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规划环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规划环评及其工作程序的研究成果.提出使用戴明循环理论对现阶段的规划环评工作程序进行改进,使程序层次化、工作细分化,增强整个规划环评工作的可操作性.使规划环评工作落实到单位和人,明确责任,减少部门间冲突。戴明循环理论的引入.提高规划环评的评价效果和效率.为规划环评提供了一个有效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助于规划环评的顺利开展,使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得到控制.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评价的范畴。虽然中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但中国的战略环境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更准确地对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山东“十一五”电网规划及2020年目标网架规划环评为例,探讨了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要点,包括评价目标、评价范围,建立了指标体系以及内容框架等,并提出实际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姚成平 《环境》2005,(Z1):87-8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伴随着新的"环评法"的颁布实施,在许多地方迅速开展起来.本文在众多地区的规划环评的经验之上,总结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区别,这涉及到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时段等九个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相得益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环境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矿产资源规划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着固定思路的,参照我国的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我们在这里列举出了矿产资源规划的各种类型,并且根据相关法律的阐述,对于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在规划过程中所对应的环境的影响评价提出了文件编制方面的具体要求.并且重点提出了两种对于矿产资源规划影响进行评价的工作程序以及影响环境的适当指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并发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两者存在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进而可以找出相同处,使得两者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6.
周瑛 《环境》2008,(Z1)
水利专项规划会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本文综述了水利专项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工作程序、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识别、评价的重点、评价方法和评价中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双流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尽早开展其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原则,分析了与其他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并以双流县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并对循环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循环经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实例论述了循环经济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从相容性、匹配性、安全性、效果四个方面对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循环经济评价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9.
风险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过程,属于战略影响评价范畴,需要解决区域内项目布局、规模等问题.规划环评中的风险评价应同规划环评的目标相对应,即从源头上对规划中涉及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或减缓风险的方案.比较了规划环评风险评价和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后指出,规划环评中风险评价的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对风险源的识别和分析,为整个区域内项目的布局、规模以及土地利用提供合理指导,并对原规划方案进行反馈.总结了风险评价用于规划环评中的特点及其与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在步骤上的异同,并以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价的内容为例,对风险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平顶山的风险源对周围地区有一定影响,应考虑部分地区的搬迁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在于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为基础,阐述了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保部门综合管理职能、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及应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港口规划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港口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为我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随之带来的是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实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本文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结合港口规划环评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评的技术路线和评价内容进行了总结。评价重点内容从规划协调性分析、环境承载力、公众参与和风险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为其它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邓力  余轶松 《环境工程》2013,(Z1):622-624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EIA)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分析了二者在评价内容和方法方面的联系,以及体现在评价对象、目的、指标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区别。通过综合对比,明确二者的层次区别,确保二者的相互借鉴、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作者在参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及评审中的实际经验,针对不同评价单位在环评报告中对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废水排放量,采用的不同估算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者认为较为合理的估算方式。  相似文献   

15.
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其评价方法尚处于发展之中.对现有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以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例为基础,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在环境影响界定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由土地与环境敏感区、噪声、振动、水资源和电磁辐射五方面构成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振动为例,对情景分析法在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中国能源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政策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十一五”我国各种能源规划可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了不同类型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输变电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电源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电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很深入地进行。以《南京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评》电网规划环评为案例,对如何组织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评价体系和内容框架等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跟踪评价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工作机制尚未完善,制约了跟踪评价的实施.在梳理厦门市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分规划环评审查及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审查、跟踪评价成果应用三个阶段,从跟踪评价规划筛选、责任主体和介入时间、跟踪评价审查重点以及联动要求四个方面建立了厦门市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工作机制,并提出将跟踪评价工作机制与智慧环保相结合的思路,推动厦门市启动跟踪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有效性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管理程序、技术方法、内容设置、评价结论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评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早期介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评审制度的严格性、工作程序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有效性、累积影响评价、替代方案、评价结论的明确性、规划评价结论的有效采纳、缓解和跟踪措施”等13项指标,并在对9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实施有效性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介入时机晚、替代方案较少、公众参与普遍流于形式和对累积影响考虑不够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替代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交迎规划的制定过程引入战略环境评价。文中结合发展实际,就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4种替代方案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