有较大的危害性,国内外学者对Cu2+的检测和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此按其测定精度介绍了水体中Cu2+的测定方法,概述了水体中Cu污染的处理方法,对Cu2+测定和处理方法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Cu2+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电镀液中的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电镀液中的铜何承英仙桃市环境监测站一、概述电镀工艺在机械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目前用于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很多,如原子吸收、示波极谱、萃取光度法等。由于各地监测站经济尚不雄厚,购买原子吸收或示波极谱等仪器都很困难,而革取光度法操作繁琐...  相似文献   

5.
利用Cu^2+与水中的S^2-形成难溶的CuS,剩余Cu^2+的含量用T(4-MOP)PS4光度法测定,间接求得S^2-的含量。研究了沉淀和显色的最佳条件。在pH8.5左右,形成难溶的CuS,过量的铜在pH4.0用(T(4-MOP)PS4显色,然后用稀HCl酸化至pH2.3左右测定,以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并探讨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乐安油田污水的石油类检测为例,对不同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准确可靠的石油类检测方法,研究了水中石油类的存在形态及其形成原因,评价了现有处理设施的运转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对于从未分辨谱带组成的光谱曲线中提取定性和定量信息来说,导数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极有效用的分析技术.通常,导数过程针对宽谱带进行分辨,强调的是能随导数阶数增大而增加的峰锐特征.然而,作为一般方法均不推荐使用较高阶光谱,因为信一噪比将随之增大.导数技术已广泛用于制药学分析,环境分析和蛋白质指纹分析,但对无机离子混合物的测定则所见数据甚少,运用五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镉、锌、钯和铂、用噻吩甲酰三氟代丙酮,通过三阶导数分光光法快速测定镧代物的混合物中少量钕、钬、铒和铥的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用废铜制取电解铜时快速测定铜的需要,试验用快速电解法测定电解铜中的铜的方法,采用水浴控制溶样温度,电炉加热驱氮,加大电解电流,缩短电解时间,对不同电解酸度进行了探讨,样品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国家标准方法中煤的挥发分测定操作繁琐,特别是含水量较高的煤样测定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通过试验提出实用有效的改进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国家标准方法中煤的挥发分测定操作繁琐,特别是含水量较高的煤样测定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通过试验提出实用有效的改进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hexadecyltrimethyleamine bromide (HDTMAB) on the removal of A lexandrium sp. LC3 under cupric glutamate stress was investigated. Toxic effect of cupric glutamate on A lexandrium sp. LC3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in the presence of HDTMAB, especially at 3.0 cmc of HDTMAB.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lfhydryl group content of the cell decreased, while the malonaldehyde content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creased when A lexandrium sp. LC3 was treated with HDTMAB and cupric glutamate complex, compared with cupric glutamate alone. The data suggest that HDTMAB might stimulate the damage of A lexandrium sp. LC3 by enhancing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12.
铊(Tl)是典型的毒害重金属元素之一,对生物体的毒性高于Hg、Cd和Pb等元素。铊在天然水环境相关介质中的背景含量较低,但可通过各种工业活动大量进入水体环境,借由水体迅速迁移扩散,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环境隐患。本文总结了铊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并重点阐述了铊在矿物胶体和天然有机质(腐殖酸)等界面上迁移转化行为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铁(氢)氧化物、锰(氢)氧化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水体中的Tl(I),铊在一些锰(氢)氧化物表面的吸附行为可能会涉及Tl(I)在矿物表面的氧化还原机制。矿物表面对铊离子的吸附作用不仅与矿物的组成成分有关,还可能与矿物组成成分的晶型结构密切相关。天然有机质对铊迁移转化影响作用的研究目前主要偏重天然腐殖酸对铊的络合作用。因此,要加强的研究铊分别在不同种类、不同晶型的矿物和不同类型的天然有机质界面上的迁移转化行为,并借助高精度的价态和结构分析手段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迁移转化机理。了解铊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有助于深入认识铊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并为研究铊的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绥中县某生产基地在白梨生产中施用硫酸铜的问题,进行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土壤中铜含最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没有达到危害农作物和果树正常生长的地步,最高含量达到6.910mg/kg为控制铜污染的进一步加剧,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新型有效的赤潮藻杀灭剂,对辣椒素、过碳酸钠、CuSO4、谷氨酸铜对亚历山大藻LC3的杀灭效果以及表面活性剂对谷氨酸铜杀藻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辣椒素在较低浓度下(0.1,1.0,10 g/L)对亚历山大藻LC3无明显杀灭作用,达到杀藻的目的所需辣椒素量较大;过碳酸钠对亚历山大藻LC3的杀灭率偏低,这两种物质均不适宜用于赤潮防治.谷氨酸铜可有效杀灭亚历山大藻,其对亚历山大藻LC3的灭杀效率优于CuSO4,优势随时间延长而明显,但其对藻的抑制作用并不随谷氨酸铜的浓度加大而增强.辣椒素、过碳酸钠以及谷氨酸铜用于杀灭亚历山大藻LC3在赤潮防治研究中均为首次报告.HDTMAB可有效促进谷氨酸铜杀灭亚历山大藻LC3,促进作用基本随着HDTMAB浓度的提高而逐步增强.