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重庆地区1999~2008年雷电参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庆地区1999~2008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重点分析重庆地区反映雷电活动规律的闪电频次、雷电流幅值、雷电日等雷电参数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闪电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季节性(54%~83%集中在夏季)和日变化特征(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16〖DK〗∶00~18〖DK〗∶00、0〖DK〗∶00~2〖DK〗∶00);在空间分布上,雷电日和闪电频次都呈现出渝西地区较大(其次是渝中和渝东南部,最小的是渝东北部)。正闪雷电流强度明显大于负闪,且冬季各月正闪所占比例与平均雷电流强度均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在此基础上获得雷电流幅值频率的累积概率分布公式,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模拟了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下垫面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并探讨了三峡水库的建成是否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温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三峡水库的建成对当地气温具有海洋性效应,库区附近春季温度变低,夏季在水库下游气温升高、上游则气温降低,而冬季则以升温为主;春季降水变化主要位于库区沿线的南部山区,增雨带和减雨带相间分布,夏季降水量在三峡库区中上游地区和附近的山区呈增加趋势,在库区下游及附近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减少,主要集中在大坝附近地区到三峡(巫山)段;春季库区的相对湿度增加,幅度多在05%~10%,夏季相对湿度的影响也存在正负两种效应,大坝上游库区附近相对湿度增加,大坝下游地区相对湿度降低,冬季变幅不大;三峡水利工程不是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出现的主因,它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WTBX〗t〖WTBZ〗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 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 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 a;其中1960’s~1980’s末存在一个缓慢降温过程,1980’s末后快速增温。(2)三峡库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与年气温变化过程相似,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10、0005、019和021℃/10 a,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库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3)年均气温跃变出现在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气温跃变点分别出现在1996、1993、1997、1996年,季节气温的跃变与年均气温跃变具有较好的同步性。(4)三峡库区偏暖和显著偏暖年份都发生在1996年以后,其中1998〖JP2〗和2006年为异常偏暖年份;偏冷年份基本出现在1990’s以前,尤其集中在1980’s,但无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7、1995、2000和2006年长江口TM、ETM遥感影像,采用“空间代时间”和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对长江口奉贤不同围垦年限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南汇围垦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表明:(1)围垦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着围垦年限增加而呈线性升高趋势(〖WTBX〗R2〖WTBZ〗=0457 7),GM(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呈现指数上升趋势并在围垦后35~40 a达到稳定态;(2)PCA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WTBX〗F〖WTBZ〗)与农耕用地正相关(水田>大棚用地>旱地>林地>园地),与反映滨海特征类型(养殖塘>草地>开放水域>光滩)呈负相关;(3)土地利用PCA综合评价指数(〖WTBX〗F〖WTBZ〗)随围垦年限增加呈现对数增长(〖WTBX〗R2=0511 9)〖WTBZ〗并在围垦后40 a左右达到稳定态,回归分析表明〖WTBX〗F〖WTBZ〗值能很好反映土地利用程度指数(〖WTBX〗L〖WTBZ〗)和多样性指数(〖WTBX〗GM〖WTBZ〗)的变化趋势;(4)不同围垦年限土地利用动态变异驱动力:人为因素>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5年滑动平均距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及Autoregression 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1957~2004年)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年度和春、夏、秋、冬4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近50年来金水河流域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的暖干化趋势。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了111℃,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年平均气温增幅最大,达到06℃;季节变化中,冬季增温最显著(〖WTBX〗p〖WTBZ〗<001)。年平均降水量总体下降了1196 mm,在1985~1997年间,降水量呈现显著波动下降趋势,最大降幅为3452 mm;而季节变化中,夏季下降最明显。在未来10年,流域内气温将持续增加,年平均气温将增加013℃,降水量将逐年减少,年平均降水量将减少78%。金水河流域过去近50年的气候变化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而加剧了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从一定程度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资源安全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6.
利用5年滑动平均距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及Autoregression 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1957~2004年)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年度和春、夏、秋、冬4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近50年来金水河流域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的暖干化趋势。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了111℃,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年平均气温增幅最大,达到06℃;季节变化中,冬季增温最显著(〖WTBX〗p〖WTBZ〗<001)。年平均降水量总体下降了1196 mm,在1985~1997年间,降水量呈现显著波动下降趋势,最大降幅为3452 mm;而季节变化中,夏季下降最明显。在未来10年,流域内气温将持续增加,年平均气温将增加013℃,降水量将逐年减少,年平均降水量将减少78%。金水河流域过去近50年的气候变化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而加剧了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从一定程度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资源安全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7.
