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游客和旅游活动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游记已成为旅游者表达和反映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平台.在回顾前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的西安游记进行相关质性分析,探讨了国内旅游者对西安的城市旅游形象感知,以期有针对性地打造旅游产品,精准游客认知.  相似文献   

2.
黄山风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商品通常是指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在旅游目的地所购买的各种物质产品,即旅游购物品.随志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旅游购物品所占比重日益加大。1996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102亿美元,其中旅游购物品创汇20.74亿美元,占ZO8%.在12个外汇收入项目中,旅游商品已跃居第一.近年来,国家旅游局还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建成了数百家旅游定点生产企业,并从1990年起由国家旅游局每年主办一届中国旅游购物节,促进全国重点旅游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心的建设,推动了全国旅游商品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对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的研究具…  相似文献   

3.
在线旅游时代的到来正在全方位、全过程地影响着旅游者的行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也对旅游发展业态与运行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旅游地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地政府、投资者和管理者等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关注的焦点。基于网络环境中旅游者留下的数字足迹,以苏州园林为例,运用ICTCLAS、ROST-CM和Arc GIS软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探索旅游者行为数字足迹在旅游地的空间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数字足迹在心理空间响应上表现为"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特征,类型涉及旅游地整体形象、旅游线路感知和旅游景点感知。2地理空间响应在热点、热区和活动轨迹分布上形成"空间集聚、圈层分布和中心放射状"特征。3从响应机制来看,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影响旅游者决策和空间分布,旅游者在线口碑分享影响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旅游者网络行为影响旅游者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案例地,以旅行社官网上的旅游线路为基础数据,运用数量统计分析、对比分析、CorelDraw制图等方法,分析了国内观光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与特征,从市场空间结构角度总结了三大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的行为规律。研究发现,中远程旅游者倾向于选择大城市作为主要目的地;邻近省区客源市场偏向于以核心城市和距客源地较近的城市为主要活动节点。内部市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是三大都市圈主要的国内客源输出城市;都市圈各城市与客源市场具有层级对应关系。通过对三大都市圈的比较研究,得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均衡度较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业呈网络化发展,珠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都市圈整体旅游目的地尚未形成。研究结论为都市圈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企业针对性的产品设计与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西安曲江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角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利用因子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对曲江主要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1)游客对曲江旅游形象感知因子分为三个维度: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其中游客满意度最高的是旅游设施维度(3.51),最低的是旅游服务维度(3.00)。(2)曲江的国内客源市场以陕西省内游客为主,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呈现距离衰减的特征。(3)游客对曲江整体旅游形象的满意度较高,存在稳定集中的特征。(4)游客的性别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曲江旅游形象的感知评价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游客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对曲江的旅游形象的感知评价结果有着显著性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重点进行形象设计与形象营销,提高游客软性服务满意度,提升西安曲江旅游形象和知名度的建议,如突出曲江旅游形象核心部分、做好生态环境工作、重视事件营销、重点开拓境外客源市场等,以期引导旅游者选择曲江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而推动曲江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旅游城市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竞争.城市精神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内涵和特性.从城市精神视角来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从城市精神的虚化与旅游形象具化的现状展开的,意在洞察和建立城市精神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之间的离析差异与契合关联,达到两者有效的交叉和融合分析,从而使城市获得深刻广泛的关注和发展.以郑州市为例进行分析,其城市精神与旅游地形象之间除存在差异之外,在旅游资源、文化氛围、社会环境、居民素养等多个方面还具有契合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案例数据库,以《旅游法》的实施时间2013年10月1日为节点,选取2011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前后两年2967个旅游投诉案例为研究样本,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法对旅游投诉与其发生的时空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投诉集中分布在旅游旺季,且旅游投诉对象、主题与投诉发生的月度、季度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征;旅游投诉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性,其中以西南地区的投诉量最多。此外,旅游投诉的对象、主题与投诉发生地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根据研究结果,对旅游投诉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因时制宜"预防旅游投诉、"因地制宜"治理旅游市场、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案例数据库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2017最受网民喜爱的十大古村镇"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法的扎根理论对我国十大古村镇官方旅游微博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古村镇旅游地微博营销路径的概念模型。结果发现,十大古村镇主要从形象塑造—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三个层面进行营销宣传,即:①从物质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社会形象四个维度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以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②利用公关宣传、软文资讯和口碑传播等营销推广活动促进旅游者旅游行为的产生。③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来维持旅游地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相似文献   

