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批试验研究了针铁矿存在时,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以及吸附态的左氧氟沙星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条件下存在培养基时,左氧氟沙星在针铁矿上4 h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左氧氟沙星的羧酸基团和酮基基团与针铁矿表面发生络合作用;0.016 g针铁矿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约50%),随着针铁矿含量的变化(0—0.1 g),在扣除其生长促进的影响后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毒性作用仍显著减弱,由90%降低至60%.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Agilent 647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建立了直接进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水质中8种苯氧羧酸除草剂的分析方法.此方法与环保部2015年12月颁布的HJ770—2015《水质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LC/MS/MS方法》保持一致性.该方法在50 pg·m L~(-1)—100 ng·m L~(-1)浓度范围内8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100 pg·m L~(-1)的低浓度添加水平下连续进样10针,所得数据展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检测限在10—50 pg·m L~(-1)范围内,灵敏度是标准方法 HJ770—2015的50—100倍,且仪器仍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流动沙丘的先锋物种,可作为流动沙丘恢复的首选植物.采用100 m×100 m的大样方,应用Ripley’s K(d)函数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沙丘从流动到固定等不同生境下羽毛针禾种群的空间分布以及与群落内白皮沙拐枣(Calligonum leucocladum)、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的空间关联性,分析该物种种群如何增长以及如何促进其它物种定居.结果表明:羽毛针禾整个种群在0~50 m呈聚集分布,在50 m以上呈随机分布.在研究尺度范围内,羽毛针禾种群内小丛(冠幅面积≤0.09 m2)和中丛(0.09 m2冠幅面积0.6 m2)、小丛和大丛(冠幅面积≥0.6 m2)、大丛和中丛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羽毛针禾种群内大、小丛之间关系紧密.种群从大丛到中丛各级别再到小丛,株丛数量差异不大,种群年增长稳定,表明羽毛针禾种群增长过程中无性繁殖起主要作用.样地内白皮沙拐枣和白梭梭呈聚集分布,而羽毛针禾与白皮沙拐枣、白梭梭在0~50 m尺度下呈显著正关联,表明了羽毛针禾对白皮沙拐枣、白梭梭两个物种种子萌发、定居和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Agilent 5100同步垂直双向观测(SVDV)ICP-OES结合SPS 3自动进样器和SVS 2+高效率切换阀系统,遵循EPA 200.7方法针对饮用水中的26种元素进行检测,可获得低至μg·L-1(ppb)的出色方法检测限,回收率在90%—110%之间,12 h的方法长期稳定性低于1.3%RSD,只需一次运行即可分析所有元素,该仪器的样品测定时间降至58 s,每个样品的氩气消耗量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5.
GC-MS/MS结合改进的QuEChERS方法测定茶叶中多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MS结合改良的QuEChERS方法同时检测茶叶中61种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在2—200μg·L-1浓度范围内,各农药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对50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6针进样,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2%.当样品称样量为5 g时,绝大数农药的最低检出限(LOD)在5.0μg·kg-1以下.在0.01 mg·kg-1和0.1 mg·kg-1的加标浓度下,大部分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在70.0%—110.0%之间,完全满足日常检测对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使用同步垂直双向观测(SVDV)并配备集成式高级阀系统(AVS 6)六通切换阀的Agilent 5110 ICP-OES测定了利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螯合剂溶液提取的土壤样品中的微量营养元素Cu、Fe、Mn、Zn、Co、Ni及重金属Cd和Pb.结果表明,将垂直等离子体的稳定性与水平观测等离子体的灵敏度优势相结合的5110 ICP-OES,既可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同时可以获得所有元素优异的方法检测限.由该方法通过验证后获得的加标回收率处于目标值的±10%以内,证明了所开发方法的准确度.配置的高级切换阀系统大大缩短样品分析时间并使氩气消耗量减少近50%.  相似文献   

7.
