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能源服务公司(ESCO)在中东欧的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服务公司(ESCO)使消费者能够用节能得到的未来现金流进行投资,使他们的设施升级并减少能源成本.ESCO使用了一种叫做“履约合同”的项目融资方法:保证鉴别设施节能的机会;在对消费者没有初始成本的条件下测量成本的节约;以及节约的能源用来支付初始的投资.在北美和西欧ESCO产业的进展给中欧和东欧上了好几课.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农户能源利用状况与农村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一个贫困山村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地考察。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收集了50余份问卷和大量原始数据、图片资料,发现当地农户在利用薪材能源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时并不会带来对当地森林资源的破坏,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而在用薪材能源作为香菇培养基原料时显著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却也严重影响了当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此可见,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们需要同时考虑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这就决定了改善农户能源利用状况不能单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结合当地客观条件,综合当地政府、当地农户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地能源利用的最佳方向应该是:在不增加农民支出前提下,鼓励农民改善薪材能源的利用方式,力图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3.
除石油外:一种面向未来的生物质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cdade  SC 《产业与环境》2001,23(3):24-29
如果有效的生物质能源系统以低的机会成本使用各种材料、仅需少量资金投入而且有建设弹性的话,它们就会抓住良好的商业成功的机会.这些能源系统的开发需要考虑更大的能源自主和总能源效率;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趋势;在环境上更合理转化和使用技术的出现;以及实现最大可能碳回收的方法.对巴西发展乙醇燃料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能源消费结构和上海大气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能源投入是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在90年代,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为深入研究上海经济、能源、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采集了市内745个重要企业的能源及经济数据,这些企业在1989年的煤炭消费、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当年全市的74.6%、61.9%和70.7%。把市区划分成8×14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和研究,采用分层箱式模型计算不同燃煤条件及气象条件下SO_2的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改变上海经济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GNP中的比重是防止上海大气环境进一步严重恶化的有效措施。由于上海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特征,只有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使用优质油气,减少市内煤炭消耗量;扩大集中供热;大力发展核电才是防止上海大气质量严重恶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CGE模型量化分析中国实施能源环境税政策的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中国若干工业行业按照差别税率对所投入的煤炭和油气产品征收从价能源环境税的情况进行了量化模拟,预测了该项政策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并在量化模拟和分析之后得出如下结论:即征收能源环境税有助于促进工业部门,尤其是能源密集型行业,节能、降耗、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削减SO2 和CO2 污染排放,但该项政策的实施并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反而易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国目前现阶段不宜作为主要能源环境政策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工业界提高能源效率、削减污染的活动起始于1970年代,但这些活动通常是各自独立地开展的,合理作用能源的要求以及要求采预防性措施削减污染促使人们发起并推广清洁生产,本文讨论了把清洁生产能力建设方法结合到专业培训课程、学术课程之中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与能源相关税(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我国能源税制体系改革趋势:一是完善能源消费税,二是开征能源排污税,最终建立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为目的能源税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农村能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天津市农村能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能源建设方向等问题,分析了天津市农村能源的现状与特征,从而提出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Atki.  C 《产业与环境》1997,19(2):29-31
关于建筑物中使用的能源,已有可观的信息可供利用,但直到最近,人们才略微注意到用来生产和运输建筑产品的能源,这种能源往往称为“体现能源”,它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战斗中有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本文讨论了体现能源的计算技术,并考虑它作为一种环境影响尺度的优点和弱点,通过有环境意识地选择建筑产品,显著可以显著削减能源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提供的能源输出数据,分析了1985-2007年间山西省煤炭的输出情况,并借助于GIS软件,分析了2006年山西省煤炭的流向及流量.山西省是一个大的能源辐射基地,每年产出煤炭的三分之二左右供应外省市,在外省市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能源输出地--山西来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其能源辐射到的其它省市区.山西省在不断向外省市输出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辐射效应,但这种效应对于山西这个能源输出地来说却是负向的.主要表现在:山西省由于煤炭开采导致空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而这些环境压力有三分之二是替煤炭输入地所承担的.输送电力,山西省不仅要承担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还要承担火力发电所造成的巨大环境二次污染,仅2007年,山西省生产外调电量就产生381.75×10~4 tSO_2,139.98×10~4 tNO_2,2799.51×10~4 t灰粉.