于2010年1、4、7和10月对三期蓄水后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江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周年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计8门74属147种,以硅藻、绿藻和蓝藻为主,分别占401%、265%和204%。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WTBX〗Melosira granulate)、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M.granulata var. angustissima〖WTBZ〗 O.Müller)、美丽星杆藻(〖WTBX〗Asterione formosa〖WTBZ〗 Hass)、克洛脆杆藻(〖WTBX〗Fragilaria Crowe crisp bar〖WTBZ〗 sp.)、钝脆杆藻(〖WTBX〗Fragilaria capucina〖WTBZ〗 Desm)、普通等片藻(〖WTBX〗Ordinary film algae)、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WTBZ〗 Cl.et Grun.)、单角盘星藻具空变种(〖WTBX〗Pediastrum simplex var.duodenarium)、优美胶毛藻(Chaetophora elegans〖WTBZ〗 (Roth) Agardh)、小颤藻(〖WTBX〗O.tenuis)、飞燕角甲藻(Geratium hirundinella〖WTBZ〗)等11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差异较明显,秋季种类数最多,为110种,夏季种类数最少,只有55种。全年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611×104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226 mg/L,夏季生物量最大(497 mg/L),秋季最小(044 mg/L)。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22,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27,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54,四季中春季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最高。通过生物评价得出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江段处于β 中污带,秋季部分江段出现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安徽地区近45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 Kendal检验方法,研究了过去的45年(1963~2007年)安徽地区32个代表站 20 cm 口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65.3 mm/10 a,信度001),年蒸发总量在1976年发生突变,1982年显著减少,夏季突变最为明显;(2)32个代表台站中24个台站蒸发皿蒸发量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仅1个表现为上升趋势(信度005),在空间上减少趋势基本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结合其它气候要素研究发现:气温显著升高,蒸发量明显减少,即安徽地区存在“蒸发悖论”规律,但气温与蒸发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日照,日较差和风速存在显著减少趋势,相关性〖JP+1〗分析表明它们是影响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最重要因子;低云量,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要素本身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2000站逐日地面气温资料,运用高温日数、平均高温度数以及日最高气温这3个指标刻画1961~2015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的夏季高温时空演变,并在对上述指标进行突变检测的基础上,比较其转折前后的夏季高温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夏季高温指标在2000年左右存在气候突变,2000年以后夏季高温日数和强度出现显著上升;(2)较之2000年前,2000年后的高温度日数的分布型更为集中,前三个EOF模态解释方差均有所上升,EOF1分布较为相似,EOF2不再呈现带状分布,EOF3局地性特征减弱;(3)2000年后的长三角夏季高温日数增长明显,年平均高温日数达到20 d以上的区域向北扩展至32°N附近,向东扩展至往浙江东部沿海;年平均高温日数达到30 d以上的区域更扩展至31°N以南、121°E以西所有地区,高温日数最多可达近50 d;(4)2000年后高温度日数呈明显增加,从2000年前的10~20℃·d增加到20~50℃·d,以30~31°N一带增长最为显著。浙江中部和南部地区在2000年后高温日数增长明显,但高温强度增长较弱;安徽东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地区高温日数和强度均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旱涝指标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上游流域51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9年降水资料,计算了各站逐年、四季〖WTBX〗Z〖WTBZ〗指数及区域旱涝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站〖WTBX〗Z〖WTBZ〗指数旱涝等级划分的合理性,区域旱涝指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并对区域典型旱涝年的确定及旱涝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WTBX〗Z〖WTBZ〗指数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区域旱涝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长江上游流域年及四季旱涝变化,作为长江上游流域旱涝指标比较合理;(2)长江上游流域年及四季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及四季的干旱指数与雨涝指数基本呈反位相特征;(3)长江上游流域四季旱涝与500 hPa高度场分布形势有密切关系,除冬季旱涝与海温场关系较弱外,春、夏、秋季旱涝均与海温场关系密切。研究结论对长江上游流域可持续发展及三峡水库科学运营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SWAT模型的汉江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江流域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对水资源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的使用和效益。