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及其分级——以皖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量实地调查资料,以皖南地区为例,就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及分级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同时较客观地揭示了皖南旅游资源的质量价值,为皖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摆脱贫困问题和亟待社会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旅游可发挥调和作用,将三者从相对独立的社会问题转变为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三种新业态。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三者内在联系紧密且均为旅游发展大势,融合条件良好。在分析养老型生态乡村旅游地的内涵后,论证了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三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我国养老型生态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黑龙江垦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论述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加速黑龙江垦区开展生态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4.
四川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的历史机遇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省面临着西部大开发和假日经济等历史机遇.从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庞大的生态旅游市场及政府的高度重视等角度分析了四川省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生态旅游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并以加入WTO为背景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入世后推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定位及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但拥有旅游资源并不等于就拥有旅游产品,旅游资源要成为旅游产品,还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形象设计、加工和再创造。伊犁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世所罕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以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源为基础,塑造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绿色视野》2010,(8):35-39
<正>自从1995年我国首次倡导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以来,作为一种回归自然的可持续旅游模式,生态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然而,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却呈现诸如"一拥而上"等问题,出现了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扭曲了生态旅游的原本内涵。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是发展生态旅游的评价前提,对生态旅游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其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以此对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游客管理进行有效调控。采用实地调查法,以旅游资源空间数量、游道长度等作为衡量指标,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分别对对森林型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陵源杨家界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瞬时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和不同季节空间承载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景区旅游空间承载力夏半年为15000人/d,冬半年为10240人/d,年均承载量为468.6万人次。以上结果可为杨家界景区生态旅游规划及景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蓬莱的滨海旅游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龙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3):271-272,F003
从蓬莱海洋自然资源、海洋人文景观、海洋文化信仰几方面对蓬莱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蓬莱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从沙滩旅游、海洋生物生态旅游、海洋旅游纪念品、海洋历史事件开发的角度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西部生态旅游模式的市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中国名山资源的23%都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我国正在西部实施可持续战略,发展生态旅游模式正顺应了这一战略。作者对在西部建立生态旅游的要素市场、国内外游客市场、资金市场进行了考察研究,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赂,论证了生态旅游在西部的市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大邑县生态示范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旅游的开发是生态示范区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模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大邑县生态示范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生态示范区的影响,以及生态旅游优势,提出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特点,探讨了开发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根据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构建了包括资源价值、景点模式与旅游条件在内的3个评价综合层、10个项目层和11个因子层所组成的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审视。评价结果显示,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为世界级,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异条件。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作者运用网络测度指标对河北省太行山区一森林生态旅游区内的景区网络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选用中位点法对景区内服务设施选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为了解决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中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选择保护性模式,并根据中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结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色开发模式,达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光生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4):244-245,249
本文对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要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编制各级生态旅游规划,建立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以及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增长,休闲旅游消费日益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消费构成。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内部休闲客源,提升都市圈及内部城市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和旅游发展状况、休闲旅游发展条件、休闲旅游需求变化及开发潜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休闲地开发布局及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海岛作为“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被大规模开发,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海岛生态旅游也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协调海岛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能值理论对海岛生态旅游系统进行研究,构建海岛生态旅游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定量分析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综合状况,为海岛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经济活动的评估提供客观标准,并为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湘西地区旅游的兴起,提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通过深入湘西地区实地调研,根据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分析了湘西地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甘肃自然保护区因其资源的原生性和独特性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其景观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结果表明,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据此对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的目标定位、强化科学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加强合作、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突出品牌特色、发展高端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