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主编:今年春节,爸爸带我回老家过年。我看到老家有好多条臭水沟,村子里到处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垃圾堆。村子和村子的交界不是公路和田地,而是一片一片的垃圾。我好伤心,我们的环境怎么就越来越糟糕了呢?爷爷总说我赶上好时代了,中国现在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可为什么每次出门妈妈都让我带上口罩呢?为什么这样富足的中国连环境都治理不好呢?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我国的古代重视不重视环境问题呢?我讨厌出门戴口罩,讨厌因为雾霾天气白天也不能开窗户,要是我能穿越到古代该有多好啊!曲彭硕同学  相似文献   

2.
乡村巨变     
叶钦 《环境教育》2013,(9):84-84
外婆家坐落在一个大山里,三面环山,只有一条水泥路通向外面,虽然生活没有城市丰富,但是那里的景色非常美丽。记得前两年在村子里玩的时候,随处可见村民的生活垃圾随地乱丢,而且有些村民还把好多垃圾倒入村里的小溪里,污染了溪水,使水变得不再清澈,让我们这些喜欢玩水的小孩子只能望水兴叹,不能下河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秋天,我们村子里建了一个洗浴中心,解决了村民冬季无处洗澡的问题。这是一件大好事呀!可是,有一次放学,我赶小路走近道回家时,意外地发现,原来的小土路有一段已经被混水淹了,根本无从下脚。水还顺势流到了土路下的庄稼地里呢!我四处一看,原来是土路的上方墙壁  相似文献   

4.
家在哪里     
曾经无数次,当有人问我“家在哪里”时,我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那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小县的名字。而其时,我早已置身繁华的大都市多年了,我与这个喧闹的城市一同呼吸、一同旋转,我的妻儿,我的生活习惯,我的一切都早已浸透了城市的色彩。然而,不知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里认同的家还是那个遥远、偏僻的不为人熟知的小村庄。走过风雨,走过时空,为什么,我还要把家根植在记忆深处的那片热土?关于家的记忆真是好多好多,它是由一串串或欢乐、或酸涩的故事穿起的。故事里,有一个儿童关于母亲对他爱吃的所有东西都不爱吃的深深困惑和害怕有一天母亲会  相似文献   

5.
悠悠黄花情     
《绿叶》2016,(6)
正我最后一次采黄花,是在少年时代。我那时才十三四岁,生活在科尔沁草原西北部一个叫那林的偏僻的小村子里。我们那一带地广人稀,草场十分辽阔,大片大片的碱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牛羊等牲畜最喜欢吃的菅草。这种草,高不足二尺,细茎窄叶,绿色偏深,很富柔韧性。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菅草油性大,营养丰富,牛羊吃了抓  相似文献   

6.
青色的回忆     
<正>清晨,漫步在幽静的、充满生机的林间小路,鸟儿们停在枝头上唱起了歌。公鸡的叫声唤起了整个小村子。阳光透过浓密的柿子树叶,洒落在山路上,一点一点像金子一般。草地上的老黄牛慢吞吞地享受着青草,不时地发出"哞——"。窄窄的石头桥,弯弯的山路,还有一间间矮矮的房子,这个美丽的小村子就是我的家乡。童年时家给我的印象,是一片或淡、或浓的青色。这颜色是叶尖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是柿子树深绿的老  相似文献   

7.
正很久以前,我读过一篇《地球妈妈流泪了》的诗歌,不过,那时我还不理解里面的含义。如今,看到城市里烟囱里冒出的黑烟、马路上喧嚣的噪声、人们随地吐痰、牵着的宠物随地大小便……我对诗歌的含义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常常听妈妈讲她童年的快乐:村子后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孩子们在小河里嬉戏、捉鱼、挖河蚌。渴了便在河边的沙滩上挖一个浅坑,水从沙子间冒出来,用小手掬  相似文献   

8.
陈曦 《环境教育》2013,(6):80-80
我所在的村子——田洋,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物产丰富,特别是与临村间隔着的那条小溪,出产鲫鱼、小螃蟹、田螺等,这些水产,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餐桌美味,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但最近很多村里人都不满足于用手捞,嫌它效率太低,纷纷去买电池(也可以说是马达,从摩托车拆卸下来,电力很强),连接好电线、长竹竿和一个金属杆,组装好"装备",便开始去溪里"电"鱼。  相似文献   

9.
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是一个远离闹市.四面环山的小山村。每年的春夏季节.山上山下,村内村外到处都是绿色的世界。田野里的农作物与那些野生植物把大地裹得严严实实的.从山涧流出的泉水汇集成一条清澈明亮的小溪.这条小溪沿着村子的西边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相似文献   

10.
条子沟     
正镇街往西北走五里地,就是条子沟。沟长三十里,有四个村子。每个村子都是一个姓,多的二十五六家,少的只有三家。我差不多二十年没回去了,不禁感叹,当年镇街上人都进沟,现在人不来了,野物倒来了。沟口一个石狮子,脑袋是身子的一半,眼睛是脑袋的一半,斑驳得毛发都不清了,躺在烂草里,天旱时把它立起来,天就下雨。镇街上的人从来看不起条子沟的人,因为沟里没有水田,也种不成棉花,他们三六九日来赶集,背一篓柴禾,或掮一根木头,出去卖了,便在镇街的  相似文献   