有机酸解吸土壤及矿物表面Cd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流动搅动法研究几种有机酸对土壤和矿物表面Cd的解吸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有机酸对Cd的解吸可能有质子的交换和溶解作用,以及有机配体与胶体表面对Cd的竞争作用.在40-50min内,红壤和针铁矿表面Cd的解吸达到稳态,而砖红壤和高岭土上并未达到稳态.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草酸对Cd的解吸率在红壤土上分别为86%,96%,93%和61%;在砖红壤上分别为86%,80%,69%和64%;在针铁矿上分别为94%,93%,86%和87%;在高岭土上分别为34%,41%,35%和42%.用双指数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拟合Cd的解吸过程.不同有机酸解吸Cd的快反应速率常数为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慢反应速率常数为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除质子溶解作用外,有机配体与胶体表面对Cd的竞争力不同也是导致Cd解吸速率和解吸量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探究了针铁矿催化转化溴酚(2,4-DBP或2,4,6-TBP)生成羟基化多溴联苯醚(HO-PBDEs)和溴代二噁英(PBDD/Fs)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针铁矿可以在常温和干反应条件下有效地催化转化溴酚化合物生成HO-PBDEs和PBDD/Fs.反应16 d,97.3%的2,4-DBP被针铁矿氧化转化,其中2.4%被转化为2'-OH-BDE-68,2.8%被转化为2,2'-OH-BB-80,0.2%被转化1,3,8-Tr BDD,0.4%被转化为2,4,6,8-Te BDF.同样的反应时间内,98.7%的2,4,6-TBP被针铁矿氧化转化,反应产物可能为2'-OH-BDE-121、4'-OH-BDE-121、1,3,6,8-Te BDD和1,3,7,9-Te BDD.根据检测到的产物,提出了针铁矿氧化转化溴酚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8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全部一次性操作成功,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实用价值.表1,参4.  相似文献   

10.
《环境化学》2007,26(2)
美国EPA方法8270用于同时检测70-100种半挥发性酸、碱和中性化合物,实验室为提高分析效率希望将分析时间减少到25-60min.安捷伦7890A/5975C GC/MSD通过应用较小内径的色谱柱、快速降温和反吹技术来满足这种需求,在1-200mg·l-1校正范围内,应用质控样品连续校正样品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酱油样品(生抽和老抽)简单稀释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26种元素的分析方法,测定元素种类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 268—2016)的26种元素.所有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均满足法规分析的要求,回收率在80%—120%的范围内(绝大部分元素回收率在90.0%—110.0%范围内);通过高基体进样系统(HMI)的使用,增强了ICP-MS对高盐、高碳复杂基体的耐受性,各元素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该方法无需消解,操作简单,长期稳定性好,可以满足食品实验室对于大批量高盐样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是一种可回收再生能源的生物处理技术,目前运行中主要存在系统稳定性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添加碳基材料能够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并对系统运行产生积极影响.从甲烷产生和微生物群落变化两方面,综述碳基材料(生物炭、活性炭、碳布等)作为添加剂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机理为(1)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2)种间直接电子传递(DIET);(3)微生物群落.已有研究表明,碳基材料可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提升甲烷产量1.1%-1 685%,缩短产甲烷迟滞期27.5%-95.7%.此外,碳基材料添加会引起厌氧消化系统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变化,碳基材料通过选择性地富集功能微生物,促进微生物间互营代谢,进而影响系统稳定性和产甲烷效率.提出未来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研究中,应着重关注碳基材料在连续运行系统中的分离与回收方法,优化不同厌氧消化条件下碳基材料的添加策略,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探究碳基材料对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图2表2参92)  相似文献   

13.
采用Agilent UHPLC1290-6460QQQ建立了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9种卤乙酸的高效快速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Zobax Plus Eclipse C8和甲醇-水流动相体系在4 min实现一氯乙酸(MCAA)、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一溴乙酸(MBAA)、二溴乙酸(DBAA)、三溴乙酸(TBAA)、一氯一溴乙酸(BCAA)、一氯二溴乙酸(CDBAA)和一溴二氯乙酸(BDCAA)的分析;在1—100μg.L-1浓度范围内,9种卤乙酸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0μg.L-1浓度下,连续进样6针,RSD在1.98%—4.04%范围内.其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在1μg.L-1浓度下,信噪比(S/N)分别为:315和50.本方法完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可以作为消毒副产物卤乙酸类物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化学》2007,26(2):266-267