因此,分析研究汉江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点,可为地面调水、空中水资源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更好地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1971~2000年为基准期,应用SWAT模型对汉江流域基准期内的逐月径流进行了模拟;在30 a基准期径流模拟的基础上,以全球变化背景下可能出现的25种不同气候变化模式为假设条件,模拟出各假设气候变化模式下汉江流域水资源状况,获得了各气候变化模式下汉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于基准期的变化率,研究了汉江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高于评价标准(〖WTBX〗Ens>05,r2>06〖WTBZ〗),SWAT模型适用于汉江流域的径流模拟;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汉江流域径流变化较实际蒸散发的变化明显;降水对地表径流、基流的影响要大于气温;气温对实际蒸散发的影响大于降水;降水增加或气温降低都会导致径流增加,而降水增加或气温增加都会导致实际蒸散发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长江八里江江段是长江江豚最为重要的栖息地之一。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在八里江江段先后进行了10次截线抽样法考察,调查了该水域的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考察总航程1 460.2 km,发现江豚374群次。根据动物密度,将考察区域划分为上游水域(九江 湖口)和下游水域(湖口 三号洲洲头),分别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上下游水域的多次考察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67头/km2(范围:0.10~1.28头/km2,〖WTBX〗s〖WTBZ〗=0.41)和1.75头/km2(范围:0.62~3.0头/km2,〖WTBX〗s〖WTBZ〗=0.72),数量平均值分别37头(范围:5~71头,〖WTBX〗s 〖WTBZ〗=23)和52头(范围:22~78头,〖WTBX〗s 〖WTBZ〗=17)。八里江江段江豚常年平均数量约为90头,不同考察季节数量有所波动(范围:44~121头,〖WTBX〗s 〖WTBZ〗=24)。与历史考察对比分析显示八里江江段江豚仍处于下降趋势,但该研究未能在3年考察期内监测到统计学意义的种群变动情况。根据动物数量波动幅度和发生时间推测,江豚在汛期至汛末的过渡时期,可能存在一次规模为40头左右的动物迁出过程。面对日益严重的人类威胁,如挖沙、非法渔业、航运、污染和水面设施建设等,建议在该江段尽快建立江豚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以宜兴市盛道茶场3、9和20 a 3个不同植茶年龄的茶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态箱/红外气体分析仪法,辅以植被生态监测和土壤湿度监测,研究茶园清明采茶前蒸散速率日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3个不同植茶年龄的茶园日蒸散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呈以12〖DK〗∶00~15〖DK〗∶00蒸散速率为峰值的单峰曲线;(2)虽然3 a茶园叶面积指数(LAI)最低,但最大平均日蒸散速率、一日内蒸散速率的极值、6〖DK〗∶00~18〖DK〗∶00最大总蒸散量、一日内不同时段的蒸散速率最大变化幅度均出现在3 a茶园;(3)茶园日蒸散速率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2=081*〖KG-*2〗*),在湿润条件下与土壤含水率日变化相关性不明显,但两者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江西大鄣山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西大鄣山夏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计算其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及不同生境群落间的相似性。共记录江西大鄣山夏季鸟类13目31科78种,其中留鸟45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7种,旅鸟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省级保护鸟类22种;结果表明:东洋种鸟类占有明显优势(500%),古北种次之(282%),广布种占218%。白头鹎(〖WTBX〗Pycnonotus sinensis)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WTBZ〗)为当季优势种。6种群落类型中,Shannon Wei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排序均为:阔叶林>农田居民区>针阔混交林>溪流水域>灌木草丛>针叶林。Pielou指数排序为:针阔混交林>溪流水域>阔叶林>农田居民区>灌木草丛>针叶林。Sorenson指数中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WTBX〗S〖WTBZ〗=048)为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森林管理和鸟类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郊大棚蔬菜地土壤总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BaPS技术对上海城郊大棚蔬菜地土壤总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速率进行了测定,利用因子分析对影响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大棚蔬菜地土壤总硝化、反硝化速率差异性显著(〖WTBX〗p〖WTBZ〗<001),其中土壤总硝化速率为17758~45726 Nug/kg·h,土壤反硝化速率为23151~415 Nug/kg·h,土壤总硝化作用速率与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性负相关(〖WTBX〗p〖WTBZ〗<005),与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WTBX〗p〖WTBZ〗<001),土壤反硝化作用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性正相关(〖WTBX〗p〖WTBZ〗<005),与土壤有机质、硝态氮呈极显著性正相关(〖WTBX〗p〖WTBZ〗<001)。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总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四项指标能概括所测定全部指标包含信息的80%以上;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土壤N2O排放的贡献率分别为475%、525%,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对大棚蔬菜地土壤氮损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Mann 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太湖流域6个气象站点1954~2006年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余年来太湖流域降水量呈较弱的增加趋势,冬季和夏季降水增加显著;空间变化趋势表现为北部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南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M K倾斜度值为 -099%/10 a;春、秋季相对湿度都显著减小,而夏季减小幅度较弱,冬季减小现象不显著。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增高趋势显著的特点,冬、春季增温显著;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为以平湖和溧阳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上升趋势最小,以上海为中心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年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幅度较大,以溧阳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最为明显,四个季节日照时数都呈减少的趋势;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表现为全流域呈减少趋势,由西向东减少幅度依次减小。