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金艳  徐晔  王娟  陈军 《四川环境》2014,(3):162-166
土壤砷污染修复是世界性的难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阐述了土壤砷污染的现状、危害及其来源,探讨土壤砷污染的传统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特点的同时,重点阐述了纳米材料修复技术,尤其是纳米铁技术,并对土壤砷污染修复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适合广安地区镉(Cd)污染稻田的原位修复技术,采用小区试验的方式,探究了水分管理和腐殖酸、碳酸钙两种钝化剂对农田中土壤和稻米Cd含量、稻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全Cd含量为0.451±0.033 mg/kg、土壤pH为4.80±0.16的酸性Cd污染稻田中,长时淹灌处理或施加钝化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和稻米Cd含量。其中,与CK处理相比,施用腐殖酸可显著提高43.7%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降低34.85%的土壤有效Cd含量和42.46%的稻米Cd含量,使稻米Cd含量低于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0.2 mg/kg。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有机络合反应使土壤溶液中易被水稻吸收的Cd~(2+)变为有机结合态Cd,从而实现了土壤中Cd的钝化。施用碳酸钙也能降低稻米Cd含量、同时能提高稻米产量,但部分碳酸钙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稻米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同时,试验田灌溉水和所施用的化肥、农药中的Cd含量均满足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3.
植物效应为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提供了链接,本文就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问题,探讨了植物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的关联关系。阐述各种植物效应在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监测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某些不足。根据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结论,可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采用不同的植物应对措施,如可以尝试应用避性排斥型植物在生物有效性低的污染土壤上生产出非污染的农产品,为进行安全农业生产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典型土壤与农作物中砷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刘晖 《四川环境》2008,27(5):27-30
成都地区土壤和农作物中砷污染研究资料不多,本文以成都地区7类典型土壤和该土壤上生长的10余种常见农作物中的砷含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应用正态分布、方差分析、线性相关检验等方法对土壤和农作物中砷的分布规律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比了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说明了成都地区土壤和农作物中砷污染的规律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充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片区的分类结果,为了判断其有效性,应用多类Fisher判别法,建立了南充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Fisher模型。通过检验,模型具有显著的判别效果,因而该模型可被用于判断环境评价分类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黄河上游水体及沿岸表层土壤、底泥中的砷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对水体中砷的来源、迁移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沿岸土壤中砷的含量偏高,水体中的砷来源于沿岸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西宁地区环境有害元素砷汞含量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雅丽 《青海环境》1999,9(2):72-75
对西宁地区自然环境(土壤、水体、农作物)中有害元素的调查分析表明,砷、汞含量水平相对较低,总体环境状况良好,局部土壤砷和汞的污染主要由人为活动(工业性大气降尘和农药、化肥施用等)所致。结合环境污染特点,探讨了砷、汞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5—2017年衡阳市城区大气降尘中砷、镉、铅的监测数据,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法对3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累积指数法评价污染程度表现为镉铅砷;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表现为镉铅砷,镉均为极强生态危害程度,铅以轻微及中等生态危害程度为主,砷以轻微生态危害程度为主;非致癌风险指数大小顺序为砷铅镉,砷、镉的致癌风险指数远低于非致癌风险指数,砷的致癌风险指数大于镉。  相似文献   

9.
西南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南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采集采矿区和尾矿区的土壤,对土壤中重金属(Zn、Pb、Cd、Cr、Cu)的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和总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现状评价。研究得出该铅锌矿区土壤存在较为严重的重金属复合污染,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迁移能力较强,对当地生态及地下水、地表水存在严重的风险。研究成果可为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成都市区公园降尘中汞、砷金属元素含量及其风险,选择均匀分布于五城区的20个市区公园进行降尘采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金属汞、砷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区公园降尘中汞、砷含量均值为0.273 mg/kg和9.163 mg/kg,高...  相似文献   

