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金融体制改革为主线,着重分析和评价金融体制改革给环境保护带来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提出进一步利用金融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给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带来的机遇唐东雄,吴静芳(上海市环保局,上海200233)(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在党中央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根本保证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迈得坚定而快速。去年,中央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以及外汇外贸等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的选择,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和技术水平等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也会通过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保护工作产生影响,总的来说,环境保护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  相似文献   

4.
为顺利实现“十五”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推进“十五”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融资工作,在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探索环境投融资政策推进和机制创新的实现方法,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吸纳国际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的环境保护投融资多元化的局面,国家环保总局规划与财务司决定组织编撰《中国环境投融资》专刊。编辑出版本专刊的目的,在于全面总结“九五”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工作业绩和宝贵经验,为“十五”的环境保护探索更多和更有成效的投融资方式和渠道;为制定和实施鼓励环境保护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和借…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保护的政府行为曹风中(国家环保局环境信息研究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科学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形势下,探讨如何强化环境保护工作,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6.
FaceMarketandTransformMechanismtoRealizetheSocialization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WangShuyin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体制转轨、机制转换和社会转型的过渡阶段,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针政策,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1更新观念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孕育产生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原来的一套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详细分析了市场经济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产生的重大影响。①增加了新的压力。②面临了新的挑战。③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对策。①强化环境保护工作。②环境保护工作应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③发展和完善新老八项制度。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实行了一系列新的管理体制、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各行各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环境保护也不例外。注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时调整环保工作的政策和策略,趋利避害,是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8月9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了《陕西省市以下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市以下环境保护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各县(市)环境保护局为市环境保护局直属机构,在市环境保护局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辖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其机构规格与县级政府组成部门相同;市辖区环境保护机构,可作为市环境保护局派出机构,具体设置方式根据辖区多少和环保工作任务大小,由各市具体确定;市、县(市)环境监理、监测、科研、信息、宣教等事业机构,在县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按照有关规定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调整…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政府再造或行政体制改革:“命令”手段永远是第一位的,必须注意“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机制;需要充分发挥“第三支力量”,加大公人众参与的力度;必须以先进文化为理念,将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须重视改革的系统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1.
绿色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供给侧绿色改革的内涵,提出促进供给侧绿色改革的环境政策框架,首先,强化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包括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执法机制,深化环境准入制度改革等;其次,完善资源环境成本内生化机制,包括改革资源环境价格政策,推进财税制度"绿色化",优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加快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等;最后,建立企业主体参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包括实施环保领导者制度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加快环境治理市场主体培育.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其他配套政策的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制度改造带给环境保护新的问题,企业应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分析了新的企业制度的特点以及它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出应通过立法引导企业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明确供给侧改革中环保的定位与作用,文章结合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重大任务,探讨了环保产业、环保公共服务业、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绿色消费、环境管理制度等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提出了环境保护推动供给侧绿色结构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改制带给环境管理新的课题。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环境管理体系须作出发变适应形势的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应从有序的,合法化的环境管理方法入手,实现企业改制对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的正面成效。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对物价水平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为了对征收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征收的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可能对物价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模型计算及理论探讨,征收生态补偿费对物价推动的作用很小,加之以宏观上的财经管理,预期不会产生较大的物价波动。  相似文献   

16.
白永峰  顾强 《环境科技》1999,12(3):26-28
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环境政策中一个核心的管理手段。它是我国为强化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一个独特的制度。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环境目标下,这项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在分析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收费制度、政策和标准等的改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关于深化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行环保投资体制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我国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及其外部条件。为了保证足够的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投资效益,当前,政府部门应抓住改革的有利时机,稳妥、适时和有重点地推进环保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李少林  杨文彤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0):2413-2424
为评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TFP)增长效应,将夜间灯光数据与省级能源消费量匹配获得地级及以上城市能源投入指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1998—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渐进DID模型)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 结果表明:①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全样本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0.347 1,且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样本显著提升0.460 3. ②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下,地方政府通过压减“双高”企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提升了城市综合创新强度,但对绿色创新强度影响较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强度提高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占综合创新强度的85.2%. ③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提升0.879 9、1.015 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能够倒逼财政压力较大城市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④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推动非沿海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901 0,而造成沿海城市降低0.351 1和其他沿海地区降低0.401 0,考虑对外开放水平情形下,试验组中其他沿海地区相对于沿海城市而言,比对照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要低0.123 5. 研究显示,需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与监管效能,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和激励绿色创新,强化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财政压力较小城市的制度改革力度,提高沿海城市外资准入环境门槛,以全面形成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演进脉络、阶段性变化特征和取得的成效,对于制定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演进为主线,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变迁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非理性战略探索阶段(1949-1971年);②建立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1972-1991年);③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2000年);④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环境示范创建的环境友好型战略(2001-2012年);⑤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2013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法制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市场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多元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伟大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需求,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基本走向、改革目标,指出了管理体制、生态法治、空间管控、市场机制、公众参与、责任考核等六大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制度体制推进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环境问题及实现绿色发展最为直接且经济有效的手段。通过规划,对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沈阳市制度体制改革内容,明确改革方向。设计以空间管控、生态补偿、环境监管、治理市场、绩效追责、公众参与为核心,以绿色环保产业为承接的沈阳市"6+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明晰政府部门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将单项制度孤岛联系起来,以制度创新及制度体系构建推动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及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