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因子分析法整合出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量化各地级市的指标得分,同时运用聚类分析从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和平衡度三个维度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进行物流发展的综合分析。通过引入引力模型,测算出辽宁省各地级市之间的物流联系度。根据物流联系度和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建议以沈阳、大连、锦州为核心区域构建物流圈网络布局,以促进辽宁省各地区物流业的供给与需求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环境物流定义,提出环境物流部门是联系生产部门和新产品生产部门纽带的观点,利用投入产出矩阵思想,构建环境物流的投入产出模型。以2010年《辽宁省统计年鉴》和2007年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有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环境物流投入产出模型,估算并分析了辽宁省2007年环境物流的投入产出表。结果表明,发展环境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港口物流的发展及演化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港I口物流的发展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近25年上海港口物流的发展演化状况进行了定量测度,港口物流发展综合指数的计算显示,其发展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①港口物流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②港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上述状况的形成是体制及政策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支撑、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周围港口竞争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展望了上海港口物流未来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省44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涉及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15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测算指标体系,应用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模型对2011年辽宁省县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测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县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普遍较低,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县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均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辽宁中部和东南沿海县域高于北部、西北部县域的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同一个县域内也存在不协调现象,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不一致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1):F0002-F0002
辽宁省环保集团辐洁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为辽宁省环保集团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300万元,在职员工近百人。辐洁公司成立近20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以涉核环保咨询业务为龙头,逐步发展成为业务遍及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拥有较强资质、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环保综合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6.
研究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对实现辽宁省城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概况与综合绩效内涵,采用AHP法、功效函数、模糊综合评判法验证。结果表明:①2001—2010年,辽宁省及14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都在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同;②辽宁省域经济投入产出和社会经济发展绩效逐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绩效从2007年起呈下降趋势;③城市功能定位、区位资源与产业结构是促使各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时空分异的重要驱动因素,提出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内廊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延伸区域,内廊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污染,是建筑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用多功能辐射测量仪对不同地域的高层建筑内廊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强度进行监测,经分析发现了辐射强度随楼层变化的规律:高层建筑地下室天然辐射强度通常低于室外地面和地上首层;首层天然辐射强度与室外没有确定的高低关系;首层以上天然辐射强度在低温时段随楼层升高呈降低趋势,在高温时段随楼层升高呈先降后升趋势。这些规律的形成与高层建筑施工、材料、通风、温度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建设物流强国,必须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打造物流产业生态圈是必由之路。结合物流业发展面临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呈现出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特征。基于共享价值的视角,借鉴共享经济服务框架,从战略、流程/活动、系统三个维度构筑物流产业生态圈,提出明确定位、加强政府引导,整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锐意创新、强化专业技术支撑,协同联动、推动多业融合发展,深化改革、优化生态圈环境等管理创新建议。以GS物流平台为例,从创新物流服务的角度,基于战略、流程/活动和系统维度分析GS物流产业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辽宁北方环保集团是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全资控股的国有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环保行业综合技术服务为宗旨,以工业点源、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固废处置以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环保服务集团。集团将产、学、研、用有机地结合,集科研、投资、建设、运营、设备制造于一体,业务覆盖环保行业所有领域。下辖八个直属部门、五个事业部、五个全资控股公司以及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气田企业天然气产品节能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现有国内外节能量计算方法,遵循国家标准中节能量计算的基本原则,按照能量物流平衡原理,考虑气田产量自然递减等因素对气田企业综合能耗的影响,对国家标准中的企业产品节能量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符合气田生产特点和气田节能实际的气田企业天然气产品节能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间相互作用模型,将辽宁省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①全省整体集聚和辐射作用较强,现已形成"沈阳—大连"双强局面和"沈阳—阜新"两极分化现象;②城市内部产业各部门分配差异较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③大部分城市的对外综合服务能力与总体经济实力两者之间不协调统一;④空间结构分布上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结构。  相似文献   

12.
物流业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物流业将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态位理论提出"物流生态位"的概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生态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模型,通过建立城市物流发展竞争力的生态位评价指标维度,对环渤海经济圈10个典型城市的物流发展的相互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分离和生态位共生,提出各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选取12项指标构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搜集了我国沿海11个地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原始数据共363个,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11个地区在3个年份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及排名,旨在对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探讨了辽宁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提取工业大宗物资铁路物流网络特征,从物流网络流动格局、节点特征和运输轴线3个方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考虑流入—流出双向性的工业大宗物资铁路物流网络特征分析体系,并以云南省为例,利用云南省工业大宗物资的铁路货运全OD数据透视该省煤、金矿、钢铁、石油、化工等5类工业大宗物资铁路物流网络的组织结构、空间运输联系、网络节点和主要通道。结果表明:云南省5类工业大宗物资物流网络组织均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特性,网络整体呈现放射状,形成明显的集聚少核的空间分布格局,运输走向"廊道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主导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出发,结合影响主导因素选择的研究区概况,对反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人口综合评价,反应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重要性,反应国土空间开发条件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环境容量、自然灾害危害性等多个主导因素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城市发展结构的基础上,将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理论应用到城市化发展各主体及其协调关系分析上,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城市树"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14个省辖市为例,构建灰色关联结构矩阵,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目标排序。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大连、沈阳的关联度最高,朝阳的关联度最低;城市内部经济、基础设施、生态平衡、城乡统筹和资源安全发展失衡。实例分析得出"城市树"模型科学合理,为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变异系数、集中化指数、泰尔指数、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综合公平程度总体较低,影响辽宁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历史因素、经济发展与布局、消费水平、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和制度政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长期偏重制造业发展,但物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省制造业的发展。以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为基础,探讨了辽宁物流产业创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与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辽宁区域物流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从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影响的范围、影响可恢复性、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关注度等5个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5个因素的权重,对各污染因子进行分级定量打分,综合得分高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相似文献   

20.
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灿  李永  李嘉 《四川环境》2011,30(2):71-75
湖泊健康评价是进行湖泊监测和管理的基础。丰富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指出其应当考虑湖泊的各种服务功能。以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为基础,构建了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给出16个综合评价指标及各指标评分方法。以四川大学明远湖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其进行健康评价,得出健康综合指数为3.55,表明整个湖泊处于"较健康"状态,分析了影响湖泊健康状态的疾病因子及湖泊的生态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