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采用反硝化滤柱试验装置对比研究了颗粒硅藻土代替传统海砂作为深床反硝化处理的生物载体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水条件下,颗粒硅藻土滤料的反硝化滤柱比海砂滤料反硝化滤柱的挂膜时间缩短约2 d,生物膜量提高了92.3%,且挂膜均匀,滤柱工作周期延长至少15%,反冲洗压力降降低36.4%,能耗降低了30%。通过处理近似工程的试验水,研究颗粒硅藻土和海砂滤料装置对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颗粒硅藻土滤料的去除率分别为65.8%、29.8%,海砂滤料的去除率分别为63.2%、26.7%,2种滤料均可满足污水厂提标改造和深度脱氮的要求。颗粒硅藻土代替海砂用于深床反硝化工艺滤料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有氧条件下生物滤塔去除NOx的挂膜启动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优选后的好氧反硝化菌应用于生物过滤系统,用来脱除NOx模拟废气,研究了生物滤床在好氧条件下对NOx的处理效果和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并对NOx去除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滤塔经过26 d完成挂膜启动,该工艺系统能有效克服氧对反硝化菌活性的抑制作用,可实现对NOx的高效率脱除.NOx净化主要发生在滤...  相似文献   

3.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脱氮菌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生物脱氮机理,采用最大或然数计数法以及一系列的生化试验和镜检照片,研究了床层不同高度脱氮菌的数量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床内亚硝化菌、硝化菌、厌氧反硝化菌和好氧反硝化菌的平均数量分别为5.3×106,7.5×106,6.9×103和2.5×105 g-1,亚硝化菌、硝化菌和好氧反硝化菌主要富集于反应床的表层和底部,厌氧反硝化菌主要富集于反应床的中部;从床内共分离出3株亚硝化菌,6株硝化菌,5株厌氧反硝化菌和6株好氧反硝化菌.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生物脱氮机理为同步硝化反硝化,主要发生在反应床的表层和底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所排放的氮化合物对水质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十二五”期间也将增加氮化合物的削减任务,所以废水生物脱氮技术也就成了日后水污染治理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改进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提出了适合低碳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新工艺。通过综述传统生物脱氮原理及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对各种废水生物脱氮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废水生物脱氮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分段进水生物脱氮3种污水生物脱氮新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对每一种工艺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为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介绍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的发展,对生物脱氮除磷特别是反硝化脱氮除磷原理和新工艺进行讨论,分析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反硝化除磷工艺适合低碳磷比、碳氮比污水的处理以及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Ⅰ.方法实现与控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采用实时控制策略和曝气 搅拌交替运行方式在 ( 2 6± 1 )℃下开发了一种新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实时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 .并对其与实时控制传统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和预先设定时间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实时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无论从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还是从硝化时间、反硝化时间上均优于实时控制传统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和预先设定时间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两种工艺 .其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是预先设定时间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 1 3 8倍和 1 2 5倍 ,是实时控制传统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 1 82倍和 1 6 1倍 .因此 ,实时控制交替好氧 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不但能够合理分配曝气和搅拌时间 ,而且还能提高硝化、反硝化速率 ,缩短反应时间 ,从而达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对完全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SND)、短程硝化反硝化(SHARON)和缺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膜工艺,并在连续曝气的条件下,对该工艺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NO2-的积累率能够达到80%以上,说明系统中发生了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pH值及碱度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探讨了pH值及碱度对有机物降解及生物脱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H值8.5~9.2时,COD和NH3-N去除率均较高。出水NO2-积累,生物脱氮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进行,NO2-对COD浓度的贡献值得重视。好氧反硝化脱氮约占总氮去除率的30.3%。  相似文献   