11.
攀西蔬菜基地蔬菜砷、汞污染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攀西地区主要蔬菜基地的瓜类、茄果类、根菜类、叶菜类、豆类等五类蔬菜中砷、汞污染及其累积情况。结果表明,这五类蔬菜砷、汞含量都未超过相应产品限量标准,超标率为0%,污染程度都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各蔬菜对As的吸附能力为叶菜类〉根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各蔬菜对Hg的吸附能力为叶莱类〉瓜类〉茄果类〉根菜类〉豆类。以叶菜类对As,Hg的富积能力最强,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其他蔬菜。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王水水浴消解和微波消解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砷汞含量及精密度和准确性,并对负高压、灯电流、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的前处理方法测定土壤中砷、汞,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砷回收率为98. 9%~103. 1%,汞回收率为99. 4%~102. 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 774%,该前处理方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方法简便,适用于环境监测中土壤砷、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铅冶炼鼓风炉周边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化学形态是研究揭示鼓风炉炼铅生产对周边影响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典型铅冶炼鼓风炉周边区域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其重金属含量和As、Cd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一定的As、Pb、Cd、Cu、Zn等累积污染现象,特别是As、Cd污染较为突出,其平均污染程度远高于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As、Cd的化学形态提取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活性态含量较高,特别是可交换态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释放潜力和生物有效性,应当予以重点防控,而As的形态相对比较稳定,以残渣态为主,潜在危害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二、砷在工业上的应用与工业“三废”所致的环境污染天然砷隐藏于矿石、土壤和污泥中,大多以无活性、毒性不大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对人体的危害不大。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矿物资源的利用日益发展,砷用于工农业生产的需要量日益增大,因而,工业“三废”中砷污染环境的量也日益严重。以砷对大气污染为例,据 FIinn 等报道,假定生产过程和管理技术没有变化,并以生产的预计值为基础,则对美国固定的排放源排  相似文献   

15.
煤中砷及燃煤固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凌青 《四川环境》2006,25(3):86-89
对煤中砷的含量、分布、赋存状态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煤炭燃烧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行为与释放特性,指出煤中砷的燃烧释放不仅与砷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更取决于煤中的浓度、赋存状态及燃烧工况等因素。进一步讨论了天然钙基材料燃煤固砷技术及燃煤砷污染控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纳滤膜(NF90)过滤自配含砷水,研究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纳滤膜对水中砷去除效果的影响。本实验探讨膜进水浓度、水的pH值、膜进水温度、操作压力、水中天然有机物浓度等对膜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水中五价砷(As(Ⅴ))的去除率很高,最高去除率能达到99%,在实验的前2.5个小时内,砷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但是,纳滤膜除砷效率随着时间变化,去除率会降低。不同的操作条件对纳滤膜除砷的影响很大,研究不同条件的影响对应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污染逐渐变成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固化/稳定化技术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快速、有效及经济的方式。概括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和危害、固化/稳定化技术的机理,探讨了以独特物化性质的生物炭作为治理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剂时对重金属和砷的处理研究。最后,对未来生物炭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广西德保铜矿是有色冶金采选联合企业。该矿自建成投产以来,由于缺乏防治污染的设施,尾矿池严重泄漏,尾矿和采矿、选矿废水直接外排,长期污染当地农田和水源,时有发生矿农纠纷,特别是对于铜矿污水所带来的农田耕作层土壤含砷水平(砷积累)的高低,对农产量影响大小的关系问题上,发生了重大的意见分歧。社队农民认为,他们祖祖辈辈在此耕耘,在德保铜矿尚未开发的时候,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布局种植规划,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及农产品安全,采集区内表层土壤(0~20 cm),分析检测Cd、Se、有效镉、有效硒含量及pH值,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区内土壤中Cd、Se元素含量水平进行评价,探讨其有效性特征。区内土壤中Cd元素含量范围为0.21~1.22 mg/kg,均未超过“管控值”,92.19%的样品超过“筛选值”,可能存在生态环境风险,土壤pH≤6.5条件下Cd元素平均含量(0.44 mg/kg)低于其在pH>6.5条件下平均含量(0.72 mg/kg),Cd元素有效度与土壤pH值均呈负相关,表现为Cd元素有效性随土壤pH值升高呈明显下降趋势;Se元素平均含量(0.63 mg/kg)达到富硒土壤要求(大于0.40 mg/kg),其含量、有效度与土壤pH值关系较弱,含量基本稳定。区内分布大片高镉富硒土地属自然背景继承,酸性土壤环境下Cd元素活性程度较大,随pH值升高Cd元素活性程度下降趋势明显,表明农作物吸收土壤中Cd元素水平呈下降趋势亦明显,同时Se元素活性程度受土壤pH值影响较弱。可通过控制土壤pH值,合理布局种植规划,为规避或降低土壤中高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0.
按8km×8km的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7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为评价方法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聊城市土壤污染强度依次为铜〉镍〉锌〉砷〉铬〉镉〉铅〉汞,但均未超标。以GIS为操作平台显示聊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区域耕地进行了功能的定位。聊城市西南部土壤质量最优,适宜种植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和安全粮食种植区在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