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上海环保局行政审批系统采用流程控制和数据传输交换技术,构建了申报系统、审批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跟踪监控系统四部分,实现了包括建设项目环评、固废、辐射等15项行政审批和23项非行政审批事项的“一口受理、一办到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外网申报、内网审批,实现了环保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和审批全过程公开透明,实现了“便民审批”、“高效审批”、“阳光审批”。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二十年以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制度共同筑牢了生态环境准入的防线,但也出现了管理边界不清晰、管理成效体现不足、制度联动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典型规划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项制度各自发挥的作用,调研部分地区管理实践,提出优化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的对策建议:一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发挥宏观引领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指导性规划同步研究、同期发布;二是规划环评应进一步筑牢“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上收部分规划环评的审查权限,提升规划环评文件质量,强化环评要求落实情况监督;三是项目环评应在生态环境准入制度体系中进一步优化简化,对环境影响可控、环保措施成熟的建设项目,可推动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进一步强化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度整合发挥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应着力回归环评本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评倍受关注,主要因为其作为环保部门的最大权力,不仅没有起到预防污染发生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些不正当利益输送的通道。本文从回顾环评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剖析环保部门、建设单位或规划编制机关、环评机构在环评中的相互关系入手,试图回答“作为环保部门最大权力为什么预防不住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认为,应以促进环评回归其本质作为环评制度改革的目标,按“环评脱钩→环评审批→环境违法严惩→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优先顺序,全面推进环评制度改革;环评脱钩是环评制度改革的切入点或起点;环评制度改革须抓住“如何防止环评及干预环评的任性权力”这一关键点,即环评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应是环评审批;以信息公开、社会监督确保事中有效监督,确保公众环境权益、强化污染者的损害担责,倒逼环评回归其本质;以法治和社会监督防止环评及干预环评的权力任性。  相似文献   

4.
环评有效性问题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环评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环评在环评启动时间、建设项目分类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环评报告内容和结论、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环评启动时间、环评报告审批与稽查分离、环评机构和环评工程师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的专业化程度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无论在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过程中,都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一些项目的盲目建设,对建设项目起到了“参谋”作用。但从高层次的要求来看,我们现行的环评制度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些建设项目的环评缺乏公正性、客观性,受拟建项目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影响和干预较多,“关系环评”、“奉命环评”,唯其意图是从,以求通过审批关,使环评成为上项目的“通行证”。2.…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76.6%8月30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改善,2019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76.6%,比2012年增加12.9个百分点。特别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8份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2020年第一季度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工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此次复核的环评文件共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审批部门审批的101份建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引导环评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环评机构在行政审批中的作用,是当前亟待破解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环评机构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引导和发挥环评机构在行政审批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要闻     
《环境教育》2013,(12):5-5
环保部下放25项环评审批权限 环境保护部12月10日通报,下放共25项环评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类和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如分布式燃气发电、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扩建民用机场等。同时,环境保护部将继续保留产能过剩项目、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对生态影响突出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简政放权的背景下,近几年部分省市尝试将备案管理引入到环评审批中,此举是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尝试。文章在介绍备案概念和来源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南、深圳、青岛等省市在环评备案实施中的做法,分析了其在备案范围、方式、程序、后续监管等方面的特征,并结合目前行政体制改革背景和环评审批、监管特点等,提出了环评备案制度推广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5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其主要原则和工作目标如下。主要原则坚持与相关重大改革任务相统筹。与排污许可制相融合,实现制度关联、目标措施一体。适应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调整优化分级审批和监管职责。落实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统筹"放管服"。坚持构建全链条无缝衔接预防体系。明确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定位、功能、相互关系和工作机制。战略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备案制来源于投资管理体系,与审批制存在明显差异,因存在法律障碍,在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中存在不适用性,但备案制的精髓在于与部分建设项目的环评行政许可特点相契合,因此,可以将备案制的思想与做法应用于环评审批改革。可通过环保部门公布纳入备案管理项目范围和备案条件,建设单位提交备案材料,强化环境监管、强化政府部门间联动和提倡社会监督等措施予以控制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备案制。  相似文献   

12.
3月6日,王林溪副厅长一行到吉林市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相关问题的对接工作。吉林市各县(区)环保局以及部分项目建设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对接会议。会上,王林溪副厅长一行对吉林市需要省环保厅审批的42个重点项目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2,(10):4-5
设立“全国低碳日”;加快基础设施项目环评审批;环境卫星应用系统工程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工业园区环保审批部门的规划环评相关决策能力,促进工业园区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ETL和Web GIS的多个工业园区环评全过程监管方法。该方法将试点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成果的文字描述、技术指标、图形图廓等,采用空间ETL的方式从环评报告书清洗、抽取出环评数据,在数据库设计上结合时空数据实现历史数据的管理,以统一的最新可视化编程平台技术,实现了基于Web GIS的多个园区环评数据和图形数据的互联网方式共享共通,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两个试点工业园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工作将应用到更多工业园区,并与生态环境大数据、模式库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李玲 《绿色视野》2010,(12):37-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它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初步确立了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环评的规定审查主体、审查程序及规划编制机关、审批机关、环保部门、社会公众等各方的权利义务,使规划编制、审批与规划环评之间的强制性制约机制更加健全有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5,(4):1
<正>今年2月9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向环保部通报了专项巡视情况。专项巡视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其中包括: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背后隐藏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把关不严、批而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审查的通过率和环评技术评估的质量、效率,以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9~2013年间组织技术审查中172个未通过技术审查的项目为分析对象,指出制约建设项目通过环评技术审查的6大因素: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不符合规划及规划环评相关要求;选址、选线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不符合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要求;环评报告编制质量不合格;公众参与不满足相关要求。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和管理部门3个层面,提出强化建设单位责任意识、及时引入环保咨询、强化环评单位与环保主管部门的沟通、建立环评机构退出机制、制定环评技术审查要点、建立数据库等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史春 《环境教育》2011,(11):62-62
建议政府要尽快设立农村环保机构。严格规模化养殖场环评审批,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防止新污染的产生。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民间视线     
霍伟亚 《绿叶》2012,(9):111-114
环评制度改革再起步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环保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环评制度亟须完善,为此环保部将采取多种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推动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法》,实行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2015年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全部完成脱钩改制,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另据《财经》杂志报道,针对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环保部正在研讨增加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部分的权重。"先界定利益相关人,比如下风向的一定范围、水源下游的居民等等,然后强制规定这些利益相关人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人在环评阶段被征求意见。"该报道中,一位接近环保部的人士说。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作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重要手段,有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项目环评、规划环评,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政策)评估的环评体系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体系,但是全链条环评管理在制度联动、衔接融合和管理闭环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制度体系,须加快构建功能定位明确、责任边界清晰、衔接关系顺畅的全链条环评体系;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评管理、排污许可等制度之间“四联动、三融合、两闭环”的基本模式。建议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管理制度顶层设计,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深化政策创新试点,强化能力建设,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