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在小区试验条件下,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耐氨固氮菌可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供试蔬菜的平均增产率达20%,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水稻耐氨固氮菌施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晚两季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脑推荐施N水平上,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在低N情况下(每公顷减纯N37.5kg),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早、晚稻分别增产8.41%和7.21%。15N示踪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耐氨固氮菌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秧苗期明显增加秧苗对肥料15N的吸收.禾苗分蘖盛期则增强了禾苗根系的吸氮能力。  相似文献   

3.
耐氨固氮菌是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采用遗传工程方法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型固氮菌,它比普通的自生固氮菌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产量。我们对耐氨固氮菌在水稻、甘蔗、香蕉上的应用进行了三年六造(1989年2月至1991年11月)多点试验和示范论证,取得了大量数据,现总结如下。 1.水稻接种固氮菌的效果 水稻接种主要采用芽接法,三年来水稻共接种的大田面积1213.3ha,其中中区表证试验点34个,小区试验点6个。结果表明,水稻接种后生势较  相似文献   

4.
研究并探讨了蔬菜作物在施用耐氨固氮菌后的生长、生理反应及增产的效果和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耐氨固氮菌显著增加了蔬菜苗期生物量、叶面积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同时还增强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耐氨固氮菌促进增产的作用不仅与其本身的固氮作用有关,还可能与其分泌出某些生长刺激物(或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探讨了蔬菜作物在施用耐氨固氮菌后的生长、生理反应及增产的效果和原因。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耐氨固氮菌显著增加了蔬菜苗期生物量、叶面积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同时还增强了植株的根系活力, 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耐氨固氮菌促进增产的作用不仅与其本身的固氮作用有关, 还可能与其分泌出某些生长刺激物 ( 或激素) 有关。  相似文献   

6.
耐氨固氮菌是通过基因工程选育出来的新型菌株,水稻接种后,因根系活性提高、吸收功能增强、体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而增产.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接种耐氨固氮菌后增产3.1%—7.1%,氮肥利用率提高1.4%—11.2%;与对照区比较,土壤肥力并无下降的趋势,是一种投资小、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稻盆栽试验,应用15N示踪测试技术和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接种不同剂量固氮芽孢菌对当季水稻的供氮能力,结果表明: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接种固氮芽孢杆菌能为当季水稻提供氮素,而且,接菌剂量在0.60亿个?pot-1以内,其供氮能力随着接菌剂量的增加而提高;接种剂量从0.15亿个?pot-1增加到0.60亿个?pot-1,其对当季初的氮素供应从88.7mg?pot-1提高至109.7mg?pot-1,并减少水稻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增加茬后土壤的速效氮积累,接种量以0.15亿个?pot-1~0.30亿个?pot-1较经济。但在一定的施肥基础上,接种固氮菌对水稻的产生量和吸收氮素总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自1987年以来开展了水稻、黄瓜、花生等作物硅肥应用研究,水稻增产4.3%-16.4%,黄瓜3.6%-9.1%,花生13.6%-40.2%,增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用硅肥能提高作物抗倒伏和抗病能力.水稻氮、硅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2%左右.  相似文献   

