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壳聚糖为原料,以聚乙二醇(PEG)双缩水甘油醚为联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凝胶树脂,并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Cu(Ⅱ),Ni(Ⅱ),Co(Ⅱ),静态吸附性能,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该吸附对Cu(Ⅱ)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Cu(Ⅱ),Ni(Ⅱ)Co(Ⅱ)三种离子共存时,能选择吸附Cu(Ⅱ),其选择系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运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Hg(2+)、Zn(2+)联合对克氏螯虾第一触角内侧枝神经动作电位放电的影响.当Hg(2+)、Zn(2+)浓度分别达到0.000025mg/L和0.05mg/L时,这两种离子联合对触角神经的毒性作用潜伏期(TL)为46.75±22.69min(N=8),触角神经动作电位放电持续时间(DD)为115.28±40.95min,表示其放电频率(Fn/Fl)与作用时间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的b值为-0.0818,与渔业水体最高允许Zn(2+)含量0.1mg/L比较,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1).说明Hg2+对Zn(2+)的毒性具有增强效应.因此,在对有Hg(2+)和Zn(2+)污染的水体进行评估时,似应考虑到Hg(2+)对Zn(2+)毒性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胶原纤维固化黑荆树单宁对Cr(Ⅵ)的吸附.采用不同温度、pH值等条件进行吸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固化黑荆树单宁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柱动力学及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该材料对Cr(Ⅵ)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不明显;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该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柱动力学特性;Cr(Ⅵ)的吸附过程可能存在3个反应,即Cr(Ⅵ)与吸附剂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r(Ⅲ),Cr(Ⅲ)和-COOH之间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以及Cr(Ⅲ)与单宁的邻位羟基发生螯合.图8表2参10  相似文献   

4.
酚类化合物在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李铁  叶常明 《环境化学》1997,16(3):227-232
本文对四种不同酚类化合物的水体颗粒物上吸附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吸附等温吸附等温线的比较,选择出最符合酚类化合物的Freundlich等温线,同时还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吸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平板双分子层脂膜模拟研究锌离子跨细胞膜的传递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宪  叶宇慧  孙当如 《环境化学》2005,24(5):558-561
制备了氧化胆固醇-卵磷脂(脑磷脂)平板双分子层脂膜,研究了膜配方对双分子层脂膜的稳定性和离子传递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制膜工艺,并建立了锌离子跨卵(脑)磷脂膜的吸附-扩散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利用稀土基无机合成材料去除饮用水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昱  杨敏  王桂燕  黄霞 《环境化学》2001,20(1):70-75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即基于稀土金属铈的无机铈铁吸附剂,并对该吸附剂的除砷效果进行了评价.活性氧化铝和新型研制的铈铁吸附剂对As(Ⅴ)吸附平衡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除砷的最佳 pH为 3.5-5.5,最大吸附量为86mg As(Ⅴ)·g-1;而铈铁吸附剂的pH适用范围广,在pH3-7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除砷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16.0mgAs(Ⅴ)·g-1,该吸附材料对As(Ⅴ)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式,硬度、盐度和氟离子不干扰吸附过程,但磷酸根离子干扰材料对As(Ⅴ)的吸附、铈铁无机吸附材料在饮水除砷中具有比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Cu(Ⅱ)离子在Micrococcus luteus细菌上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散射光谱和离子交换实验探讨了Cu(Ⅱ)离子与Micrococcus luteus细菌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u(Ⅱ)离子与细菌中常见离子如K^ ,Na^ ,Mg^2 和Ca^2 之间存在着离子交换作用,但并不是唯一的,同时还存在着Cu(Ⅱ)离子与带负电荷细菌表面的静电吸引作用,当溶液pH值较高时,Cu(Ⅱ)离子又可能形成氢氧化物微沉淀沉积在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8.
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桂芝  刘永明 《环境化学》2001,20(3):244-248
对敌百虫和甲拌磷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敌百虫的吸附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规律;敌百虫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甲拌磷的吸附可用Freundich等温式较好地描述.ph值降低或离子强度增加使敌百虫和甲拌磷在沉积物中的吸附程度明显减小.敌百虫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而甲拌磷则表现为表面吸附和在有机碳中的分配作用两种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9.
溶液pH对红壤吸持磷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铭  刘更另 《环境化学》1995,14(4):306-310
本文研究了湘南红壤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通常pH范围内,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对H2P04^-的吸附等温式以Langmuir方程式最好;而且吸附量远远大于旱地红壤。当介质pH很低时,红壤磷酸盐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至pH2.9附近时出现最大吸附值,然后随介质pH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说明磷酸盐最大吸附pH的产生是由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及水解、土壤电荷零点及磷酸盐水解常数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0.
用模拟酸雨酸化浙江省3种主要类型土壤,研究了酸化土壤活性铝的溶出和铝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对强酸性土壤(pH<5)中活性铝的释出有一定促进作用,活性铝以A1 ̄(3-)离子为主。当土壤pH值>5时.活性铝以单聚羟基铝为主。酸化土壤中的活性铝主要是由土壤中固相的Al(OH)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铁锋  王英彦 《环境化学》1994,13(1):80-86
本文报告了用线扫极谱法测定鱼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的分析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将鱼将成匀浆,加热变性除去杂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加入钴氨液中,记录-1.46V(us SCE)处峰形,由峰高求得MT浓度。本文给出MT标准波形,凝胶过滤分离-峰电流图谱,干扰因素及其浓度,检出量和回收率,最后求得鲫鱼六种组织中MT的本底值和经Cd(Ⅱ),Hg(Ⅱ)和Cr(Ⅵ)诱导后的实测值。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2.