谷氨酸铜和HDTMAB复合剂可有效去除亚历山大藻LC3,在赤潮治理中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丹阳、黑龙江哈尔滨产地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在不同温度(300,500,70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SEM电镜扫描、元素分析、比表面积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RD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两产地生物炭结构特征进行全面表征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裂解温度升高,丹阳生物炭和哈尔滨生物炭各项理化性质表现出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2)裂解温度升高,两产地生物炭均呈现产率下降,pH增大,C含量升高,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增大,芳香化程度增加的趋势;丹阳生物炭中C含量低于哈尔滨生物炭;700℃丹阳生物炭孔隙结构发育程度最高。在300,500℃的制备温度下,丹阳生物炭的芳香族C-C、芳香族C—H含量明显高于哈尔滨生物炭,500,700℃的制备温度下丹阳生物炭的SiO_2、KCl含量高于哈尔滨生物炭。  相似文献   

16.
线路板蚀刻废液资源化处理零排放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白云区南溪化工厂开发出的一套对线路板蚀刻废液集中资源化处理的零排放处理新工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最关键的三个工艺条件,即混合生石灰加入量为碱式氯化铜泥重量的0.8倍,焙烧温度为500℃,粉碎粒度为100目。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的物料,通过摇床分选后得到的氧化铜纯度达96.5%,回收率达97.1%。由于这套工艺通过在固相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并用重力分选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克服了原有工艺的缺陷,使废液中所有的成分能够在较低的处理成本下全部分离回收,完全无“三废”排出,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此工艺已经投入运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SO4对55-65代松江鲈肾细胞系的毒性效应。采用MTT法测得CuSO4 24 h LC50为154.34 μmol/L。酶活力测定的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在CuSO4浓度为0~300 μ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在300 μmol/L时达到最大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在CuSO4浓度为100 μmol/L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CuSO4浓度的降低逐渐降低。微核率随CuSO4浓度增加而增加,最高达14.33‰,彗星实验发现在半致死浓度条件下松江鲈肾细胞拖尾率为54.00%、迁移长度18.41±2.94 μm,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认为CuSO4会引起细胞氧化酶活性的改变以及细胞核DNA损伤。松江鲈肾细胞系可以作为Cu2+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二沉池漂泥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志梅 《环境科技》2004,17(1):27-28
二级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漂泥有反硝化漂泥、活性污泥老化漂泥、生物泡沫导致的漂泥。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分析漂泥原因、对症下药、改善工艺运行状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常国华  潘纲  陈灏 《环境科学》2005,26(2):185-189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铜离子对超螺旋X174 RF DNA结构的影响. 铜离子浓度为10-3 mol/L 和10-4 mol/L 时,与DNA作用24h后,可直接使质粒DNA的超螺旋结构完全转化为其它结构. 低浓度铜溶液(10-6 mol/L) 与DNA作用24h后,52%的超螺旋结构发生了转化. 48h时,69%的超螺旋结构转化为其它结构. 在铜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二者相互作用时间的延长,DNA超螺旋结构逐渐开环,断裂直至完全消失. 作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铜离子浓度越高,越容易开环断裂,形成其它结构. 铜离子浓度、铜离子与DNA作用的时间以及DNA各种结构百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通过测定DNA超螺旋结构的这种变化有可能发展一种相对于同一标准的比较污染物环境有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沙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磷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流失的水土是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为估算沙土吸附态磷流失量,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沙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磷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磷的富集系数为:黏粒(3.79)>粉粒(2.98),沙土中微团聚体对磷的富集作用比较强,其原因有三:细粒级微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显著高于粗粒级;细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是通过可溶有机质与黏土矿物相互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富集,在复合体结构中存在孔隙填充方式磷吸附;粘粒和粉粒中的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粒级,在对磷吸附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吸附机制除孔隙填充方式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不同粒径团聚体对磷的吸附分配系数和富集系数均与腐殖质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1,r分别为0.854和0.954);西辽河流域沙土在暴雨径流中黏粒级和粉粒级冲泻质泥沙所携载的吸附态磷质量分数可分别按1269.15 mg·kg-1和997.53 mg·kg-1估算,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对磷的富集系数(Er)可分别按3.79和2.98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