9.
白蚁是寡氮营养型生物,食物中缺乏氮素营养,因此消化道内共生菌固氮对于白蚁的生存至关重要.本文从固氮活性检测及菌种分离鉴定、固氮酶基因筛查、固氮活性的影响因子、白蚁与固氮菌的关系等方面介绍白蚁共生菌固氮的研究进展:NifH基因高度保守,适用于固氮菌多样性研究;白蚁nifH基因序列在同属种类间较相似,但在科水平上存在分化;白蚁nifH基因多样性受白蚁生活类型及其系统发育地位影响,且与不同白蚁消化道内共生的原生动物区系相关;低等白蚁固氮能力较强,高等白蚁没有或固氮能力较弱,同种白蚁不同品级个体因食性选择不同固氮能力存在差异;食物含氮量与共生菌固氮活性具有较好的补偿性,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后肠囊是主要固氮场所,固氮菌种类多为兼性厌氧菌,与白蚁之间存在联合固氮关系.应用共生原生动物和共生固氮菌协同作用的碳氮代谢理论可揭示白蚁共生菌固氮活性与原生动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白蚁共生固氮的研究不仅可解释昆虫的营养生理,还可为其他昆虫的生物固氮研究提供参考.固氮酶基因检测为固氮菌种类调查和系统进化分析提供了便利,可为白蚁内生固氮菌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关于高等白蚁体内固氮菌附生场所、固氮菌区系与蚁巢基质或食物的关系等均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武进市高产水稻田氮素渗漏损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区试验与农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87kg/hm^2施氮量宜作为武进市高产水稻的适宜施氮量,氮肥的过多施用不仅导致秸杆对氮素的奢侈吸收,也加重氮肥对渗漏水的污染。进一步降低水稻田施氮水平,又保持高产的水稻生产技术尚待开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武进市高产水稻田氮素渗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区试验与农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2 87kg/hm2施氮量宜作为武进市高产水稻的适宜施氮量 ,氮肥的过多施用不仅导致秸秆对氮素的奢侈吸收 ,也加重氮肥对渗漏水的污染。进一步降低水稻田施氮水平 ,又保持高产的水稻生产技术尚待开发。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及晚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选择湖南长沙红黄泥水稻土和江西进贤红壤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研究小麦秸秆制生物质炭在20、40t.hm-2施入量水平下与氮肥配施对早、晚稻产量及晚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情况下,2个试验点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处理间早稻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但进贤试验点生物质炭施用量为20和40t.hm-2处理晚稻产量分别比未施生物质炭对照提高5.18%和7.95%,而长沙试验点3个处理间晚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在相同氮素水平下,当生物质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2个试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未施生物质炭对照相比最高增幅均在55%以上;施用生物质炭可提高酸性或弱酸性土壤pH值,降低土壤容重;施用生物质炭也可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在40 t.hm-2施用水平下,长沙和进贤试验点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20.33和17.58百分点,进贤试验点氮肥农学效率提高39.81%。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可提高氮肥利用率,保持水稻产量稳定或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稻季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变化及氮肥减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冬  颜廷梅  乔俊  薛峰  杨林章 《生态环境》2011,20(4):743-749
通过氮肥减量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稻季3次施肥后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的变化特征、水稻产量与氮肥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田面水的氮素质量浓度,且氮素质量浓度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田面水总氮,有机氮在施氮后1 d达到最大,随后快速下降;铵态氮和无机氮在基肥和分蘖肥施用1 d后也达到最大,而在穗肥施用后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无机氮是田面水氮素的主要形态,应将无机氮作为农田排水污染检测的主要指标;施氮后1周是防止稻田田面水氮素大量流失的关键时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效率不断下降,氮素径流损失不断增大,综合水稻产量、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试验区氮肥减量50%是可行的,但其产量持续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全氮变化及氮储量的影响,1981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试验站设置了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6年水稻收获后田间取样分析每个处理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与氮储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0~20cm土层土壤的容重下降,化肥添加有机肥比相应的单施化肥的容重要低一些。除了对照之外,其它处理都是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高于其它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除了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全氮含量都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具有相似的规律。在0~20cm土层,与对照相比,单施氮肥及氮磷肥不能增加土壤全氮储量,但是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单施氮磷钾肥及单施有机肥也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在0~20cm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储量最多,达8.82t·hm-2,而氮肥处理的氮储量最低,仅为5.38t·hm-2。在100cm深度,与单施化肥及单施有机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都增加了土壤全氮的储量。  相似文献   

15.
华北平原夏玉米季化肥氮去向及土壤氮库盈亏定量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华北平原夏玉米种植体系的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对前人的15N示踪试验数据进行整理核算,分析肥料氮、作物氮、土壤氮三者之间的关系,探明夏玉米季化肥氮的去向及土壤氮库的盈亏情况。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区玉米产量最高时施氮量平均为190 kg·hm-2;秸杆吸氮量高于籽粒,且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土壤残留量和损失量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氮库盈亏量与施氮量之间呈现线性极显著正相关,在秸秆50%和100%还田的两种条件下,施氮量为198 kg·hm-2和137 kg·hm-2时,土壤氮库达到平衡;推荐施氮条件下夏玉米对氮肥的吸收利用率远高于传统施氮,过量施氮会引起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的负效应,增加土壤氮素残留和损失;施氮量在40~360 kg·hm-2范围内时,3种秸秆处理方式下,氮肥各去向绝对量与施氮量之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而氮肥各去向比率与施氮量之间只有地上部吸收率和籽粒吸收率与施氮量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由此,明确了华北平原夏玉米合理施氮量:秸秆50%还田时,为198 kg·hm-2;秸秆100%还田时,为137 kg·hm-2,揭示了华北平原夏玉米施氮量与土壤氮库盈亏量呈线性极显著正相关。这为确定华北平原夏玉米合理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避免肥料浪费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模拟渗滤实验对酿造残渣(NovoGro)在天津地区农业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氮素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素(主要是NO3-)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积累行为在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下是有差异的。在水田中施用NovoGro,不会引起水体的氮素污染问题;旱田(小麦)表层土壤和下渗水中NO3--N的含量则随NovoGro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用量达到45t/hm2时足以造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NO3--N污染。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上,采用水培的研究方法,观测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两种氮水平下水稻根系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各生育期,CO2浓度升高都极显著增加了根干质量,且主要增加于根粗为2.0~2.5mm/n的部位。根系形态的各项指标均对高CO2浓度有积极的响应,在抽穗期尤为明显;N处理的差异很明显,低氮条件下根系表现为根长、根尖数和根表面积增加,常氮条件下根粗和发根数增加。各生育期的根冠比在高CO2浓度下极显著增加,尤其在LN处理下。水稻从分蘖期到抽穗期,因地上部分的增幅大,根冠比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湖北省几种主要成土母质上对不同水型水稻土施用氮磷肥效果及施用技术的研究.初步明确了氮肥的施用效果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磷肥效果与之相反.从土壤养分状况、氮肥和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土壤微生物、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和水土温度等方面,初步分析了不同水型水稻土氮磷肥效果差异的原因.提出了不同水型水稻土氮磷肥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淹水植稻试验,研究了几种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不同有机物料(木薯渣、人粪渣、泥炭和花生麸)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的有效性不同:有机物料能够延缓前期肥料氮的释放,促进中后期水稻氮素的供应;不同有机物料对水稻氮素供应的影响亦有不同;有机物料的组分是影响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