龙口褐煤对Ni^2+,Mn^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昌亮  王鲁敏 《环境化学》1999,18(2):178-182
本文以龙口褐煤作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Ni^2,Mn^2+,Hg^2+的单组分水溶液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褐煤对Ni^2+,Mn^2+,Hg^2+的吸附均表现出Langmuir特征,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溶液化学特性(包括pH值,离子强度和给溶液浓度)对谷氨酸 在疏水性聚砜膜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酸菌在聚砜膜上的吸附符合静电作用机理;菌体在等电点时发生絮凝,是影响吸附量的重要原因;pH值愈高,谷氨酸菌的吸附量愈小;离子强度降低相同电荷物质之间的静电排斥,增加吸附,同时也降低相反物质电荷之间的静电吸附,从而降低吸附;谷氨酸菌浓度愈大,平衡吸附量也愈大。  相似文献   

14.
香港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厌氧序列分批滴定装置(ASBT)研究了香港青山湾避风塘和屯门河、城门河、林村河感潮河段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16和pH7的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可用Langmuir等温式描述,铜在不同河流沉积物有机碳中的分配系数差别较大,吸附容量差别较小,H^+可以结合沉积物有机碳的重金属结合位点,导致吸附容量和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来源太湖沉积物粒径分布及其对Cu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来源的太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利用筛析法和吸管法对不同来源沉积物进行分级,测定不同粒径沉积物中Cu含量及不同粒径沉积物对Cu2+的饱和吸附量,研究沉积物对水溶液中Cu(Ⅱ)的吸附特性,从粒径分级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太湖沉积物对Cu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粒径范围在0.002-0.1 mm,其颗粒组成以粉砂级与粘粒级为主,养殖区沉积物小粒径比例较高,小于0.05 mm粒径沉积物的比例为82.45%;吸附实验研究表明,粒径小于0.005 mm和0.005-0.01 mm沉积物中Cu含量较高,且此粒径沉积物对Cu(Ⅱ)的吸附量最大;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沉积物的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两个阶段,且吸附过程以表面吸附为主,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动力学曲线拟合较好,其R2值达0.999以上。吸附热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比较适合描述沉积物对Cu2+的吸附等温线,其R2大于0.99,对照区、养殖区和生活污水区沉积物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29.20,249.98,261.20 mg.kg-1,方程式中的强度因子1/n不适合描述沉积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兰格缪尔等温式的适用性分析——以黄土吸持铜离子为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不同土壤浓度条件下进行了黄土对铜离子的等温吸持实验(包括吸附与沉淀)。利用兰格缪尔(Langmuir)等温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时发现:黄土对铜离子的吸持结果在形式上仍可用传统的Langmuir等温式来描述,但式中的相关参数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物理意义。本文分析了Langmuir等温式在黄土对铜离子吸持时的适用性,指出其参数变化与铜离子的吸附关系不大,而与沉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Adsorption of Cu(Ⅱ) on rice straw char from acidic aqueous solutio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特征,探讨了Cu(Ⅱ)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稻草炭对Cu(Ⅱ)有很高的吸附容量,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拟合Cu(Ⅱ)吸附等温线,因此可以描述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其预测的Cu(Ⅱ)在pH 4.5和pH 5.0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628 mol.kg-1和0.763 mol.kg-1.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量随体系pH升高而增加,但吸附Cu(Ⅱ)的解吸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当吸附体系pH≤4.5时,Cu(Ⅱ)解吸率大于55%,说明此时以静电吸附为主;在较高pH条件下Cu(Ⅱ)以非静电吸附机制为主.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稻草炭表面有丰富的—COOH和—OH等含氧官能团,Cu2+与含氧官能团形成有机络合物导致—COOH吸附峰位移.Cu(Ⅱ)吸附使稻草炭颗粒的Zeta电位向正值方向位移.结果说明Cu(Ⅱ)在稻草炭表面发生了专性吸附.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敌草隆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华  孙亚兵  冯景伟  朱艳 《环境化学》2011,30(12):2009-2014
探讨了活性炭纤维对水中敌草隆的吸附.结果表明,在pH=2.9时,吸附量最大;活性炭纤维的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Redlich.Peterson方程更适合描述敌草隆的吸附行为;Gibbs自由能(△G0)值小于零,说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附过程;假二级方程更适用于描述活性炭纤维对水中敌草隆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改性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是一种具有室温稳定性并对重金属离子有较高吸附率的廉价离子交换剂。其吸附容量为0.44—1.60mN/gIISX,该交换剂对锌离子的螯合比为2:1,对铬(Ⅲ),镍离子为1:1.用稀酸可使IISX再生,并同时回收重金属。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银、铜离子混合溶液中,TiO2/bead漂浮型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银、铜的效果.考察了pH值、电子给体、络合剂以及反应气氛对银铜还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铜离子的光催化还原与其电极电势以及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有很大关系.pH值增大,银、铜离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增大,还原效率相应增大;电子给体、络合剂的加入以及无氧环境下对金属的还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银离子的光催化还原速率和程度比铜离子大.混合溶液中,银、铜离子的光催化还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