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的能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省为例,探讨了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的能源问题及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青海省农村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商品能源供应不足,生活能源利用率低下,可再生能源资源破坏严重等特点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解决青海省农村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能源结构改变对兰州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自然环境是兰州市区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兰州市区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现状,重点论证了天然气工程对兰州市区能源结构的改变及对改善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供热、集中供热、型煤工程等多种改变能源结构的方案,并对其综合环境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能源足迹变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分解分析模型,定量核算了1990-2006年辽宁省能源足迹,分析了其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6年,辽宁省能源足迹呈不断增大趋势,总量由3508万hm~2增加到6491万hm~2,人均值则由0.896hm~2扩大到1.542 hm~2,增加了将近1倍,在区域生态压力中的贡献额为30%.在各类贡献因素中,经济发展对能源足迹的贡献远高于其他因素,其次为能源结构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强度效应最低.虽然能源强度不断下降,但其对区域生态压力下降的贡献不足于抵消由能源结构不合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造成的生态影响,导致辽宁省能源足迹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4.
虽然在工业化国家里,酸雨、温室效应和其它与使用能源有关的危害早已成为谈论环境时的热门话题,而森林毁坏及沙漠化业已表明,第三世界,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被卷了进来。 作为撒赫勒半荒漠生态系统和热带雨林的交汇区,喀麦隆的地理状况、木柴占68.5%的最终能源平衡以及占石油制品消费量和CO/CO_2排放量71.5%的运输行业,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将这个国家带入能源与环境关系的论战中心。  相似文献   

15.
半城市化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经济、洁净的能源保障是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推进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作用与健康有序发展是保障半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厦门市集美区半城市化的特点,分析了该区域能源-经济-环境(3E)之间的关系,揭示3E关系瓶颈产生的原因,旨在为构建半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3E系统提供帮助.分析结果表明,粗放型的能源利用方式、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忽视能源的集约利用以及环保意识薄弱是制约集美区3E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和经济结构体系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都将是构建集美区和谐3E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不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前提下,从他们的境内境外获得极为需要的现代能源服务?他们能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吗?发展中与发达世界的能源效率怎么才能从必然的比率上提高呢?用什么办法才能继续降低目前公认为“无国界”的污染呢?这是有关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的蒙特雷会议强调的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的某些国际行动。  相似文献   

17.
方恺  董德明  沈万斌 《生态环境》2010,19(9):2042-2047
将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地利用变化2个新指标纳入传统能源足迹模型,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模型。应用传统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分别计算了1999—2008年的吉林省能源足迹,并对2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采用传统模型计算的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由0.7908hm2增至1.6770hm2,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模型计算的人均能源足迹由0.2490hm2增至0.5237hm2。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整体变化趋势和构成顺序上较为一致,但在历年变化速率和具体构成份额上存在一定差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扩展了传统模型的研究范围,并在碳吸收参数选取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改进,所得结果反映了区域综合碳吸收能力下的能源消费生态环境影响,更符合区域自然和社会实际状况,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模型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详细研究了2000-2007年间滨海新区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2000-2007年期间,经济规模扩张因素所产生的增长效应对滨海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减量作用为负面的,技术进步因素产生的能源强度效应则是推动滨海新区能源消费减量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推动产业结构的跨越式演进以及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约束性的发展指标是滨海新区实现能源消费总量降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能源:事实与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与环境》2001,23(3):4-11
能源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世界经济的根本,提供了工业生产、运输和农业(日益增长)所需的动力.能源是健康、幸福和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使得包括加热、照明和制冷在内的服务成为可能.传送这些服务的能量链始于对初始能源──比如煤──的采集或提取,于是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经济,能源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建国50年来天津市经济,能源和环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天津市的经济,能源与环境系统由80年代初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型向经济高增长,能源低增、环境污染负增长的良好性循环方向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