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源和风险终点进行识别。运用AHP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14个指标变量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最终评价得分属"较高风险"区间,指标层中的固体污染、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不合理利用、土地沙漠化等风险比其他风险更高,是更加需要防范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风险管理对策与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专项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海岛旅游开发活动渐次兴起。海岛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由于海岛远离大陆,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程度低、稳定性差、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有必要对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特点,包括海岛旅游开发的优势、制约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定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源,提出海岛旅游开发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坝上、燕山、太行山等地区是区域水源的主要发源地,同样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对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规划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风险理论,从矿产资源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入手,分析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以此识别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和较高发区。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与燕山、太行山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坝上高原风沙防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存在空间重叠,规模性的矿产开发会对区域内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构成持续性影响;高海拔地区的高强度开矿同样会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天津市滨海区,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邯郸市武安市等市县因密集分布了已有的矿产开发企业,并囊括了近期矿产资源开发的众多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的遗留性问题也比较突出,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在生态影响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空间差异性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有效防止旅游资源开发不当所带来生态的破坏的重要手段,进而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探讨,对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指标确定及评价结论贯彻执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发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可丰富青海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在分析与评价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以优先保护生态与适度开发旅游为原则,科学制定旅游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加强旅游景区体系建设,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严格保护旅游生态环境,鼓励社区参与峡谷区域的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如果规划得当、管理科学,应该是一条可行的生态改良和发展经济的道路。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层面提出旅游开发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山地景区旅游安全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对游客旅游安全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危岩体、滚石等的监测与治理;按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该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等级属于较高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成果能为类似景区风险评价中指标选取和风险程度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砂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何对其开发所引起的土地资源占用及影响、水资源消耗、尾矿及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做出有效预警,进而有针对性地控制生态环境风险因素,是油砂大规模产业化开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分析油砂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为预警总指数及单指标分别设计预警区间,最终构建油砂开发环境预警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可对油砂开发生态环境的总体风险水平及其中突出问题的严重程度做出有效预警,有助于保障油砂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鉴于湿地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所处困境,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论述了湿地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生态监测体系尚未建立。文章在分析我国湿地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地资源开发可持续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理论,研究了开展湿地资源开发可持续EIA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带来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日益凸显.本文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在风险管控中的缺失问题,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土壤污染的风险研究发展成果,按照土壤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分别进行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管理实践的总结与评述.文章着重指出: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在生态系统水平及区域流域尺度上缺失,评价方法未能与污染物存在形态完全匹配,评价指标还不能覆盖大部分重金属和有机物,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还没有实现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以朱德故居纪念园的环境保护规划为实例,分析了朱德故居纪念园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负面影响,旅游活动引起的环境恶化,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忽视人文生态保护。提出了针对农村纪念性景园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综合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态养生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休闲养生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国人对康体保健旅游产品需求和生态养生旅游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开发前景极为广阔,但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在分析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市场的基础上,探究其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评价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对研究发展过程、主要研究进展过程、取得成果与借鉴意义方面进行了整理。根据国内及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可知,从开始研究至现在主要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考虑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动态协调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及未来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环境库兹涅茨理论、EKC曲线方面的研究,即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与生态环境的变换关系呈"U"型。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重点产业开发区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风险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但目前,新疆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风险监控技术体系,环境风险监控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对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各类重点产业进行风险识别,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了生态环境风险监控框架,旨在为新疆重点产业生态风险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景区草地与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湖草地、湿地是青海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青海湖其它资源的重要载体,均为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当地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青海湖景区草地、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环湖旅游开发中草地、湿地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大都市的建立和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也更加受到重视。构建了由资源、经济设施、生态环境、文化心理及社会管理组成的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区域差异,提出了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建议。结果表明,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即将达到饱和;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其限制性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今后应加强旅游规划来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克服或回避限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旅游计划,加强区域统筹安排和生态规划,进行合理的旅游分流,实现旅游人数的区域调控,从而提升旅游环境的承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素有"中国东海明珠"之称的浙江和台湾两地,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海洋旅游发展基础,逐渐成长为中国海洋旅游的国际目的地。梳理国内外对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等方面研究发现:1浙江、台湾两地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但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差异很大;2台湾在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时更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倡导永续生态文化旅游模式;3两地的海洋旅游开发正热,但都未深入开发,多停留在"观光"阶段。分析了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合作优势、现状与困境,探讨浙江、台湾两地开展海洋旅游合作新路径与政策机制创新,提出浙、台两地海洋旅游发展的优化合作环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尤其是像稻城亚丁这样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域,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客观上必然要求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设计时对旅游开发强度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负荷做慎重考虑.在对稻城亚丁旅游资源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对其旅游环境承载量进行测量,针对测算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剖析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人工自然化模式和生态自然化模式。分析认为,人工自然化仍是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主导模式,而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生态自然化开发模式才是实现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生态占用指数方法,以青海省海北州藏族自治州为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海北州旅游生态足迹中,旅游餐饮、购物和交通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49.40%、23.81%、22.04%;海北州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5360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0.00841hm2/人,旅游生态占用指数为0.0157。表明海北州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旅游生态系统是安全的,旅游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并提出了促进海北州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