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安作为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宜居乡村、发展生态农业是关键。怎么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成为摆在广安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子系统的动态变化"生命共同体",具有农业生产、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科普教育的多重价值.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创新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提高遗产地产品的生态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战略向农村方向落地。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薄弱环节和短板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推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科院副院长张玉珍认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大力培育农民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民精准  相似文献   

4.
建设美丽中国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乡村环境、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南京市六合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六合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经验,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60多次谈及生态,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就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决策部署,也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丽水市正在致力打造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标杆,作为丽水市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基。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环保政策从无到有,环保理念逐步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国家层面,由原来的五位一体的国家总布局,到现在加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长久发展的大计,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美丽中国,进而实现永久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农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加严峻,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不断积累集聚。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向农村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民共圆"最美中国梦"。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加强农村环保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污染排放已占中国"半壁江山",全面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最美中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整体现状及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最新要求,提出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优化布局结构,建设绿色农村;促进资源节约,建设低碳农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农村;健全生态制度,建设和谐农村",旨在为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农村污染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农药化肥和农膜污染。中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居于世界第一,但是有效利用率不高。由于  相似文献   

11.
朱江 《环境保护》2023,(13):66-67
<正>乡村振兴背景下,将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既可以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待,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乡村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研究》是由李莉著,2021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著作。该书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科学规划乡村景观,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着力打造自然、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夯实乡风文明基础。通读全书,其特点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创新实践地。19年来,福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生态乡村建设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护广大百姓生活以"绿水青山",促广大农村发展以"金山银山"。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位,水、大气等生态环境指标全  相似文献   

13.
乡村生态振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红利,不仅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乡村改革的路径选择,也是农业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必然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用"与"强体善用"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修复、人居环境整治、自然资源利用等领域分析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制约因素,并且从乡村生态制度建设、乡村生态设施建设、乡村生态行为建设、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更是创造人类社会福祉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了自然生态服务和干扰驱动变化与人类福祉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文明与乐活社会的推进路径,畅想基于全人类福祉的乐活社会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6.
<正>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在惠州的具体化,惠州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关心的农村垃圾、污水、绿化问题,统筹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逐步实现"今年见成效,2017年水变清、村变绿,2020上水平、上档次"的阶段性目标。——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2,(23):2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相似文献   

18.
薛荣娟 《环境工程》2022,(5):266-267
<正>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我国愈发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致性,坚持在各个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多年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为了平衡该矛盾并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战略被提出并投入实践,成为美丽中国视域下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之路。本文将结合《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十讲——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一书,思考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现实意义,并基于对部分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如何推动乡村发展与生态治理的融合,以期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新时代下,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其本质目的在于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和乡村社会繁荣,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乡村环境、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推动乡村与城市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而随着城乡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镇地区所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这不仅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对乡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均会诱发不利影响。因此,研究乡镇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镇大气污染治理展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池州市灵芝村在实施村庄整治过程中遵循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仁山、继承、安居"理念进行分析,据此科学合理地进行村庄整治,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