气候变暖,降水将进一步增加,必然导致径流也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太湖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水资源和防洪安全的影响,也将为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ann 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太湖流域6个气象站点1954~2006年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余年来太湖流域降水量呈较弱的增加趋势,冬季和夏季降水增加显著;空间变化趋势表现为北部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南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M K倾斜度值为 -099%/10 a;春、秋季相对湿度都显著减小,而夏季减小幅度较弱,冬季减小现象不显著。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增高趋势显著的特点,冬、春季增温显著;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为以平湖和溧阳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上升趋势最小,以上海为中心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年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幅度较大,以溧阳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最为明显,四个季节日照时数都呈减少的趋势;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表现为全流域呈减少趋势,由西向东减少幅度依次减小。气候变暖,降水将进一步增加,必然导致径流也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太湖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水资源和防洪安全的影响,也将为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极端降水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不确定性,持续多天的极端降水事件往往具有较大的致灾性,但目前从极端降水持续性角度进行极端降水变化及其环流因素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利用1961~2018年中国逐日降水格点数据集以及大气环流指数数据,定义持续了2天及以上的极端降水为持续极端降水事件,研究其在中国不同区域发生频次、持续日数以及持续极端降水总量、持续极端降水最大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60年来,中国持续极端降水事件在较为干旱的地区(蒙新地区、青藏地区)高发且持续时间长,但在较湿润的地区(东部地区)持续极端降水事件强度更高。(2)中国持续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在区域尺度上,东部地区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越干旱的地区增加趋势越大。各个指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3)持续极端降水事件对总降水的贡献率呈现出缓慢的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增长趋势不明显。(4)西太平洋副高、南海副高、西太平洋暖池、亚洲区极涡、北半球极涡和中国持续极端降水事件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区域尺度上,西太平洋副高对蒙新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区则受到西太平洋副高和西太平洋暖池的较大影响。总体上西太平洋副高对于中国持续极端降水事件影响最大,西太平洋副高强度的加强往往会引起中国持续极端降水增多。  相似文献   

19.
极端降水对于三峡水利工程的调度蓄水和防洪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三峡库区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值得研究。基于三峡库区1961~2020年33个气象台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小时、日和连续降水量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时降水量、日降水量和连续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均呈东南部大、西南部和东北部小的特征,但历年最大值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三峡库区小时、日和连续降水量极端事件的阈值均呈“东大西小”的分布特征,其中湖北鹤峰的日降水量和连续降水量极端事件阈值均为各站点中最大。在气候增暖背景下,三峡库区日降水量极端事件在夏季尤其是6~7月发生频次增多,连续降水量极端事件更集中发生在夏季,小时和日降水量极端事件年频次自2001年以后呈增加趋势,这可能会加重三峡库区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地区50 a冬季降水和相对湿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地面气候日值数据集资料,利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研究了我国南方地区冬季50 a降水和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基尼系数对降水均匀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相对湿度分布皆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最大中心位于长江以南附近内陆区域,最小值基本位于高原。降水强度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在沿长江附近区域以及云南部分地区增强明显,最大气候倾向率为1.0 mm/d/10 a左右,有明显的突变时间,为1979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其中云贵和川渝局部区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为-3 mm/10 a左右,没有明显的突变时间;降水日数在长江以南局部区域及云贵区域显著减少,其中云南的西南地区为最小气候倾向率-10 d/10 a,明显突变时间为1980年;相对湿度表现出一定的局地增减趋势,长江以北(南)主要呈微弱增加(减少)趋势,云南南部减小趋势显著;相对湿度和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相关系数高达0.784、0.753。降水量基尼系数的空间分布与降水分布相似,只是降水分布的大(小)值中心为基尼系数小(大)值中心,不同年代及冬季不同月份的降水量基尼系数大(小)值区域范围有所增减。总的来看,我国南方冬季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区域为降水均匀区,西南高原区域为不均匀区。 关键词: 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