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关于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的研究更是旅游界以及各级政府、旅游规划部门等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综述以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的评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项目带动型、市场推动型、政策主动型、区域联动型等六类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并以安徽省会经济圈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市场分类研究及其意义--以汕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旅游市场分类法,通过对旅游流、旅游市场细分和旅游者行为等方面分析,以及对汕头市旅游市场的实证研究,作者初步认证了旅游市场分类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分城市旅游者与景点旅游者两类市场,对比这两类市场旅游者的空间结构、出游目的结构、时间分配结构的差异,对分析汕头旅游发展的主导旅游吸引、旅游需求趋势和需求预测以及确定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制定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不同的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此,在众多乡村旅游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四种动力:核心景区驱动力、资源内生动力、城镇促动力、交通促动力.然后,选取黄山市乡村对这四种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以此验证四种动力的现实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1999年以来我国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进行述评.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循环经济研究、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研究以及旅游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等方面.探讨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动力、特征及其效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洪娟  汪德根  程久苗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78-480,F0003
自驾车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论述了旅游组织方式的发展规律、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汽车业发展、交通设施发展以及灵活的价格机制是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旅游消费和空间流动规律等方面阐述了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分析了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自驾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山地旅游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山地旅游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山地旅游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和波动探索阶段,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理论研究范式尚未形成,定量研究较少;基于游客视角及山地旅游的动力机制、旅游效应等深层次研究不多;研究地域相对集中,对太行山、大别山等集中连片山区的旅游研究等关注不足。今后应关注和重视理论范式构建,加强多学科融合开展综合研究,拓展研究地域,在山地旅游扶贫、山地文化旅游、气候变化对山地旅游的影响等方面拓宽和加深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我国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强  庞容  代富强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5):634-637,592,64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度是衡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依据,因此对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度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性及其演化进行分析,构建了能较全面反映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协调性的两大指标系统,并采用协调度的计算模型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0年的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的协调性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协调性的差异普遍存在;从协调性的区域空间分布来看,近10年我国旅游产业与环境协调性较高的区域呈聚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区域旅游与交通要素不断集聚、扩散和重组,必将引起旅游开发轴线的革新和交通空间结构的演变。本研究对中老铁路与沿线边境旅游协同发展的内部逻辑、动力要素和发展困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产业协同发展的演进目标和实践路径。研究发现:中老铁路与沿线边境旅游发展有其内部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动力来源来看,出口贸易带动力、消费需求拉动力、国家政策推动力和信息技术支撑力是两者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就掣肘因素来看,两者协同发展受到宏观政策环境、中观市场因素、微观机制制定等因素的制约。对此,要改善发展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改革发展引擎、巩固发展基础,为中老铁路与沿线边境旅游构建“市场驱动、持续协同、多元互通”的协同发展格局助力。  相似文献   

9.
国外会展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外会展旅游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会展旅游以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关注.从会议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三方面对外国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会议旅游主要从会议旅游概念、会议参加者、会议策划者、会议目的地、会议组织机构和会议旅游影响等角度研究;奖励旅游主要从含义、奖励回报系统的概念结构以及对管理者的启示等方面分析;节事旅游主要从节事产品的特点和类型、节事动机、节事组织者和节事影响几方面研究.最后,总结国外会展旅游成功的发展经验,得出有益于我国发展会展旅游、建设会展城市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古建筑旅游是目前我国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是我国古建筑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科学保护的核心问题。从旅游学角度研究古建筑的保护及其发展,首先对古建筑的旅游认识进行了阐述,剖析了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以期能“延年益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生态效率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内涵维度、测度方法、时空格局演化、影响因素、提升策略等方面归纳了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的主要议题。综合来看,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对象逐步延伸,研究的本土化特征明显,研究内容转向多元主题,研究方法实证取向鲜明。结合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多要素集成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地理时空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驱动机制的系统阐释等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丁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6):569-570,562
旅游城镇化是指发展旅游业的地区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食宿、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服务,使生产、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与居民大量在此聚集,逐渐形成具有明显职能特色的城镇的过程。分析旅游城镇化现象产生的动力机制是旅游城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九华山为例,分析了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内外多维动力系统,并结合九华山独特的佛教旅游地特征,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九华山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2008—2019年四川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总结了各市(州)的发展类型,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攀枝花乡村振兴发展缓慢,成都、阿坝州、宜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心。②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呈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以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为主,呈东南低、北部高的空间格局。③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数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等是影响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空间集聚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旅游业集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发挥。运用变异系数、空间集聚指数分析了我国旅游业集聚化水平及演化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集聚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中心,空间形态呈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阶梯式空间格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集聚化水平表现出向西梯度推移的态势。旅行社空间非均衡性程度高,空间差异不断扩大,星级饭店、景区(点)空间非均衡性相对较弱,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集聚化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耦合性,相关性显著。同时,就我国旅游业集聚化水平空间差异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增长,休闲旅游消费日益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消费构成。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内部休闲客源,提升都市圈及内部城市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和旅游发展状况、休闲旅游发展条件、休闲旅游需求变化及开发潜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休闲地开发布局及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在回顾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做出界定,并构建了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并从技术、产品、企业、市场4个层面对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通过体制观念整合引导市场整合,进而促进资源整合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仁慈型交叉DEA效率模型、冷热点分析、Tobit模型等方法对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化及驱动机理进行了全面探析,结果发现:①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②研究期内,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而融合效率增长率呈“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递减,但融合增长率都不高。③研究期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区域差异性和集聚性。④从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驱动机制剖析来看,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地区城市化水平、信息发达程度、创新能力、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是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驱动因素,促使效率时空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8.
结合社会网络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模型,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空间格局,并探讨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呈“中部强、两翼弱”态势;形成以西安为首,宝鸡、渭南、咸阳为次级核心的“一大三小”的发展模式;西安的控制与中介能力最强,引领作用有待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西安龙头引领作用;扩大交通供给,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增强城市间旅游交流合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整体出发,基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研究全面规划视角,架构了总括、ESCO驱动力作用机理、政府作用力实施机理、总结四大模块、两大篇共10章的层次体系。结果发现:ESCO驱动力以作用效益为导向,以运行实践与行为规律、作用影响机理、ESCO驱动策略、效益评价与优化策略为核心要素,是内在动力;政府作用力以有效性为基准,以运行特征与政府行为、影响机理与博弈策略、实施影响机理与有效性评价、实施策略为核心要素,是外在动力。在揭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