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复杂地形上三维大气热力--动力学方程组以及扩散方程,模拟复杂地形上的流场和污染物浓度场情况,并与现场污染物和污染气象测试结果比较分析,模式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将该模式应用于扩建工程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使评价结果更趋合理,准确,该模式能够反映复杂地形上不同大气稳定度下的污染物输送,扩散规律,因此可作为解决复杂地形上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栋成  王勃  王磊  邱粲 《环境工程》2010,28(6):89-93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复杂地形大气扩散模式的规定,对比研究AERMOD、CALPUFF、ADMS模式在流场模拟、地形处理思路和浓度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系统地提出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结合案例分析三模式预测的区域最大落地浓度及分布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复杂地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适应青岛和贵阳地区地形和大气流场复杂的特点,吸收高斯烟云模式和烟团模式的优点,建立高斯轨迹烟云模式,模式同时考虑静风条件下的扩散。应用青岛和贵阳的实测数据对模式的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式可适用于地形和流场复杂的地区。该模式是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二噁英类污染物环境影响,选取我国西南某代表性山地,利用CALPUFF预测区域垃圾焚烧、医废与危废项目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并通过土壤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分析验证.结果显示: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同一区域不同空间下的风向与风速将会出现明显差异,CALMET气象模块可结合相关资料,模拟计算出可信较高的复杂气象场文件;模型预测显示,在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项目排放的二噁英在土壤中的沉降位置、方向与全年主导风向不完全一致.研究区域土壤沉降量为0.86×10-3~9.84×10-1ngTEQ/m2;模型模拟医废与垃圾焚烧、危废项目沉降数据与监测数据相关性R分别为0.854,0.287,说明CALPUFF模式在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模拟周边土壤二噁英空间分布有一定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散方程出发,建立了一个与上述流场相应的浓度场预报模式。经与实测比较,该预报模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表2参7X32 9702075复杂地形空气污染预报模式的研究/张宝宁(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4(6)一57~63 环信X一4 依据一个同时包括地形、热力以及摩擦等因素在内的,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复杂地形情况下,大气运动基本特征的近地层水平流场二维数值模式,将其扩展成三维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平流扩X32 9702076全球工业界环境行为规范的新尺度一一15014。。。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展望/鲍强(中国…  相似文献   

6.
高架点源大气扩散的数值计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知非 《环境工程》2000,18(3):56-58
使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计算给定源强下的高架排放点源的浓度场分布情况。通过求解复杂地形上的大气热力———动力学方程组及扩散方程 ,建立了三维的风场、浓度场的数值模拟模式 ,并以云南开远电厂为例 ,对模式进行了验证。证明此方法可以成为解决复杂地形上大气污染扩散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形机械湍流扩散的粒子随机行走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粒子随机行走模拟方法模拟了高架点源在中性情况下在复杂地形上的排放,并将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进行了比较,二者能较好地吻合。虽然将该方法用于复杂地形大气扩散计算在技术上不存在什么困难,但是在确定模式基本参数等方面,还应该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8.
蔡旭晖  丛澜 《福建环境》1994,12(4):26-28
我国山地丘陵分布广阔,地形变化复杂。研究建立山地空气污染模式,是掌握这类地形情况下空气污染规律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建立山地空气污染模式的难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西北某石化公司180万t汽油国V质量升级项目为例,预测分析项目运行期加热炉烟气中SO_2分别在简单地形、90 m×90 m分辨率和30 m×30 m分辨率3种地形数据条件下大气污染扩散特征。结合项目运行期监测数据对模式在3种地形条件下的预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在30 m×30 m分辨率复杂地形条件下获得的预测结果与监测值的相关性最好,其预测结果更能反映项目运行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一个同时包括地形,热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内的,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复杂地形情况下,大气运动基本特征的近地层水平流场二维数值模式,将其扩展成三维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平流扩散方程出发,建立了一个与上述流场相应的浓度场预报模式,经与实测值比较,该预报模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形下确定钢铁联合企业防护距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现有钢铁联合企业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均未考虑复杂地形情况的影响,给新建项目选址和现有企业的环境管理带来一些困难。利用AERMOD模式预测复杂地形案例,对现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更符合实际防护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复杂地形下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尤以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最显著。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天文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以复杂地形下天文辐射为起始数据的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在模型中还考虑了海拔高度、山区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以地形复杂的贵州高原为例,应用100 m×100 m分辨率的DEM数据及气象站常规观测气象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各月及年的平均气温精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由于局地地形因子的影响,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形对平均气温的影响在计算时是不容忽视的,②季节不同,局地地形因子对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不同,冬半年大于夏半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升高;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坡向影响上,1—5月、10—12月偏北坡月平均气温偏低,偏南坡月平均气温偏高;7—8月因太阳高度较高,因此出现相反的情况,北坡高于南坡。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烟团扩散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源大气扩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考虑了地形的影响及风场随高度的变化,通过调整烟团模式,对本溪地区SO2和TSP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具有系统性、可控性、高效性的综合农业经济。云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根据当地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的特点布局,建设不同类别的、有云南特色的模式。由于它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巨大社会工程,因而应根据“高效、持续、稳定、协调”的思路和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的原则,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综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复杂地形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性的展望,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式的适用性做出比较,最后,对今后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模拟项目在河谷复杂地形与山地复杂地形建设,并采用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和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使用AERMOD分别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为根据AERMOD模拟出的污染物扩散浓度,测量达到相关标准限值的最远距离得到.计算结果确定地形复杂程度和地形数据精度对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有较大影响,在山地地形中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比河谷地形小,河谷地形应采用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山地地形应采用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17.
通过贵州省近年来在高、中山地区及丘陵,河谷,盆地(坝子)地区进行21次平衡气球扩散试验结果的初步总结,给出贵州省三类典型地形上不同稳定度的扩散参数。结果能较好反映山区复杂地形对扩散的影响。山区复杂地形上地面粗糙度对扩散参数的影响尤为明显。山区复杂地形上的大气扩散参数比平原地区明显增大,所获得的贵州山不同地形特征的扩散参数与国内外类似地形上的试验结果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8.
对复杂地形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性的展望,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式的适用性做出比较,最后,对今后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项目效益或减少项目损失,基于流场在不同地形影响下的表现,针对两个实际工程项目,采用不同模型对比分析了局部复杂地形下的风资源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局部复杂地形,受不同地形的加速、屏障效应等影响,风流流场中不同位置流速不再与地形高程正相关,资源分析需综合考虑地形、测风塔、场址机位位置等因素;为了更为精确地建立流场计算模型、分析风资源情况并计算场区发电量,可通过改变模型计算区域大小、补充测风资料、完善地形图等方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当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模式的多样化,高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标准。因此,为了顺应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当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提高和构建课堂的高效性。作为高中政治教师,笔者重点从高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性的角度切入,重点论述了构建高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性的意义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