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综合指数法,通过构建陆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生态格局指标、生态功能指标和生态压力指标对某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总体呈良好状态,流域内评估单元4得分最低,评价等级为一般;评估单元3得分最高,评价等级为优秀;其他评估单元陆域生态健康状态均为良好。生态健康状态总体表现为支流优于干流,干流上下游优于中游。景观破碎度、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受保护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和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等是影响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状态的主要指标。通过对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估,全面识别人类活动对流域陆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选取博尔塔拉河流域,结合流域生态现状,构建涵盖水域生境结构、水生生物、生态压力和陆域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态压力6大类19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水域、陆域健康指数加权求和,构建综合评估指数WHI,对流域生态健康展开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健康状态为一般。诊断得到博尔塔拉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限制因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枯水期径流量、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和景观破碎度等,分析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博尔塔拉河流域为研究区,参考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综合指数法,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生境结构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和生态压力指标对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水域生态健康等级为一般,限制因子为枯水期径流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流域内博尔塔拉河上游区生态健康等级为良好,限制因子为枯水期径流量和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中游区、下游区和大河沿子河区生态健康等级均为一般,限制因子分别为特有型或指示性物种保持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以及枯水期径流量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山区水域生态健康等级高,平原地区等级偏低,上游生态健康等级高,中下游健康等级偏低。  相似文献   

4.
<正>伊犁河是我国最主要的跨国界河流之一,是我区最大的内陆河流。其流域水质总体良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防控的压力也愈发凸显。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最大的跨国界河流,伊犁河肩负着两国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三重需求。鉴于此,依托中央水环境专项资金支持,2017年由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环保局开始共同建设伊犁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风险观测野外台站(以下简称野外台站)。其目的在于通过观测与试验,实现对全流域生态、陆域、水域等各类环境相关要素进行长期野外观测,建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家河流治理、管理近中期的实际需求及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清洁河流概念提出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清洁河流的特征,初步提出清洁河流的内涵和定义。研究结果表明:清洁河流内涵是河流所涵盖的流域工业、生活、面源等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做到有效达标排放,水质目标管理基本实现,水体清澈,河流水质基本满足人类对其功能包括景观功能、生境维持功能、自净功能等要求,河道保持通畅并具有一定的流速、河道生态流量尤其是枯水期生态需水量可以满足,河岸景观美感度较高,本土典型水生生物生存良好。清洁河流定义指流域污染源有效控制、水体清澈、水质基本满足人类对其功能要求、河道通畅、本土典型水生生物生存良好的河流。清洁河流内涵和定义的提出为下步围绕清洁河流开展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两方面影响,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了石羊河流域9县(区)的生态脆弱度分值。根据计算结果,将石羊河流域划分为4级生态脆弱区,分别为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在此基础上,对各脆弱区提出生态治理对策,为今后流域开展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管理是实现水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太湖流域第二大省界湖泊—淀山湖为例,在综合分析流域水环境质量基础上,利用GIS 分析工具划分流域治理片区并制定分区管控策略。根据流域所含骨干河流流向、骨干河流与淀山湖交汇特点、上中下游不同河段及镇域行政边界,将淀山湖流域分为吴淞江流域、千灯浦- 淀山湖流域、昆南湖荡流域、元荡湖荡流域、太浦河流域五大片区138 个子评价单元。通过水环境容量与压力两类空间叠加分析,构建形成污染重点减排区、污染综合治理区、产业绿色化提升区、生态环境保育区等四个类型区域,并提出差异化的产业准入和环境治理措施。本研究不仅为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的水环境治理规划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技术体系,而且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思路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在收集博斯腾湖流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博斯腾湖流域的特点,选择湖泊流域经济社会影响、湖泊水生态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活动的调控管理等方面对博斯腾湖进行一系列生态安全综合评估。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评估模型,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出博斯腾湖生态安全指数(ESI)。本评估为博斯腾湖生态安全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1,(11):5-5
贵州: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贵州省环保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框架协议(2011~2015年)最近正式签署。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目标是保护赤水河流域,推动流域综合管理,实现人水和谐及流域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项目涉及共同推进贵州、云南、四川3省建立合作保护赤水河流域协调机制;以水安全为目标,共同编制及实施赤水河流域综合保护规划等。  相似文献   

