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结合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实现无污染的高效治理是必要条件。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农村生态问题有: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和排水污染、固体废弃物超标和其他方面引起的环境污染;在新农村建设中,确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健全环境保护的监督体制、明确环境保护法的应用范围与规制领域、赋予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等,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环保新农村脚步的加快,新农村的促建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活动亦愈发频繁,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新时期关键所在。本文综述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分类、现状及治理情况,并分析了导致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应注重几点建议,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事实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明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新农村应该有新环境,为治理日益凸显的农村环境问题.辽宁省率先实施了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浩家园、清洁田园”为目标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对乌川湖村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乌川湖村饮用水源保护的目标及指标,并针对乌川湖村饮用水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需重点建设的工程,包括饮用水源水质普查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药化肥消减工程,及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希翼通过工程的建设实施来减少饮用水安全隐患,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使农民喝上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由降雨径流产生的突发性、冲击性强的城市面源对其受纳水体污染愈显突出。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面源污染特点,结合工程示范研究采取源头污染控制与利用、输移污染控制与利用、汇集污染控制与利用生态处理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新型城市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提出了在新型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引入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利用技术理念,以期城市规划建设与面源污染治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运行,及时发挥其效能,推动城市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面貌和物质生活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本地经济的发展上,忽视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加上农村生产方式属于粗放型生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加剧了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理成为目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泉河污染现状的监测和调查分析,同时基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的要求,提出了建设人工湿地治理南泉河污染的方案.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方案内容、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泉河污染现状的监测和调查分析,同时基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的要求,提出了建设人工湿地治理南泉河污染的方案。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方案内容、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的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和农村第三产业带来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就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推进新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城市雾霾的成因,阐述了沈阳市能源利用及大气污染控制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区域一体化的高效供热工程、建设气化沈阳工程、全面优化城市工业布局、推进城市抑尘工程、推进城市绿色交通工程、实施大气监控预警工程、实施雾霾污染控制工程等治理沈阳城市雾霾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介绍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新农村水环境问题突出、农村的工业污染加剧等问题;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的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和农村第三产业带来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就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推进新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与城市的环境问题相比较,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状况更加令人担忧,点源和面源交叉,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共存,生产、生活污染叠加,生态系统功能衰退。浙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指导下,全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肥药减量和清洁田园行动,探索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式。二是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科学规划村庄,有效延伸公共服务,大力繁荣乡村文化,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浙江农村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效果显著,对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长波  余锦涛  曹卫承 《环境工程》2022,40(12):244-252
基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为主要因素,以新化学物质判定及管理、危险化学品识别及危险特性判别为主要环节,探索并建立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药剂危险性评价技术流程;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治理修复技术和药剂为例,对所制定的评价技术流程进行合理性验证。系统收集整理了上海市135项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的基本信息,对典型污染物治理修复技术和药剂类别进行统计分析,识别了各药剂的危险特性。以常用的氧化剂过氧化氢为例,高浓度过氧化氢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建议其浓度控制在60%以下。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的安全实施、药剂安全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部门对土壤修复行业的监督管理提供创新思路、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现状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加强“三农”的措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5个方面清晰描绘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实现的途径。新农村应该有新环境,新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联系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实际,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村容整洁”。建设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主要标志的新环境,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推进村容整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重大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方一丰 《环境工程》2012,30(4):70-72,100
某卷烟厂根据"十一五规划"进行异地扩建,重新建设一套异味气体污染治理工程。针对车间排风量大和异味气体释放点源多特点,采取治理工艺各有不同,既达到相应处理效果又节省投资;采用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强化对异味气体处理,解决了设备受污染和大风量异味气体难处理等问题,成为整套治理工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三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染成为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监测成本高的特点。对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产生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属于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三台县建立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村的建设等生态补偿治理措施,改善三台县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对河流恶臭的生成机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工程措施进行河流恶臭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及政府环境治理方式的局限,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此,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市场、社群组织及农民意识等角度,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从多中心治理视角提出了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转换政府角色,发挥市场机制的支持作用,完善社群组织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强化农民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意识等。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