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指标体系是评价指导生态城建设的必要手段。现有生态城指标体系编制缺乏对城市建设过程的指导及地方特色的体现,限制了其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以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为例,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曹妃甸当地实际情况,构建了曹妃甸生态城指标系统。该指标系统属于开放型的动态指标系统,由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和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两部分构成,共包含51个指标目标管理类指标和152个过程技术类指标。该生态城指标系统可用作为城市管理者评价生态城规划目标和建设成果的定量化工具,同时该指标系统将规划理念目标具体化为规划行为,为城市规划部门、施工单位提供了定量化依据。该指标系统充分考虑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建设,无疑对国内生态城市构建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城市管理者可结合自身特色,构建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用以指导评价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济南市西蒋峪片区公共租赁住房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生物、水土流失和景观类型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租房建设中的景观生态建设和植被保护与恢复等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绿色矿山建设的优惠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初见成效。但目前绿色矿山建设的专项资源配置制度及税费政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建议在结合绿色矿山建设的实际,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相关政策,同时衔接各类矿产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绿色矿山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管理制度、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的资源税费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城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是促进中国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剖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城市化进程缓慢根源的基础上 ,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相依关系 ,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功能、目标和原则 ,旨在能裨益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全面分析北京市开展铁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开展铁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优势与挑战,并从制度保障、科技兴矿以及加强交流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开展铁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石矿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石灰石矿开发建设为例,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特尔菲法确定了自然和社会各生态因子的权重值,对石矿开发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评价,论证石矿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掌握这一过程中的CO2收支动态对于制定相应减缓策略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为例,对其1999到2008年间的CO2排放量和吸收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市区CO2净排放量平均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2,008年市区CO2总排放中有85%以上来自于化石燃料,2006年以来交通运输业已取代发电业成为市区内最大的CO2排放源。在CO2排放量不断攀升的情形下,创建森林生态城的举措对减少CO2净排放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针对郑州资源与CO2排放特点提出减排增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和政府在“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深刻影响并约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使之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长远战略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隔阂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生产,重技术,轻消费”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转变消费模式上尽快取得突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破解的难题。本文在系统回顾、评述国内外十五年来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争论、可持续消费驱动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战略推进面临的困境与原因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对我国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亟待突破的五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经济协作区的概念,分析了武汉经济协作区的组成、区位优势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完善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必然趋势。从协作区内城市体系的角度,就协作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经济协作区经济发展主要对策:强化武汉市在经济协作区中的中心城市的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原则,加快协作区资产重组步骤,  相似文献   

11.
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熵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和欧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青岛市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监测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模型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各待评年度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能力作为物元,在计算欧式贴近度时,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青岛市2004 - 2009年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及能力状况的识别与排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表明熵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在剖析"国际航运中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青岛、天津和大连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标建立指数回归预测模型,结合大连港不同战略定位(腹地港和集装箱枢纽港)情景,对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两种发展态势:腹地港功能定位和基础建设推动;集装箱枢纽港定位和提升港航服务水平,进行了情景预测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态势,提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对策:大连港应该定位在成为国际集装箱转运枢纽港,发展重点是完善港航服务体系、利用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与周边港口整合等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以多时相Landsat、TM/E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GIS软件提取泰州市建设用地1988~2008年5个时相的用地信息,运用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泰州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缓慢扩展、中速扩展、缓慢扩展3个阶段,显示了建设用地逐步走向集约利用的趋势;(2)在分析泰州建设用地不同扩展阶段的基础上,发现泰州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正处于从点状扩展向点轴扩展转变阶段,并出现了网络化扩展的端倪;(3)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了泰州建设用地扩展热点演化过程,发现扩展热点呈现跳跃迁移的特征,热点区与冷点区出现交替演化,Moran散点图体现了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处于空间极化的状态,外围城镇受中心城镇增长极带动发展的扩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园区经济进入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时期。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也方兴未艾,但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而阐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优势和潜在不经济、失利的连锁反应等劣势,入世后我国社会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以及面临的制度、技术、组织等方面挑战的问题。最后提出在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经验并吸取其教训基础上,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宜采用PDCA循环模式,按照“互动循环”和“协调发展”的实施原则,全面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安吉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安吉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竹林产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安吉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得出:如果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价值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污水处理厂的基础建设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京溪污水处理厂为例,指出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度,以使污水厂的建设程序得以顺利开展。同时指出城市的卫生、地质、规划、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在制定本部门的法规政策过程中,应发挥协调机制,在工程建设的相关方面达成共识,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等市政项目的建设顺利开展,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国外当前生态城市建设所应用的各类指标和研究进展,指标体系可分为三大类69项具体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进步指标。分析发现,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的动态指标。目前,生态城市指标侧重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安居乐业的前提下,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达标,进一步采用低碳、高效、生态的城市运转模式。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作为海岸带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在抵御海浪、削弱台风、保护海岸、固碳释氧、净化海水、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美化景观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在分析红树林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浙南海岸带红树林建设的趋势模拟模型,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情景模拟,从而筛选出了符合浙南海岸带实际的最优红树林建设方案。预测结果显示,浙南海岸带"生态建设型"红树林建设,对渔民收入的影响甚微,但能明显增加红树林面积,从而达到修复和改善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全面小康建设的定量评价与足迹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建设全面小康目标的确定。有必要分析我国目前小康建设的状况和确定今后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从资源环境角度出发,在分析全面小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选取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方面的14个指标。建立了全面小康度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全国和江苏省全面小康建设的历程。结果表明,10年来全面和江苏省在全面小康建设的道路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两者在发展程度和发展结构方面存在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