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调查南京城市森林游憩者的基础上,以森林价值取向为预测变量,对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市民的森林价值取向包括生态取向、健康取向、文化取向、产品取向和消极取向五种类型;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则包括基本需求、拓展需求和个性需求三个层次.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对森林资源持“健康”、“文化”和“生态”价值取向的市民对森林游憩的“基本服务”需求明显,更重视森林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而持有“产品”和“消极”取向的市民,则希望森林游憩地能提供更多“拓展”和“个性”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引导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紫金山景区环山绿道的骑行游憩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游憩者景区感知形象和游憩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憩者对景区形象的感知以游憩特色和森林形象最深刻,在游憩满意度方面对自然环境和游憩效益评价最高,景区整体形象对游憩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景区形象中的骑行因素和形象因素对特定游憩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区形象建设和绿道游憩活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市游憩绿地存在的空间分布不均匀、设计不完善、疏于管理、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出发,提出了从宏观调控、游憩绿地设计、管理、法制、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投入角度发展海港区城市游憩绿地的对策,从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城市游憩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城市化趋势,使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吸引的中心.城市游憩商业区作为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介绍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都城市RBD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郊野游憩资源开发背景下的上海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郊野森林为研究对象,共选择森林样地64个,通过解译判读2000年、2006年和2012年的相航空遥感影像,分析了上海郊野森林12年来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始终是上海郊野森林的主体景观类型,且林地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其他各景观类型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不同程度的增减;非林地景观类型的主要转出类型均为林地,且主要发生在新建的外环林地、外环公园和森林公园区域;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减弱,景观异质性下降,景观优势度和连接性增加,景观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城市游憩公园是非赢利性的大众休闲场所,较少重视内部解说系统建设,使其中遗产型城市游憩公园面临文化被遗忘的境地.通过构建遗产型城市游憩公园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动力模型,并在前人理论基础上,提出自导式解说系统内部要素构成分析和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分类.行之有效的自导式解说系统是挽救遗产型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借鉴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庐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庐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总价值约为114221.26万元/a.其中,直接经济价值70855万元/a,占总价值的62.03%;生态价值为43357.26万元/a,占总价值的37.97%.此外,庐山的景观游憩价值63600万元/a,占总价值的55.68%,在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开发,一方面体现在森林生态功能的保护开发,另一方面要促进生态系统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型公园是户外游憩活动影响最集中的一个区域,特别是践踏的影响表现最为明显。对芜湖市赭山生态型城市公园的19条游憩路径进行了调查,路径总长度达3123m。分析了户外游憩活动践踏造成的影响,得出了不同的旅游路径对践踏所引起的路面变宽、植物根系暴露、多路径和路面损伤是不同的,土质路面游道受到践踏影响的程度最大,石板路面游道次之,水泥路面相对最小。城市生态型公园的道路系统建设应该适应游客的游憩需求,减少践踏对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化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方法,对其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别游憩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2)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总体是以城关区段为"单核心"的集聚空间结构,不同行政区游憩资源分布集聚度不同,东段游憩资源分布呈片区密集状分布,西段游憩资源则为组团离散状分布。(3)4类游憩资源区域分异:自然风光类和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为资源主导型分布模式,休闲健身类游憩资源因受到政策引导和规划建设而呈相对均匀分布态,购物餐饮类游憩资源则为市场主导型集聚分布在城市繁华商圈中。  相似文献   

10.
