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秦皇岛市"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了雨水收集或入渗回补地下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改善,秦皇岛市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完善相关政策,规范雨洪利用行为;利用经济手段,激励人们自觉利用雨洪资源。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同时城市快速发展建设,不透水下垫面增加,导致城市内涝灾害严重,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基于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地形数据,运用SCS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从雨洪廊道的分析与模拟、雨洪淹没区的范围定位和积水深度确定以及河流水域的安全缓冲区分析3个方面构建上海市静安区雨洪韧性体系,研究雨洪灾害对上海市静安区的影响,选取4个典型积水点,利用AHP-FCE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雨洪韧性评价。在微观层次的积水点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空间类型的雨洪韧性设计策略,将静安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更新与城市内涝的可持续应对措施有效结合,为应对城市内涝问题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某区暴雨径流过程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市雨洪管理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雨洪水带来的危害,针对城市防洪排涝的需要,在分析成都市某区降雨径流规律后,建立了该区暴雨径流模拟的数学模型,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利用雨洪资源。通过对雨洪过程模拟验证表明,模型适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黄俊毅 《环境教育》2015,(Z1):45-46
<正>"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然而,雨洪利用率不足10%,每年1.6万亿立方米淡水白白流入大海,相当于全国全年6200亿立方米用水量的2.6倍。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雨洪资源大量流失,不是因为降雨量明显增多了,而是由于森林湿地调水的功能减弱了。而作为盛雨水的湿地变小了,有水也留不住了。"今年2月2日,第19个世界湿地日活动启动之际,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如是说。湿地是碳汇,又是碳源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立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有31个项目获批立项。由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流域雨洪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6YFC0400900)名列其中,王银堂教授级高工担任该项目负责人。项目国拔经费为3500万元,实施周期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且水资源时程分配不均匀,降水和河川径流60%以上集中在汛期,雨洪利用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一直占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实施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河南粮食核心区北部区域已出现地下水超采情况,南部区域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超采区应采用井灌、渠灌联合运行方式,以及雨洪补源、引黄补源、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利用、节水灌溉等措施,控制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严格控制氮肥施用强度等措施可减轻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负荷。在规划实施中深入研究、跟踪评价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护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虫子 《环境教育》2008,(1):25-26
北京是座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城市,因此北京人十分注意“节水”。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水资源节约得到了广泛的落实,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如雨洪利用、建立污水处理站、充分利用中水(污水经处理后获取的非饮用水)……究竟北京奥运在节水方面有哪些亮点,本刊将为您一一揭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核心理念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梳理,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探究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目的在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雨洪管理先进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的雨洪管理措施都因地制宜地促使城市排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与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洪管理紧密相关。可见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些成功经验对建设海绵城市理论、方向和技术有很深远影响的启示,包括海绵城市的系统性规划、加快"海绵体"建设和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和自然循环的有机结合等,同时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域DEM数据和水文资料,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流域等流时线的绘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判定水流方向,识别和处理洼地,计算水流方向上的汇流时间,并据此绘制了等流时线,为进一步真实反映小流域的汇流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滴道河流域汇流模拟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推求等流时线方法简便,且结果可靠,特别是在缺少实测水文资料的小流域汇流计算中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黑泉水库汇流区的基本特征与生态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国  武玉峰 《青海环境》2002,12(4):149-151
黑泉水库是青海省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西宁市区的重要水源工程,保护汇流区的生态环境是保护水源、水质的关键。从分析黑泉水库汇流区的特征入手,提出了保护汇流区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井江 《绿色视野》2012,(4):46-48
自2009年起,蒋某与佳余等6家化工厂洽商以每吨50元到55元的劳务费负责回收、处理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因回收总量较大,蒋某专门雇佣董某驾驶槽罐车将废酸运输到工业区的某电子厂回收利用。2011年2月开始,蒋某指使董某将共约60吨的工业废酸直接倒入叶兴路一雨水井处,导致废酸从雨水井直接流入河中。  相似文献   

12.
环境新闻     
正联合国报告关注中国"海绵城市"计划联合国在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节水需求,中国近年发起的海绵城市计划旨在回收70%的雨水。"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即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Uif  Lie  林宝法 《自然与资源》1990,26(4):22-27
通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开发不足的资源,如公海中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产量将有大幅度增加的机会,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极大地依赖于应用资源探测和 科学以及适当的技术来保证资源的持续开发,海洋资源利用的最大限量最终取决于海洋的生物生产能力。由于每一单位面积的海洋生产量低于陆地系统的生产量,而且海洋植物一般不能用作人类的食物,而用作食物的大部分海洋动物种属是食肉动物,因此,海产食物在数量上无法与农产品相比。主要的问题是,这类海产食物的生产将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红树林区和珊瑚礁的破坏以及沿岸海区的富营养化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论湖南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洪旱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大任 《四川环境》1996,15(4):11-16
总结了湖南近年洪旱灾害特征,除了气象因素以外,论证了灾害加剧频发的原因是人口激增与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及水利失修等,据此,提了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吉林省雨洪水的收集利用方式进行探讨,对利用雨洪水的新技术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干旱区煤田灭火区生态修复中普遍存在水保措施目的性不强缺乏依据的问题,利用ArcGIS水文组件提取研究区的高程结合降水量数据对灭火区的产汇流情况进行模拟,将研究区划分为六个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分析其差异性得出:Ⅴ、Ⅵ区汇流累积量较大,形成较分散径流较明显的沟渠,而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平均的回流累计栅格数虽小,但径流密度大,径流问距较小,易产生大面积集中的表层土壤侵蚀.针对区域不同的水文情况,得出有区别的水保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看,水运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库区水位将明显抬高,因此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库区支流水运资源,响应国家提倡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借鉴国内外内河水运资源利用的经验,指出支流航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促进三峡库区水运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物质,四川植物种质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居重要地位。在分析四川种质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积极开展四川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大力开展植物种质资源及其保存和利用现状的全面调查,摸清家底,逐步建立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植物种质资源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加强植物种质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搭建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亚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共同发展战略。它将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当前最新的一种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SWOT分析方法对三亚市旅游资源概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来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自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以来,全国掀起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热潮。目前,国内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此大背景下,从低影响开发、雨洪调蓄系统、控制指标以及在城市洪涝灾害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在认识上的误区,以期对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