11.
闲田     
小时候爱去舅家,妈做了啥好吃的,喊我:给你舅家送些。我挎个小竹篮就上路了。舅家离我们村不远,也就五六里地吧,可村子分属猗氏、安邑两个县。走大路,要拐一个死弯儿,而我经常“踩斜”,这是当地的说法,意思是大路横平竖直,如果没带多少东西,你没必要走大路,从地里斜走过去,好似不走直角走了个斜边。野地里一脚深一脚浅,不好走,可路肯定近多了。人一般还是好“踩斜”,走斜路。踩斜经过的地块,一般种得都不  相似文献   

12.
金聪翼 《环境教育》2013,(12):88-88
嗨!大家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猜对了!我就是一个小塑料袋。 我出生在一个塑料袋制造厂里,他们在我身上印了一个可爱的小米菲兔,和“晨光文具”的字样。随后,一些人把我带到了一个晨光文具店里。就这样我的故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为树哭泣     
吴村 《环境教育》2004,(3):59-59
一直以来,我都庆幸自己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当我在城市里住得久了之后,经常对妻子说,等我们老了,就一起回到我的老家,再去过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 为了说服妻子,我曾不止一次向她描述浙江老家迷人的风光,连绵不断的群山,山峦起伏,曲线变化多端,山上多毛竹,杉树,松树,灌木,野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在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的一边是我们的村子,村人聚族而居,大都是晚清时期的建筑;小溪的另一边是裙皱似的梯田,大部分是用甘甜的山泉水灌溉,种出来的大米吃起来香甜无比,至今让我难忘。小溪里还有小鱼小虾,还有螃蟹,夏天到了,我们总爱在小溪  相似文献   

14.
我所住的村子位于乌溪附近,靠近台中县与南投县交界的乌溪大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不知名的人们,把小猫小狗丢在我们村子里。最近,又来了一对被丢弃的小狗,看来它们人生地不熟的,都找不到食物可以吃,饿得好瘦好瘦,看了让我好心疼……于是我在家泡了些脱脂奶粉,用两个小碗盛给它们喝。原本无精打采的它们一看到了我,突然变得精神振奋,然后快步地向我奔过来。能够让心灵振作起来的,就是希望。我将两碗刚泡好的热牛奶放在地  相似文献   

15.
正我欢喜地看着这种不起眼的花,仿佛是我站在了土墙上,在向过往的风不停地挥手。在梦境之中,这样一朵狗尾花,总是在月光下毛茸茸地高举着,也是洒满我那童年的夜晚。大豆的声音一粒大豆从豆荚里蹦出来的那一刻,是一声胀裂的脆响,它感觉整个世界都静默了。我只看见滚圆滚圆的豆粒,金灿灿地射向它的未来,抛出一个不安的弧度,就消失在开始热闹的豆田里。一粒大豆,脱出罩衣,鼓足蛮劲儿,满是新鲜地望着深秋的阳光,深情款款;憋了一个夏天的豆粒,终于忍不住鼓胀的心,它让自己深陷在  相似文献   

16.
火退大象西双版纳。一天深夜,指导员石美德和25名战士宿营在山丫口一顶帐篷里。突然,树林里传来了“哗啦啦”的响声。“谁!”担任警戒的战士小马拉响枪栓,吼了一声,只见月光下离自己300米的地方有两个小白点,不停地向前移动。指导员闻声赶来,和小马一起,蹑手蹑脚地朝小白点绕过去。“哦,大象!一对!”走在前面的指导员不禁  相似文献   

17.
狡兔搏鹰     
《绿叶》2000,(2)
在村子西边,有一片不太大的树林,林中鸟鹊众多,鼠兔出没。可是近一个时期树林里忽然安静下来,有人看见林中飞来了一只黑鹰,小动物大概都被吓跑了。金秋季节,天高云淡。那天我坐在林中的大树下歇晌,朦胧之中忽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声。我警觉地睁开眼,却什么也没有。然而就在昏然欲睡的时候,响声再次传来。听动静似乎已来到了附近。我强忍瞌睡睁眼一看,哟,原来是一只肥硕的野兔正蠕动着三辩嘴蹲在不远的地方望着我。  相似文献   

18.
正故乡的那口塘,有名有姓,坐落在姓潘的村庄里,却叫做"汪大塘"。在"污染"两字还没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时代,汪大塘是我们全村人的大水缸。水缸里的水一年四季都碧而清,只是离村子有点远,远到挑一担水的途中还要歇一肩。正因为与村庄隔了一段路,也就少了喧嚣多了清净与干净。在我记忆深处的,不仅是汪大塘的水,更是那塘埂上清幽的风景。时至今日,它们总是在我的  相似文献   

19.
正思乡情,念哉悠哉。掐指算来,阔别家乡6余载,思乡之情难免浮上心头,深深地在记忆的礁石上烙下了一个印。不管身在何方,不管时间的潮水如何冲刷着记忆的礁石,石上那思乡的烙印永远都不会消失。即便时隔多年,家乡的美仍然记忆犹新。谈起浓浓的思乡情,不得不提起家乡人。家乡人,善哉乐哉。我的家乡位于雷州半岛一个安逸的小镇,虽然阔别多年,家乡人的淳朴依旧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家乡人,没什么坏心眼,  相似文献   

20.
正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在那个叫王庄的小村里,家家户户忙着买年货,祭灶王,氤氲的香气从家家户户的窗棂里飘出来,弥漫在空中。艾草把事先预备好的糖瓜、火烧摆到供桌上,烧了纸,又吃力地跪下磕了个头。祭完灶王爷,艾草就想起了自己的男人张河,感到有些生气。祭灶这样的事都是男人做的,段上离村子只有一里路,张河硬是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不想自己总该想肚子里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