美国EPA方法8270用于同时检测70-100种半挥发性酸、碱和中性化合物,实验室为提高分析效率希望将分析时间减少到25-60min.安捷伦7890A/5975C GC/MSD通过应用较小内径的色谱柱、快速降温和反吹技术来满足这种需求,在1-200mg·l~(-1)校正范围内,应用质控样品(SPCCs)连续校正样品(CCCs)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新技术,搭配高效短柱,建立了快速测定土壤中石油烃(C10—C40)的气相色谱法,3.2 min即可完成全部分析.快速法的色谱图指纹峰与常规法相同,且独特的流路芯片和梯度反吹模块,显著提高了仪器抗干扰能力和降低了柱流失.比对数据显示,两者的方法参数一致,但快速法对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具有明显优势,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认识藻红外联合作用评价法的稳定性,用苯(C6H6)、甲苯(C6H8)、二甲苯(C8H10)、氯苯(C6H5Cl)、三氯甲烷(CHCl3)和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进行了重现性实验,通过测试实验藻对5种药品不同组合的响应温差,用联合偏差系数法评价联合作用类型,分析药品联合毒性的重现性及联合作用评价法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二元组合中,重现性50%的5组,重现性75%的5组,平均重现性62.5%;三元组合中,重现性50%的1组,重现性75%的8组,重现性100%的1组,平均重现性75%;四元组合中,重现性50%的1组,重现性75%的1组,重现性100%的3组,平均重现性85%;五元组合重现性100%,混合药品总平均重现性73.1%。重现性大于阈值的组合19个,占全部26个组合的73.1%。药品组合元数增减与联合作用的重现性正相关。分析可知,藻红外联合作用评价法用于联合作用分析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各种塑料中的铅、镉、汞、铬、砷等元素的方法.对仪器的参数设置、进样系统的选择、测试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塑料标准样品中上述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条件如消解体系、酸用量、消解温度及时间等进行了优化.方法检出限为0.7-6.5 ng·g-1,加标回收率为89.8%-103.5%,相对标准偏差为0.8%-11.3%.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典型城市森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旱季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以广州市不同演替阶段的针叶林(Pine forest,PF)、针阔混交林(Mixed pine and broadleaf forest,MF)、常绿阔叶林(Broad-leaved evergreen forests,BF)为研究对象,分析表层土(0—10 cm)和剖面土(10—30 cm)团聚体稳定性、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及胞外酶活性等相关因子特征,以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驱动因素与影响因素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的平均重量直径(D_(MW))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相反,几何平均直径(D_(GM))和重量分形维数(D_m)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D_(MW)和D_(GM)呈MFBFPF,而D_m变化与之相反。(2)土壤微生物酶活性易受磷限制,其受限制程度呈MFBFPF,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在森林类型中变化规律一致。(3)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等因子对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整体空间差异解释程度为13.3%,而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整体空间差异解释程度为40.0%。(4)土壤微生物熵和微生物胞外酶活性是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因子,水稳性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而其机械稳定性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磷影响。(5)演替后期的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表现出较高的碳利用效率及较低的氮利用效率,微生物可通过调控微生物生物量和调节碳氮元素利用效率来改善演替后期群落受磷限制状况,进而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森林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MS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0.5—50μg·L~(-1)的浓度范围内,16种PAHs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为0.999以上,对5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6针进样,峰面积的RSD%为4.93%以下.在0.02μg·L~(-1)的加标浓度下,加标回收率在75%—118%之间,利用3倍的峰峰比计算检出限,16种多环芳烃的最低检出限均小于0.011 ng·L~(-1),完全满足日常检测对生活饮用水中多环芳烃的检测要求,保证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及响应,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功能性状,对于深入了解由放牧导致的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于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研究基地开展4年(2012-2015年)放牧控制试验,通过研究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在放牧干扰下的个体功能性状,探讨内蒙古典型草地生态系统中克氏针茅对放牧的响应和适应对策。2016年,在克氏针茅种群生物量高峰期(8月)测定了连续4年放牧(2012-2015年)和无牧条件下(对照)的植株高度(PH)、总叶面积(TLA)、茎叶比(SLW)、茎质量(SW)、总质量(AB)、总叶质量(TLQ)、比叶面积(SLA)、叶数(LN)、营养枝数(NNB)、丛幅(WCC)共10个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4年放牧显著降低了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P0.05),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分别下降了31%和58%;显著增加了克氏针茅的营养枝数和叶数(P0.05);与对照相比,营养枝数与叶数分别增加了50%和63%;(2)其中比叶面积、营养枝数、叶数这3个功能性状为敏感性指标,其余7个为惰性指标;(3)生物量与株高、茎质量、营养枝数、总叶质量、茎叶比、丛幅、叶面积、和叶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比叶面积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4)株高、茎质量、总叶质量、总质量、丛幅、叶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该研究认为,克氏针茅各功能性状对放牧干扰的不同响应,是其对干扰产生的生态对策,进而维持种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