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妈妈     
作为我校的一名绿色小记者,环境问题,真的是听了一遍又一遍,也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们总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那环境问题,应该说人人有责。我们可爱的地球在美丽的宇宙下是那么璀璨,可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校的一名绿色小记者,环境问题,真的是听了一遍又一遍,也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们总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那环境问题,应该说人人有责。不过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环境问题,我的责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关乎着环保问题。我们对待这些问题,不应该只是呼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是要参与进去,努力朝着环保的方向做。先来说说空调。空调确实是个好发明,在炎炎  相似文献   

3.
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激发人对地球、对社会、对后代的责任心的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的教育。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终生教育内容。由于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以人类认识上的某种滞后,所以必然会出现环境问题的不断解决又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事实和技术的层次上关心、并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尤其需要每个人环境意识的养成。只有这种环境意识的养成,才会积极学习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对各种环境问题。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星星的愿望     
张琪 《环境教育》2012,(12):79-79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望着星空,和一颗小星星谈起话来。 小星星眨眨眼问我:“你爱地球吗?”我说:“当然爱了!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妈妈呀!”它又问:“你们那里都有什么呀?”我说:“我们地球像一幅美丽的画,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有川流不息的江河,有一望无际,和天空一样蔚蓝的湖海,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是呀,  相似文献   

5.
6月,我们迎来了本世纪的最后一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一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生存家园——地球环境的深切关注,也传递了人们对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切忧虑。即将结束的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空前的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新...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行动     
王骄阳 《环境教育》2014,(12):87-87
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忽略了环境,产生了一种"GDP比环境重要的"错误观念。很多官员口口声声地说着要保护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不要给子孙留下一个灰色的地球,现实却是在他们的领导下,虽然地方的经济在发展,环境却每况愈下。面对着如此残酷的环境形势,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挽救环境了。之前我们知道了许多的保护环境的措施,现在也派上用场了。一盆洗米水,先用来洗手,再用来擦窗户,拖地,然后再洗菜,浇花,最后还  相似文献   

7.
地球日之思     
正4月22日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  相似文献   

8.
胶片与环保     
全球变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许你有所耳闻,也许你稍有关注。这不仅仅是贯穿于科学家讲义和研究报告中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全人类都应正视的严峻的生态问题。甚至,电影工作者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幻想了一下如果我们的地球因为温室效应而引发气候异常,导致的究竟是不是一个毁灭性的结果呢?我们不妨透过这些画面来看看,是不是应该更多关心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9.
读书     
《绿叶》2007,(7)
《朝阳似火——美国与全球环境危机——公民的行动议程》[美]詹姆斯·古斯塔夫·史伯斯著,李燕姝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22.00元本书是前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署长、现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院长史伯斯博士2004年撰写的一部醒世之作,是近十年来有关全球环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方面最重要最有权威的科学论著之一。本书将会改变我们对我们星球的理解——既令人惊恐又带有希望。作者作为具有前瞻性眼光的环境领导人,他警告说,尽管二十年来有林林总总的国际会谈和协议,但保护地球的努力并没成功。我们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危机并非不可克服。为此,史伯斯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提供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我昨天晚上主持了一台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文艺晚会,它使我浮想联翩。此时我想到的第一句话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第二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今天每一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观点明确,且理论化和系统化,同时还有非常好的题目,我就把我发言的题目定为环境通俗论或通俗环境论。我认为环境问题非常清楚,就是说我们想过好日子,过好日子我们就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发展到六十多亿,如果人口继续增长下去,我们能否继续在地球上生活是我们将要面临的一个严峻  相似文献   

11.
地球的春天     
千回百转,春天的雪又一次静静地飘落在挂满灰尘的枝头,想听那脚步声吗?要把心贴在晶莹的冰上!春天里的地球,一个温暖的家,到处应该是绿意浓浓、活活泼泼的生命,一个世界的思索不会来自于地球之外的上帝的垂青,那日日夜夜源源不断地把营养注入每一个生灵血脉里的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地球!那是一种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活栖』又于她的怀抱里的生命的无私和宽容。因为她生养了我们——所有的一切。步履瞩珊地跟了母亲在宇宙中匆匆走过了几万年的冷冷的岁月,有那么一天,我们突然想说:该回报给母亲点什么。给她一个春天!春天里的…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这对我们每个家庭发出了召唤,要大大提高我们的环境意识。每个家庭,每个工业部门,每个国家都要认识到这一主题的深远意义,对整个地球负有环境责任,爱护地球象爱护家园一样,并真正行动起来,使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美。  相似文献   

13.
环境二字的科学含义,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环境的科学定义呢?这是环境科学界不能不深究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环境学界对环境这个概念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环境地理说认为,所谓环境,就是人类在地球上生息活动的场所。其范围是地球地壳表面和围绕它的一部分大气层。形象地说,就是深度不超过十一公里(太平洋最深处马利亚纳海沟)的一切海洋,高度不超出九公里(世界最高山珠穆朗玛峰)的大陆表面和海岛以及较低的大气层。对环境的这种概念在我国出现最早,但是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这一单从地域间宽、广、高、深的范围来定义环境的观点,已越来越不能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地球是唯一可以乘载人类生命的星球。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已有几百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资源生存、繁衍、发展的,所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近年来,由于人类随心所欲的滥伐林木,破坏水源,污染空气……让原本美丽无瑕的地球母亲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雾霾、赤潮、沙化等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地球母亲给我们一次次亮起了红灯,发出了警告。再长此以往下去,这位母亲将快速老去,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杂志是我们一直订阅的报刊,因为它对学校的环境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改版后的《环境教育》,我们看了很是惊喜,无论是印刷装帧,内容选择,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地球的孩子》的面世,更具有深远的意义,环保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遥祝《环境教育》及《地球的孩子》越办越兴旺!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8,(9):5-5
市场动荡、经济低迷和经济衰退言论历来不利于环境问题。在这种时候,保护地球往往被视为是一种奢侈,是妨碍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一种负担。但今天我们庆祝保护臭氧层日,关于臭氧层的非凡故事告诉我们,这种看法完全是荒诞无稽的。  相似文献   

17.
王小东 《绿叶》2010,(4):11-17
所有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全是由于地球上人太多同时又都想过好日子造成的;人类生存进化的特性,也要求不能生育过多,因此,控制人口绝对必要。但是这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单单只让中国执行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新的世界的治理机构或新的世界治理模式,中国必须发挥相应的领导作用。人类靠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想我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崇尚道德,讲究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对父母,常言报答不完的养育之恩.此说固然不错,然则推而广之,似乎稍嫌狭窄.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整个人类、乃至地球万物,无不来自环境,所谓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真正是从环境中来,在环境中成长生活,死后还要到环境中去,请问此恩大否?然而,有谁说过要报答环境母亲(应比地球母亲更准确)的厚恩呢?  相似文献   

19.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的大事,未来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提高环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保护好一个永续利用的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