盆地包括以山地、高原为主的盆边区域和以平原或少量缓坡、丘峰分布为主的盆底区域。云南是个多山的省份,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盆地区域尤其是盆底区域,盆地人口密集,是云南省主要的经济文化发展要地和农业生产基地。选取生态意义较明显的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对滇东南峰林峰丛区主要盆地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盆地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盆地景观系统可分为平坝区、盆地边缘山麓带和盆地边缘山坡带三种景观亚系统类型,每一种景观系统都有多种景观要素构成,且因所处地貌不同而差异显著。盆地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景观所占的比例最大,平均值最高,其次是森林、草地和人造地表。八宝、广南、丘北、曰者和珠琳盆地景观优势度指数大,景观破碎度指数小,盆地生态环境质量高。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环境之间相关性较大,其中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指数呈正相关,景观破碎度与生态环境指数呈负相关,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正确认识城市森林的价值是搞好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森林的研究方向,论述了城市森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王庆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03-705,743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斑块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它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的发展态势。研究了游憩斑块空间结构方面的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斑块的宏观特征,发现旅游投资及游客流动的规律,更有助于把握斑块、廊道与基质三者的关系。从类型、等级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长春郊区游憩斑块的空间结构,提出了斑块优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个城市的景观风格是该城市有形和无形环境的综合体现,是城市自然空间环境、城市文化内涵、民风民俗、建筑、古迹等城市构成要素的总和。从旅游发展的角度,通过对青神县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山水城市空间环境、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其县城景观风格定位为“山水园林城市”的设想,并围绕突出“山、水、城、文化”等城市特色景观构成要素提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牛乐德  洪亮  张文翔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56-58,96,F0002
以Landsat-7 ETM+为数据源,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北部进行森林景观分类及其景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针叶林为主要森林景观,阔叶混交林的形状结构较为松散,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严重,人为干扰强烈。因此,需加强森林保护,减少人为干扰,防止景观破碎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市郊区1995—2015年游憩节点和路网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GIS分析、空间句法和可达性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城市郊区游憩空间路网格局与可达性格局。研究发现:(1)南京市郊区在最近20年内整体连接度不断提升,全局集成度提升明显,但区域整体集成能力不高,局部集成度处于中等水平,高速公路为集成核的主要轴线。(2)南京市郊区空间智能性水平较差,空间整合行为和整合度间无相关性或相关性较低,游憩者很难通过局部可达性观察判断整体空间可达性,各类游憩节点与路网的空间耦合性差异较大。(3)南京市郊区游憩节点整体可达性不断优化,游憩节点可达性在0.5h以内的面积占比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视角,在分析矿区废弃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计量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问题。结合矿区废弃地的相关特点,对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中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具体指标进行了筛选。通过研究,选出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水土、游憩效益5个具体效益价值计量指标,为今后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选取干旱区典型的绿洲城市新疆奎屯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其宜居程度;并选取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类2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2006-2012年的宜居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从环境怡人性、生活便宜性、居住安全感、居住归属感四个方面21个指标,对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生活环境质量、自然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奎屯市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宜居程度不高,但呈增长态势;在人居环境满意度因子中,城市生态环境等指标,居民的满意率不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迅速,作为新疆特大城市的乌鲁木齐市目前也已形成环城游憩带的雏形。乌鲁木齐市地处偏远,民族众多,近300万乌鲁木齐市民的休闲与旅游需求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其研究意义重大。采用2003年国家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标准对乌鲁木齐市环城周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评价分析后发现,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优质资源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均衡,可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提供较好的资源优势。研究结果既能够促进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可为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发展环城游憩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安徽省六安市为样区,提出了欠发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构成以及评价模式和方法。其中,指标体系共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分类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系统构建了39个单项指标,依据六安市2005年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其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验证结果科学可行,可为同类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翠 《四川环境》2023,(1):142-150
绿道已经由初期的游憩路径发展为多功能网络,因此从多目标出发开展适宜性评价对绿道网络选线以及谋划绿道场景营造路径有着重要意义。以溧阳市为例,探索了多重目标下绿道选线的规划方法,在生态保护和景观游憩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上,加权叠加得到多目标下的综合适宜性评估结果,并结合全域优势资源点位空间分布,构建形成市级、区级两级绿道网络体系。其中,市级绿道主要依托森林廊道、溧阳琴廊及1号公路形成,串联市级以上资源,区级绿道主要依托主干道路及河流,串联区级以上优势资源,从五大方面提出了以绿道为载体进行场景营造的规划路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其他城市绿道网络规划有一定借鉴意义,对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品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