10.
张波 《环境工程》1998,16(5):10-12
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氮的脱除途径并不仅仅局限于缺氧环境的反硝化。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及应用等,包括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特点及发展过程;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在工业生产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影响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因素,固定提出了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欧阳铭  徐培 《环境科学》1993,14(3):32-35
分别以活性炭和陶粒作为载体,在无回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上升流速时,反应器的离散数D/μL和串联数N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上升流速,固体混合特性以及载体性质均对反应器离散程度产生影响.只要反应器达到一定的膨胀率,反应器的流态就比较接近完全混合型.活性炭为载体时,上升流速为0.29cm/s,膨胀率为9.5%,串联数N为2.17.说明用完全混合型反应器模拟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EGSB是在UASB反应器基础上发展的新型砂氧反应器,目前的研究较少。厌氧污泥及膨胀污泥床是EGSB反应器启动的基础,笔者通过具体实验.探讨了EGSB反应器接种污泥的选择、培养过程,分析了影响膨胀污泥床形成及稳定的因素,包括接种污泥本身的原因以及反应器布水方式的影响,并在实验中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改进,开发了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填料投加率为35%、进水COD为200~800mg/L、HRT为6h、有机负荷为0.8~3.2kg/(m.3d)的条件下,系统COD的去除率在89%以上;同时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能力,在DO为2.0mg/L、C/N为25、HRT为6h的条件下,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8%和93%。另外,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前者对COD和氮的去除效果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氧化铁系脱硫剂在移动床中脱除S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移动床和固定床吸附特性,认为移动床具有床层利用率高,空速大,可连续的优点,由实验确定了移动床适宜空速和固体物料流量。经1039小时运行,证实移动床的脱硫率,硫容均令人满意,床层利用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厌氧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厌氧工艺的特性;阐释了厌氧工艺的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R)、上流式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复合厌氧反应器。  相似文献   

17.
李鹏飞  李睿  王广春  程正霖 《环境工程》2020,38(10):151-155
为优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反应器喷枪布置形式,以某火电厂的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塔为研究对象,对其高压水喷枪布置形式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和实际运行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得到了更合理的喷枪布置形式:喷枪数量选择4只且呈环形布置;喷枪头伸入距离为0.5~0.7 m,同时保证喷雾最大液滴粒径<150 μm,以此保证液滴在反应器内的均匀分布及液滴的完全蒸发,实现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反应器的平稳运行及高效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18.
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二相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理论计算数学模式,并通过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一致该数学模式可用于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计算,相对误差小于0.15%.  相似文献   

19.
吴锦华  韦朝海  李平 《环境科学》2008,29(1):109-113
以经过驯化的苯胺降解菌和硝化菌作为菌源,在悬浮污泥间歇反应器中及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分别考察了间歇及连续进水2种工艺条件下苯胺对硝化过程的毒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苯胺对悬浮污泥间歇反应器中的硝化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仅当苯胺浓度低于3 mg/L时,硝化菌的活性才能逐渐恢复,且恢复的时间随着苯胺的初始浓度的增高而延长.实验结果还显示,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是保证三相流化床中苯胺成功降解及硝化脱氮的关键工艺条件.当进水苯胺浓度为200 mg/L,HRT为10 h时,反应液中苯胺浓度为6.58 mg/L,硝化率可达84.95%,由此表明膜硝化反应器抵抗苯胺毒性抑制的能力强于悬浮污泥硝化反应器,在工业上采用三相流化床膜硝化反应器对含毒性有机物的废水进行硝化脱氮处理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去除氯苯气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光化学反应过程出发,基于线性光源球面辐射能量分布(LSSE),以反应器内部空间的辐射能吸收密度、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浓度等为主要参数,建立了气相环境中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去除氯苯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和预测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对氯苯气体的去除性能.氯苯气体的紫外光化学反应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该模型包含了紫外光降解反应器设计的主要参数,同时被用于预测了反应器在不同进口浓度和不同空塔停留时间条件下的出口氯苯浓度,进而获得不同进口浓度达标排放所需要的最小空塔停留时间,为气相污染物的紫外光降解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