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对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保事业发展在不断地深化。当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继续深化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是一项艰巨的往务。总结过去的经验,这项改革在宏观政策上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这一政府的基本职能从环境问题产生和环境保护工作本身的特点来看,环境管理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一项基本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项职能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加强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因为,对解决环境恶化和资源破坏加剧的“市场失…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攻坚阶段、生态环境安全要求日益迫切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重视和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用好绩效评估工具,通过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实施严格的绩效管理流程,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和行为,提高环境保护的实绩与实效,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攻坚阶段、生态环境安全要求日益迫切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重视和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用好绩效评估工具,通过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实施严格的绩效管理流程,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和行为,提高环境保护的实绩与实效,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于2019年6月27~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召开第四届中国环境治理学术年会,主题为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内外环境公共治理领域顶级专家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并分理论方法、实践应用、行政执法、社会治理、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环境治理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认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理战略,已形成鲜明国际特色。中国环境治理模式正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管理转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并由自下而上机制相补充的多元共治现代公共治理模式,治理能力近年来显著加强,但在环境社会治理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方面仍存在显著薄弱环节,在政府执法机制以及经济政策使用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申端锋 《绿叶》2014,(8):29-34
不管是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意愿来讲,还是从基层政府的实践来看,乡村建设背后的关怀全都是国家的治理目标,其评估标准是政府治理绩效,在某种意义上与农民无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确定这样一种理念,即一切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农民福利,提升农民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在立法上过时,与其他法律存在重复或冲突;在执法上很多时候环保行政机关难以获得法律授权,环保行政机关的地位也比较尴尬。《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目标和方向应该是定位为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基本法或是母法,从一部执行法转变到政策法,从侧重污染防治转向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并重,从调整管理相对人的角度来转向调整行政管理者本身,把一些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的、并且国际上也比较通行的制度和理念吸纳进去。  相似文献   

7.
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与政府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公共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建设的基本领域,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完善的系统。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是顺应旅游行政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结合旅游公共服务的实践,在分析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可行性以及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条件和效率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途径选择,最后探讨了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设立基金是国内外解决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资金不足的通用做法,是新时期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和收益低等特点,设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增信和激励作用,是“污染者付费”原则下的重要补充。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土壤基金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监督管理等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中的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框架,针对基金运作模式、启动与支持范围、项目储备与前期研究、制度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设立及其优化建议。本文表明,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是新时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理念更新的重要体现,该制度的有效落地对解决当前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意义重大;在上位法的框架下,对基金模式、使用、运行、监督和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有效融合金融财政和土壤污染防治要素,系统构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体系将有效促进该政策的顺利落地。本文可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绿色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以实现"科技、绿色、和谐"大气田为目标,在气田建设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的环境保护方针,通过学习先进环境管理经验,实施和推行绿色管理,并不断探索和创新,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启程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近10年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治理模式。但在环境容量"硬约束"、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硬需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管理应逐步从总量控制转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三大战役"的先后打响,法律保障、行动计划、政府问责、质量监测等逐步就绪,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手段不断夯实。2016年,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将全面启动,建议从强化公众环境健康、实行区域流域总量控制、改革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强化市场机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管理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议题,它所面临的挑战更多源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任务繁重与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之间的矛盾。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或某一政策,或者仅仅依靠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倡议与行动,均不足以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跨国环境风险,这将倒逼国内与国际社会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构建新型环境治理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地政府不仅要发挥生态环保的示范作用,还要建立横向若干部门和纵向各级政府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护跨国合作制度,鼓励企业、NGO组织与民间力量、智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飞跃的40年。自1972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围绕着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突出环境问题的需要,每10年左右实现一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大跨跃",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与模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逐步构建了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生态环境规划政策体系、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绿色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13.
提高我国环境行政效率的关键是强化合作协调的环境治理理念,其核心载体是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信息管理体系.科技进步与信息管理系统化决定着现代环境治理超越传统的危险防范而进入风险预防领域,也就决定了现代环境保护中合作与协调的核心理念.与环境保护的预防原则和环境许可制相适应,环境技术标准体系是现代环境科技信息体系的集中体现.同时环境法律监管体系也需要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为重点向综合环境治理发展,其中环境质量达标制(结果导向型监管)和环境治理中的规划都以环境信息综合集成管理为基础的.对于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下、民主法治建设中、全球化进程里的中国环境治理,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政府环境治理路径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政府环境治理面临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低效三个困境,提出运用大数据方法创新治理路径。政府应用大数据提高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效能,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改善政府失灵困境;依托大数据完善市场化调节机制,激励企业环境行为市场化,构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改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弥补市场失灵;利用大数据增进公众环境意识,建设公开、透明、平权化的环境信息交互体系,重视环境信息的舆情引导,促进环保价值理念传播,改变公众参与低效现状。进而提出完善大数据治理平台、技术和体系,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立体化环境治理模式,提高环境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多中心治理下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途径。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发现政府治污理念陈旧、制度不健全、公众责任意识淡漠、环保社会组织弱小等,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加强教育、支持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促进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的形成,真正推动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孙璞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1):95-100
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管理制度的功能定位决定着该制度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传统行政行为理论研究范式,分析其程序性事实行为的法律性质,回答了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管理制度"是什么";采用行政过程论的新型研究范式,进一步指示了其目的性功能与机制性功能,回答了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管理制度要"干什么"。在转型时期,该制度应实现由政府绝对主导向企业相对自由、由政府监护向社会监督、由政府管制向社会治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为顺利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进程,本文围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与主线,对涉及垂直管理改革的环保责任清单、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市(地)级派出县级环保分局和省级对市(地)级环保局的双重管理等六个方面的主要改革任务,从改革方案的基本考虑、基本方向和具体实施路径进行系统解读,为下一步试点省份实施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18.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理论可为跨区域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跨区域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不明,跨区域环境监管缺乏权威性,环境监管垂管制度改革不彻底等问题。现有机制无法有效支撑地方政府开展跨区域环境监管和深层次的环境协同高效治理。为进一步突破现有的制约障碍,提高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效率,应当进一步加快中央层面的跨区域统一立法和地方层面的跨区域协同立法,以法律保障跨区域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将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权责在法律中进行明确和细化,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跨区域环境治理机构,地方层面成立跨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构,理顺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纵向和横向关系,进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发展环保产业需要重新认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更好地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如下看法:目前环保产业应是以服务业为重点内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其发展方式的一个综合性新兴产业,要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建立政府激励机制,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机制,并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