9.
要想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以关系营销为基础的品牌关系理论运用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分析,构建了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关系模型,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骑行体验、网络问卷、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结合聚类分析、方差分析、期望差异模型等方法,探讨了基于自行车功能认知差异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方法,分析了基于上述分类方法的自行车旅游者体验差异。结果表明:(1)自行车旅游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主要消费群体;(2)两类旅游者不仅存在功能认知的显著差异,也存在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要素期望的显著差异;(3)两类旅游者满意度均较高,但针对不同旅游要素的满意度仍存在差异。自行车旅游以自行车为核心交通工具,旅游目的地资源为主要载体,完善自行车旅游配套服务,打造优质自行车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尺度目的地空间意象为解释目的地国家中的国际游客与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对国家品牌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国家尺度旅游地规划、开发和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归纳了近20年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实证研究,发现研究案例地限于城市、区域景区,国家层面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实证研究较少,但显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从研究的尺度转向(由城市、景区转向国家)和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殊地位进行阐述,目的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探讨如何将目的地意象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展到国家层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发展我国旅游业、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和提升国家对外形象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国际旅游市场表现良好和亚洲一些重要旅游目的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以入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两大指标为基础,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大维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0大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化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仍处于世界前列,旅游市场变动强度较小,客源市场规模差异合理和客源市场集中程度相对均衡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发放网络问卷、实地骑行体验和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运用Arc GIS、Excel、SPSS等分析工具,结合因子分析方法,提炼青海湖自行车旅游者骑行主要偏好因子,并深入探讨了青海湖自行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①自行车旅游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主要职业结构,高学历与中高收入的市场群体特征明显;②网络媒体对旅游目的地营销作用明显,是大部分旅游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骑行团队主要在2—5人,人均日消费普遍较低;③自行车旅游者的骑行偏好可分为资源环境要素、旅游活动要素、交通设施条件、个人情感因子以及时间、安全与费用因子。针对旅游者骑行偏好,开发差异性的旅游体验项目和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将有利于青海湖自行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如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兼具理论贡献与实际价值的重要课题。现有城市目的地形象量表,其研究对象并非针对入境商务游客。以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的境外采购商为研究对象,遵循量表开发与检验程序,致力于开发并验证一份城市目的地形象测量量表。研究发现:(1)入境商务游客视角下的城市目的地形象由5个维度构成,各维度对城市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环境、旅游景观、城市品牌、市民素质、旅游服务;(2)开发了用于测量5个维度,由18个题项构成的城市目的地形象量表。  相似文献   

15.
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景点旅游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是在旅游者旅游意识、消费观念等内在因素和旅游大市场如旅行社、旅游景点、导游等外在原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了更好地适应无景点旅游的发展,需要对现有的导游管理模式做出改变,导游的工作重心也应由传统的景点讲解向游览向导转变,提高导游野外生存技巧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组织协调和化解冲突的能力,加大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旅游购物品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沂市旅游购物品开发严重滞后于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成为制约旅游经济效益提高的薄弱环节.旅游购物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旅游者的购物动机也具有其独特性.构思了临沂市旅游食品类、旅游纪念品与工艺品类、文物古玩与旅游文化用品类和旅游日用品类四大系列旅游购物品,分析了该市旅游购物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购物品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形象长期受到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基于报纸媒体视角研究旅游地形象鲜有涉及。以陕西省袁家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和网络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M6文本挖掘软件对报纸媒体中的文章进行高频特征词的频率、词云图、语义网络关系与情感分析,探究报纸媒体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结果发现:袁家村作为乡村旅游的示范地,形成了以"袁家村"为品牌核心的人文资源、"三产"融合、管理模式的旅游地形象。研究结果可为袁家村旅游形象完善与提升,以及其他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与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曹威威  李悦铮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990-992,1002
以浙江省滨海城市为例,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为主要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和标准偏度系数定量分析入境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的差异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资源禀赋、区位和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提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和Cite Space软件,利用中国知网1994—2014年的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文献绘制该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学科和基金分布、代表学者、主要研究机构、重要期刊以及研究热点。结果显示,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国内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且稳定的研究方向。文献主要分布在旅游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研究文献的主要基金来源;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及生命周期、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及案例研究是主要研究热点;陆林、张捷和马耀峰是该领域的重要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旅游科学》、《经济地理》和《资源开发与市场》是高载文期刊。  相似文献   

20.
情感形象是旅游目的地重要形象之一。以外地游客的上海游记为语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外地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结果表明:(1)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总体上积极正面,体现在旅游吸引物、休闲娱乐、设施服务、环境氛围和管理服务5个维度上;(2)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积极评价多集中在“繁华、现代、时尚、独特”高频词上,说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形象已基本建成;(3)但是景区商业化、高物价和人多排队等因素带给部分游客负面情绪。针对此,本文提出了夯实景区文化内涵、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精细化服务管理等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