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张山 《绿叶》2010,(1):80-89
哥本哈根协议有违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展中国家让步增多.发达国家责任减少,却并不能因之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中国即使签署,西方也会得寸进尺.将中国当作替罪羊.因此.不能签。下一步.中国不能贪图G2虚荣.应该一方面继续尽量为发展中国家争取相对公平的碳排放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必须利用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力量.合纵连横.要求西方尤其是美国深度减排.从而推动气候政治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2.
刘东国 《绿叶》2008,(4):46-5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是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前提。如果无视中国发展阶段的现实,一味地让中国承担更多的环境治理责任,势必会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应以理力争自己的发展权。区分责任不等于不承担责任,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面对二氧化碳减排日重的外交压力,中国应将天人合一理念融入现代化进程,走新型的绿色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清洁发展机制,就是碳排放交易机制(CDM)其实也是一种类似排污权交易的减排形式。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作这个要求。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  相似文献   

4.
排放权分配与减排分担始终是国际气候治理的关键问题,基于2℃环境约束与公平感受视角,利用多原则综合加权的分配方法,对全球排放权分配与减排分担展开研究,其结论如下:(1)在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年均排放空间为177.42亿t;满足公平感受要求的全球年均配额为207.59亿t;以2015年实际排放为例,全球年均贡献减排与责任减排分别为30.17亿t、120.42亿t。(2)应用六大单一原则的排放权配额分配,其结果相差悬殊;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偏好等产出原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偏好排放责任原则;基于公平感受的综合加权分配方案降低了单一原则分配的规则"刚性",能缓解分配中的"南北"失衡现象。(3)减排分担结果显示,分担集中于少数Ⅰ类地区的国家和地区,而大多数Ⅴ类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减排分担不高,当前全球仍处于责任减排阶段。因此,排放权分配要在公平与可行、总量目标与个体标准之间寻求平衡,充分挖掘减排潜力;减排分担应坚持两个区分,减排目标实现按三阶段渐进。  相似文献   

5.
何建坤 《绿叶》2008,(8):21-27
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已经进入国际社会议程。围绕全球长期减排目标的选择和2020年后的中期减排安排,既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分歧。全球确立相当紧迫的长期减排目标,将极大压缩中国未来化石能源消费的环境空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长期严峻的挑战。同时,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的重大变革。中国应争取的前景是:对外争取发展空间,对内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低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第一大CO_2的排放国,在面对气候问题过程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必须建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道路,如坚持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和发展清洁能源等。  相似文献   

7.
环境资讯     
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9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中央企业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卖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狠抓贯彻落实,坚决防止出现节能减排工作前松后紧的问题,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8.
何茂春  孙爽 《绿叶》2010,(Z1):131-134
哥本哈根会议让中国由主要承担地区责任变成了承担全球义务,角色的转变要求中国必须更富智慧和远见。"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所观望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的崛起,而更是一个有着核心价值观、有着完整的文化体系、能够让人类对未来看到希望的新文明的崛起。在这中间,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这条路中国是避不开的,因为绿色、节减、高效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际     
《环境教育》2010,(12):5-5
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落幕最终通过两项工作决议 经过艰苦的马拉松式谈判,原定于12月10日下午闭幕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被迫转入“加时赛”,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落下帷幕。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和目标等关键议题上依然分歧严重,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中央企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2011,(9):58-58
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中央企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2.
何茂春  孙爽 《绿叶》2010,(1):131-134
哥本哈根会议让中国由主要承担地区责任变成了承担全球义务.角色的转变要求中国必须更富智慧和远见。“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所观望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的崛起.而更是一个有着核心价值观、有着完整的文化体系、能够让人类对未来看到希望的新文明的崛起。在这中间.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这条路中国是避不开的.因为绿色、节减、高效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稻葵 《绿叶》2008,(6):1-4
气候变化以及如何防止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超越意识形态争论、超越文明价值冲突的最重要的话题。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应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国内坚决推行节能减排,制定并公布能源价格调整时间表,使能源需求在可预见的时间里趋于理性;同时以我为主开展国际研究,提出节能减排的中国理念和标准——按照发展路径减排,从而代表发展中国家,主导二氧化碳排放国际谈判。  相似文献   

14.
汤伟  冯银虎 《绿叶》2010,(11):107-114
现有国际气候制度的目标、公平性和效率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各国无足够动力实施减缓行动,进而引发了国际气候制度改革的要求。强调国家减排责任分配的公平与强调减排结果,产生了以合法性为导向和以有效性为导向这两条不同的气候治理路径。合法性根本上联系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规范,有效性则联系着资金技术政策工具。对中国来说,坚持IPCC方案的同时全力推进资金技术转让,"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的路径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环境资讯     
【环境新闻】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9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  相似文献   

16.
陈冀俍 《绿叶》2013,(11):57-62
气候谈判归结起来无非是:在减排和适应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7而这就是气候公正讨论的由来。但基于对各自利益的关注和对公正的不同理解,气候公正始终处在彼此相持的阶段。对此.我们认为,更加敏锐地意识到向前看比纠结历史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7.
陈迎 《绿叶》2008,(4):34-39
国际气候谈判迎来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减排"双轨"平行推进的"后京都时代"。在纷繁复杂的后京都谈判博弈中中国应如何应对,关系到中国在未来一二十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战略。如何处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并维护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都将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三种灵活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之一,允许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使发达国家实现其减排目标的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是CDM开发重点之一。但建筑节能CDM项目在推广力度、缺少具体方法学以及实施方面存在困难。通过对建筑节能CDM的障碍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政策支持、宣传体系以及技术支持,以促进国内建筑行业充分利用CDM,促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1,(12):71-71
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召开 第四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近日召开。此次论坛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主办。本次主题是绿色增长、绿色责任,围绕生态文明与绿色城市、节能减排与企业责任等进行讨论,发布《2011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揭晓第四届(2011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十佳绿色责任企业等。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实施碳排放责任分配是促进多方排放行为主体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减排行动的重要手段。由于攸关各参与主体的实际利益,基于不同的分配视角(如生产侧、消费侧等)、减排目标(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等)和分配原则等,碳排放责任分配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化。本文对碳排放责任的历史发展和分配原则演变进行综述,阐述了以公平、效率以及兼具公平和效率为目标导向的碳排放责任分配机制,并从排放配额、排放要求和减排目标三个方面对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碳责任分配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在生产过程日益分散、空间生产碎片化的当前环境下,需要沿着生产网络、确定基于供应链的碳责任分配方案,以激发和鼓励供应链所有成员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