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6):4-4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成共识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日前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新闻主题活动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论坛。论坛以“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转型发展的趋势与实践”为议题,关注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迈进,特别是我国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低碳城市发展正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全球共识和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2.
正6月14日,第四届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深圳航都文化公司及深圳市科协出品的《绿·道》等7部"绿色"影片参映,"绿道卫士"志愿者征集启动仪式也同时进行,意在呼吁更多传媒界人士加入绿色传播工作。众所周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超额完成碳强度下降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20%左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美中不足的是,与群众的要求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抓手。我国已开展三批试点工作,在推动低碳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成效,但在落实落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量化低碳城市试点的发展目标并增加其约束性,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纳入生态文明体制中,构建多元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政策评价标准并建立试点退出机制就成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何建坤 《绿叶》2010,(12):48-51
中国面临的资源困境和减排压力,迫使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低碳城市。为此,我们需要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强度,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低碳的交通体系,低碳建筑模式和低碳社会的消费模式,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新兴产业。最终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低碳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建设低碳城市不仅可缓解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还可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总结了英国、日本、丹麦、美国等国家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4,(4):4-4
正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推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李克强强调,去年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但今年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努力走出一条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发展做"加法"的新路子,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尽责。  相似文献   

7.
当前落实《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谈判中,如何体现气候变化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原则,全面、均衡地推进适应、减缓、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各要素的进展,各缔约方仍存在较大分歧。为缩小各国减排承诺与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间的差距,2018年将开展"促进性对话",强化各缔约方的承诺和行动,也面临复杂的博弈形势。中国倡导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全球气候治理新理念,把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走上气候适宜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以实现"发展"与"减碳"的双赢,促进各国加强互惠合作,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内遵循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打造经济、民生、资源、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多方共赢的局面。加强国际务实合作,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与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对接,加强先进能源产业与低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变革、能源与经济低碳转型、互惠共赢国际合作等领域,已经并将继续做出重要贡献,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低碳生产,一个是低碳消费,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6,(9)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是一个全球性议题,如何将这样一个攸关人类生存的大命题与城市居民每个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自然之友在2011-2016年进行了三期的低碳家庭节能改造试验,60多户家庭参与了节能改造活动,尝试了各种适用于家庭的低碳节能方法,积累社区层面的节能减排经验,总结出可推广的"低碳家庭"样本,形成探索通往低碳宜居城市的路径和公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5):4-5
非公经济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共同组织的“联合国一气候变化与企业契约CEO论坛”近日在京举办。论坛主题为调结构、转方式,号召广大非公经济企业要自觉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3,(8):4-4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日前开幕,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来贺信。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  相似文献   

12.
王毅 《绿叶》2008,(8):46-52
探索低碳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低碳道路的核心是:建立经济高效、能源节约、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应该是一条立足于基本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道路,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重点是围绕提高能源效率和构建清洁的能源结构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自人类社会因工业革命的严重环境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催生低碳发展的理念开始,它就成为了在应对气候变化、塑造国际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增长的全新动力。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低碳发展也是促使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未来低碳发展进程将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我国应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提能效,开发新能源和发展低碳技术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帮助社会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发展,创造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以来中国低碳发展进展及政策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已经比较系统地构建起推动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目标体系、规划体系和体制机制,及时开展中国低碳发展进展及政策评估,对于反映政策进展与成效、识别问题与挑战、指导下一阶段的低碳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起包含35个评价指标的中国低碳发展指数,对2010—2018年中国的低碳发展进展和政策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十二五"以来,中国的低碳产业发展进展显著,但二氧化碳排放控排水平、能源领域的低碳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低碳发展政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但低碳发展政策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足,管理体制、制度建设、配套机制均有待完善。本文建议,围绕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低碳发展的政策目标,以碳排放总量管理作为2020年以后我国低碳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有序推动低碳发展配套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管理的信息机制和资金机制建设,抓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增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已发布的低碳发展相关规划、控温方案、低碳试点示范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5.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09,(8):4-4
应对气候变化须尊重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 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论坛领导人会议近日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会后发表的宣言强调,将全力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尊重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需求,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同等重视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方面应符合公平原则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  相似文献   

16.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余音未了,"低碳经济"一下成为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目前,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在国内,"低碳经济"也是风生水起,各地各显神通。那么,低碳面前,安徽又该如何破题?  相似文献   

17.
低碳发展是我国西部城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全新探索,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模式设计是发展低碳城市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综合发展低碳城市的手段和目标,考虑建设的动力和支撑系统,结合低碳城市的关键要素、实施领域和最终效果,设计提出了"六位一体—多元互构—渗透过渡"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六大关键领域:碳汇碳捕捉、能源、产业、交通、建筑和生活等。兰州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对我国西部类似地区发展低碳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进行节能减排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低碳节能的措施,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政治经济视角分析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问题。认为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等概念的背后隐含着重大的政治图谋,即突破气候变化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引导建立利己的全球环境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结合本国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等国情,科学选择低碳经济路径。同时,应联手应对美欧等国提出的"碳关税"措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公民的环境政治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农业作为同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该积极响应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本文概述了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问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并归纳出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主要低碳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