10.
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通过构建生态建设空间必要性模型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水文分析构建潜在陆域和水域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分析生境斑块间的作用强度,利用连通评价指数提出生态网络构建方案。结果表明:(1)共构建219个生态建设空间斑块,其中面积大于1km~2的有13个,多为极重要和较重要生态源地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南部和西北部山地。(2)初步生成的86条潜在陆域生态廊道中,重复廊道较多且交叉严重,而通过MCR模型构建的生态廊道缺少了水域生态廊道。(3)选取相互作用强度>0.7的陆域生态廊道为重要陆域生态廊道,共17条;当汇水面积为2.25km~2时,水域生态廊道为9条,能较好地连通各生态建设空间。(4)将生态建设空间和生态廊道的重要性评价分为三级,I级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为生态网络的核心区,位于旅顺口区西南部,以林地、耕地和水域为主,有利于物种迁移,应优先考虑对其进行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陈平  杨娟 《四川环境》2019,(4):56-62
通过2014~2018年西溪河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利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西溪河流域的水质情况,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河流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018年西溪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特征和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西溪河来水受上游城镇影响水质较差,中游水体经过自净作用有所好转,下游城区段污染上升明显。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中下游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新疆环科院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编纂的《乌鲁木齐河流域野生动植物图谱》,由中国环境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环科院院长工程院院士孟伟为该书作序。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是以特定区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长期生态环境要素动态观测,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本书介绍了乌鲁木齐河流域(1号冰川-大西沟水库-乌拉泊水库-青格达湖-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  相似文献   

13.
运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2005年和2009年遥感解译数据、土地侵蚀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为数据源,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17个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59.81~78.08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2005-2009年17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值在0.06~3.5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张海红 《青海环境》2004,14(3):104-106,122
文章在阐明大通河流域近中期水平年 (2 0 30年 )与远景年 (2 0 5 0年 )需水量 (或耗水量 )预测以及规划外调水量的基础上 ,经过调查研究 ,针对大通河流域调水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三台县鲁班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水生态健康、流域发展影响和生态灾变三个方面,基于IROW框架,采用"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参考三台县监测站2016~2019年9月该区域监测数据,选择AHP法和ESI综合评分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综合评价鲁班水库的生态环境现状,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域水质及生态环境较好。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鲁班水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意见,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足迹法,引用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3个概念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郑汴一体化区域2002-200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汴一体化区域的人均生态赤字呈前期上涨后期回落的趋势,说明郑汴一体化区域目前有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的迹象;可持续发展指数由2002年的0.49降到2003年的0.27,之后开始稳步增长,由持续性较差等级(2级)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持续性很好等级(5级),说明郑汴一体化区域正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尼洋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巨大,生态环境良好。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探讨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尼洋河流域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尼洋河流域的特点与现存的问题,根据收集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流域污染源概况和构成,以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前提,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尼洋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并对超标断面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2012年尼洋河流域14个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评价,得出尼洋河流域水质现状良好的结论,为以后的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目标的确定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屏障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评价对于总结生态屏障建设成效与问题及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在构建生态屏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15—2020年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状况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综合指数呈小幅上升态势,生态屏障建设处于发展提升阶段,流域生态安全多处于一般和较差状态;(2)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成效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自西往东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张掖市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屏障建设综合指数稳步提升。基于上述研究,建议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生态屏障建设融入流域建设全过程,在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等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统筹推进流域生态屏障建设转型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5),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对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以"良"为主,期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呈稳中向好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1):F0004-F0004
太子河是我国北方的一条典型山区型河流,其山区段包括上游山地森林和中游丘陵森林地区,主要位于"城中山,山中水,八山一水半分田"的本溪市。经十余年努力,该区域水质明显改善,但水生态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着河流生态修复的迫切需求。辽宁大学宋有涛教授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太子河流域山区段河流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2015ZX07202-012),针对地方科技和管理需求,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为理念,依托“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