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平顶山市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平顶山市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市区道路交通噪声产生的原因和污染特点,提出了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的有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居住小区交通噪声概率分布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连续35天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道路交通流量的概率分布特征,发现道路交通流量在时间上呈对数正态分布。该分布导致小区交通噪声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正态分布特征,其中小区临街交通噪声在空间上也呈正态分布。将上述概率分布特征应用到小区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中,使得评价结果不仅具有一般的大小意义,还具有概率分布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取临街高层建筑作为影响点,对现场噪声进行了实测,同时用美国FHWA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进行了噪声预测,实测值与预测值对比的结果表明,道路交通噪声随高度增加先由小变大再变小,而预测值呈现单一变化。原因为交通噪声垂向分布会受到建筑立面对噪声的反射及散射、车辆车身及路面材质、绿化带植被对噪声的吸收等多方面影响。在给出修正预测模式后,重新对影响点进行预测,修正后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可控制在3dB(A)以内,很好地反映出道路交通噪声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MapObjects在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Visual Basic控件技术出发,介绍了建立在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基础上由美国ESRI公司的采用GIS控件MapObjects的运行机制及特点。结合该控件在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对系统的建设目标、结构及开发模式做了介绍;以对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对系统的功能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城市海岸带景观类型脆弱度变化特征,揭示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规律,以青岛市2009和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选取聚集度、分维数倒数、斑块密度、植被覆盖指数和生态适宜度等指标,计算景观类型脆弱度并构建生态脆弱性指数模型,进而对青岛市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8年青岛市海岸带景观类型中,林地、水域和城乡工矿用地景观类型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类型面积趋于减少,其中,未利用地减少幅度最大(55.18%),城乡工矿用地大幅度增加(58.99%);(2)未利用地和草地的景观类型脆弱度较大,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干扰,林地景观类型脆弱度次之,水域最小;(3)青岛市海岸带生态良好区和重度脆弱区面积减少,每年比上一年的年平均减少率分别为16.24%和16.83%,而轻度脆弱区、一般脆弱区、脆弱区都呈增加趋势,每年比上一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95%、10.74%和11.24%。生态脆弱性整体呈东部和西南部高、中部低的格局,轻度脆弱是青岛市海岸带的主要脆弱性等级。  相似文献   

6.
根据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得性构建了青岛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经济发展(Ec)、环境污染(Ep)、环境质量(Eq)、生活水平(En)、人口发展(P)、社会发展(S)和资源消耗(Ru)等7项综合指数,对青岛市环境污染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其环境质量的逐年改善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环境质量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小;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资源消耗加快,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逐年增强,说明青岛市的资源—经济—环境系统仍需调整;另外,除1996年环境对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压力外,1994——2000年青岛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综合压力较小,说明其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强,子系统之间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静  周成  郇宁  杨永亮  殷效彩 《环境化学》2003,22(3):311-312
本文采集了青岛5个区的大气气溶胶样品,参照美国EPA610方法,用GC/MS分析鉴定多环芳烃。结果表明,青岛市大气气溶胶中PAHs总量的总趋势是东部高于西部,中部高于南、北部。多环芳烃的环数分布表明,气溶胶中PAHs几乎全部由人类活动产生。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化合物中的萘、苊、芴、荧蕙、茚并[1,2,3-cd]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等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普遍检出于市内五区。苯并[a]芘的大气含量甚微。  相似文献   

8.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区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构,其产生的噪声一般均超过国家施工临界噪声限值,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为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条国道、省道公路交通噪声的实测数据,建立了一个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同时预测公路交通噪声的等效连续声级、统计声级和标准偏差,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相符,该模型为公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治理和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住小区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测所得交通流量和车型分布,采用预测为主、实测为辅的方法对典型居住小区进行了交通噪声预测与评价。对小区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作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临街住宅交通噪声超标严重。另外,敏感点在建筑物中的朝向和楼层对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上述空间分布规律对小区交通噪声评价与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沿线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在我国一些中心大城市,道路交通量迅猛增长,交通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阐述了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环境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降噪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理的方法以及措施:采用多孔隙低噪声沥青路面,设置声屏障以及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降噪声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路绿化带可对交通噪声产生一定衰减作用,这对于减轻路域环境噪声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种植树种、种植密度、林带宽度等多种因素对降噪效果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该研究采用选取试验点进行原位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3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并探讨了林带宽度和郁闭度对噪声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声源前半部分的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林带的对噪声的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以及宽度和郁闭度的乘积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城区主要交通干线的噪声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北京市城区二环路、三环路和长安街等交通主干道的昼间交通噪声监测分析 ,发现各干道交通负荷重 ,且噪声普遍超标。城市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车流量、车型、路况的差异 ,也使得交通噪声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当车流量较大时 ,道路两侧交通噪声在时间上基本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4.
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典型道路,实测了交通噪声昼夜、水平和垂直变化,结果表明:交通噪声昼夜等效A声级高速公路最高,主干道次之,次干道最低,交通噪声随车流量增加而增大,高峰值出现在上午8:00-10:00和17:00-20:00,最小值出现在凌晨4:00;水平方向上,随着距路沿距离的增加,噪声值逐渐减小,道路路沿45m以外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垂直方向上,噪声值先增加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绿化对交通噪声具有一定的阻挡与衰减作用,其衰减效果取决于绿化带的构成、纵深等。研究选取杭州西湖风景区5个绿化带和1个空地区,测量1/3倍频程下交通噪声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10 m左右纵深的绿化带可使交通噪声降低3-5 dB;绿化带的降噪效果在中低频要好于高频,最高在315-400 Hz之间;绿化带辅助地形的下降可有效提高降噪效果;绿化带中乔木选用阔叶类植物的降噪量高于针叶类植物3 dB左右,在低频段降噪量的提升要高于中高频段。  相似文献   

16.
During the last decade,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noise pollution on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urprisingly,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noise exposure strongly influences health in humans, studies on wildlife remain scarce. In order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consequences of traffic noise exposure, we experimentally manipulated traffic noise exposure as well as the endocrine status of animals to investigate physiological and phenotypic consequences of noise pollution in an anuran species. We showed that noise exposure increased stress hormone level and induced an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In addition, both traffic noise exposure and stress hormone application negatively impacted H. arborea vocal sac coloration. Moreover, our results suggest profound changes in sexual selection processes because the best quality males with initial attractive vocal sac coloration were the most impacted by noise. Hence,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recent increases in anthropogenic noise worldwide might affect a broader range of animal species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because of alteration of visual signals and immunity. Generalizing these results to other taxa is crucial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an increasingly noisy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