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江襄阳段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以汉江襄阳段生态旅游开发为例,运用SWOT分析,在对该区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把开发格局确定为“一心、二带、西区、六点”.提出开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在该流域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汉水文化、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精品、区域联动、科学管理,才能将本流域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襄阳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为了解决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中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选择保护性模式,并根据中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结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色开发模式,达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白城市以湿地生态、风电景观、民俗风情和草原风光四大旅游资源为主,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较高、区位优势明显,与邻近区域的旅游资源构成互补,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旅游季节性明显,因此白城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立足于白城市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联系当前旅游业发展实际,对白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看法,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白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阿尼玛卿雪山地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性强,具有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通过对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状况、优势和制约因素的研究,提出生态游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生态建造、生态营销等构想,是对脆弱生态区域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一种有效尝试,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统一,使该地区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借鉴四川卧龙、成都熊猫基地、王朗、唐家河等自然保护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爱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129-1130,1135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是监测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效果的理论基础。以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憩费用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游憩总价值。这些结果可为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管理决策和旅游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永春牛姆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其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春牛姆林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被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努力发挥优势,消除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大牛姆林”旅游格局和“闽南金三角”大旅游格局,体现“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旅游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的兴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欲,也适应了全球迫切需要改变生态危机的形势.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可以采用"一村一品"的形式进行包装.三峡库区是一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开发"一村一品"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时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这种矛盾在自然保护区中的体现尤为明显.世界11%的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作为 "世界重要湿地"的成员单位、国家级林业科普基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新疆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否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论证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得出该区域目前尚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期准备阶段,生态环境是其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其发展必须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生态旅游业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人文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宏观管理、发展观念、旅游开发以及生态文明素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开展教育培训,转变发展观念,强化公众参与,创新发展机制等措施发展生态旅游,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粤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山区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民俗风情浓郁,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在分析生态旅游开发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粤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构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塑造系列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精品、打造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区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以期实现粤北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资源定量评价的结果显示,湿地旅游资源价值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最大,表明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重要性.通过SWOT分析,显示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一定优势,虽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但可通过湿地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武汉市湖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选取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和12个项目指标,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四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各景区打分,并进行分级,最后确定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是湖泊湿地自然风光和渔乡风情。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我国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质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淮南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与经济转型的挑战,而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淮南市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淮南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淮南发展工业旅游的设想,为逐渐提升淮南旅游经济竞争力和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海岛旅游凭借其独特魅力成为当今旅游热点.长海县作为海岛县,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海岛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于长海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运用SWOT模式对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海岛开发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光生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6):374-375,378
本文分析了皖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提出了组建皖南生态旅游开发联合体,加强区域旅游形象建议和宣传促销工作,精心设计生态旅游路线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定位及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但拥有旅游资源并不等于就拥有旅游产品,旅游资源要成为旅游产品,还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形象设计、加工和再创造。伊犁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世所罕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以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源为基础,塑造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保护旅游区环境是新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旅游景点类型可分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文化古迹、历史文化纪念遗址及其它旅游等5种。依各类型景点特点,保护其生态环境,科学地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各类景点的优势作用并持续发展新疆旅游业。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该区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以生态旅游为指导。该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开发生态旅游具有类型多样、功能齐全、有利于组合开发的资源优势;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为其提供了政策优势,同时该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开发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国际、国内及区域市场前景,提出了在该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