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贸易中的虚拟水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可以通过全球性的经济贸易来缓解。虚拟水的进出口是水资源的一个来源,通过贸易的形式、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来缓解内部水资源的紧缺,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是社会实现水资源社会化管理、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各类农作物虚拟水含量标准,核算了1997~2006年10 a间浙江省粮食贸易的虚拟水含量。然后比较浙江省全年用水量和用水结构,计算得出粮食贸易产生的年净进口虚拟水量占浙江省年总用水量7.41%左右,占到年农业灌溉用水的1717%。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0 a浙江省粮食贸易的虚拟水是浙江省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多瑙河国际水争端仲裁案对我国国际河流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瑙河水争端仲裁案是国际法庭首例仲裁解决的生态环境案例。在对该案的产生、发展及仲裁结论的分析与总结基础上,结合当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的现状,认为该案将对我国未来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启示:加强对我国境内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国际”法制化管理;协调国家与地方、国家间的水资源利用目标,促进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与保护;认识与了解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国际责任与义务;认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有限利用权与使用权;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权利受限于流域国家的合作基础;参与制定并实施国际河流区域性开发协定是实现国际河流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条件等。  相似文献   

3.
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中均要消耗数量不等的水资源,在产品贸易过程中,这些看不见的水消耗也伴随着贸易产生了空间转移,即为虚拟水贸易。世界各国通过虚拟水贸易调整着水资源在本国的配置,国际水资源转移消耗的空间格局是如何的?国际贸易对我国水资源配置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基于国际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了1995-2009年40个主要经济体之间虚拟水贸易量,研究了国际水资源转移消耗的结构特征与格局演变轨迹。结果显示,全球虚拟水贸易网络庞大且复杂,国际间水资源转移已占世界水资源消耗的很大份额,水资源的空间转移在部分国家产生了节水效益。中国、美国、印度、墨西哥以及其他西方工业化国家是国际虚拟水贸易中最主要的国家。本文发现,国际水资源转移的结构并不平衡,虚拟水主要由发展中经济体流向发达经济体,国际贸易和分工的现状导致发达工业化国家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水资源占用,将进一步加剧新兴经济体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因此,在水资源环境问题已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应充分重视国际贸易中对我国水资源的消耗影响,通过政策工具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能源等构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全球性问题。1997年1月,联合国在《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的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的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冲突。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首先,从水资源数量来看,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为世界总量的第6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  相似文献   

5.
虚拟水战略:拯救民勤绿洲的新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位于甘肃石羊河下游的民绿洲,水资源极度缺乏,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矛盾突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其中湖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已呈“崩溃”之势。拯救民勤绿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虚拟水”是20世纪90年代初Tony Allan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区域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地区购进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来获得本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构想。本文通过对节水、调水、移民等常规方案与虚拟水战略的对比分析后,认为虚拟水战略是拯救民勤绿洲的一个全新思路,探讨了虚拟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提出了创新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以及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产权与配置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资源是人类基础性资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困扰。如何缓解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水资源按所有权范围划分为:私有产权,俱乐部产权和公共产权;其有三种基本的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政府管制和俱乐部配置。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产权明晰的私有水资源;政府管制措施优化配置产权不明晰的公共水资源,俱乐部机制优化配置集体共管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状况因子;2000~2009年,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江苏省内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苏南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小,这主要是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水资源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承载潜力  相似文献   

8.
跨国界河流、跨流域调水与我国南水北调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跨国界河流常是当今国与国水资源矛盾与冲突的发源地。在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背景下,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性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它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等问题。本文论述了主要跨国界流域中有关国家围绕水资源展开的矛盾与冲突,谈判与妥协。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短缺与水生态恶化成为制约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也契合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研究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国家相继实施最严格水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利用三条红线,从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采取水资源管理双控行动,将"河长制"提升为全国性治水方略。本文选取资本、劳动力、用水总量为投入指标,以实际GDP与废水排放总量作为期望与非期望产出,利用非期望产出SE-SBM模型估算2003—2015年各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探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发展趋势,虽研究时限内绝大多数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大幅度提升,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京津沪等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西北省份效率最低,通过变异系数分析比较得出区域差异呈现不断收敛的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驱动因素上,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工农业结构、政府干预强度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负相关,进出口需求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国家要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及水资源管理政策,应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中的作用,利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推动跨区域合作,以弱代强,推动省际水资源治理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始终是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的,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一道门槛。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难以利用的情况,无序的城市化又进一步恶化了本已极为严峻的的水资源短缺。但城市化始是实现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实现西部在开发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严格控制中心规模,以控制对水资源的局限过度需求。通过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实现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通过对现有的城市产业结构加以调整,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依靠这种适宜的城市化战略,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跨越水资源门槛,最 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进入WTO以来与欧盟棉花贸易的虚拟水资源总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与欧盟国家的商晶贸易中,直接进口的是初级农产品,但闻接进口的却是隐藏在这些农产最中的虚拟水.研究这些潜在的水资源,对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CROPWAT Model计算模型,借助CropWat for Windows计算软件,从资源当量转换的角度出发,计算中国自进入WTO以来与欧盟国家的棉花贸易中水资源转换以及虚拟水贸易情况.计算结果表明,2003-2005年中国在与欧盟的棉花贸易中,间接进口了151.28×106m3的水资源,相当于节约了国内同等数量的水资源.本文可以为解决中国日益短缺的水资源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应该保证水资源这一重要经济发展基本条件的安全性。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是我国三大主要水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具有水量效应和水质效应,是解决水问题之根本性、战略性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流域产流、汇流下垫面的条件,从而改变流域水文过程。同时,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吸收、过滤、迁移和转化土壤或水体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具有防治流域、区域非点源污染,改善地表、地下水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水资源进行价值补偿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解决好水资源价值补偿问题是实现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实施水资源价值补偿政策可能导致的物价水平上升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的重要问题。在实施水资源价值补偿政策之前,对实施这一政策可能引起的物价上涨幅度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苏南太胡地区水资源价值按一定比例(分别为1%、2%、3%、4%、5  相似文献   

14.
水-粮食贸易:虚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虚拟水思想强调的是水资源贡献,量化计算是其深入研究的基本,而是否选择虚拟水作为战略政策,应该考虑由不同国家的资源贡献和生产技术决定的比较利益。社会调适能力要求社会针对资源的第一性缺乏做相应调适并谋求解决手段,以提高资源管理能力。为此,需要结合我国的水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用虚拟水贸易解决我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提高我国对水资源缺乏的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变革中的中国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是世界面临的共同危机,是制约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瓶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文章回顾了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只管工程的非正式水资源管理、行政命令为主的正式制度萌芽、取水许可管理和基于水权的正规制度管理等四个阶段.尽管在确立以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建立以水量分配、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为主要内容的水权管理制度和以全成本核算为原则的水价管理制度等方面成绩显著,水资源管理中仍存在水资源权属不清、水环境权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今后中国水资源改革,首先应继续深化水权改革,推动水权明晰化,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其次,健全水环境权的法律法制规范,提供相关的法律保障;最后,完善部门间的合作协调机制,真正实现对水的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洪水资源化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也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洪水管理"的新策略。洪水资源化是洪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汛限水位是综合利用水库运行和调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影响着防洪效益和防洪风险。以三峡水库洪水资源化问题为背景,对三峡水库的多种汛限水位组合方案,建立了多目标决策运行的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得到了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组合权重,并通过均衡规划求解得到了洪水资源化多目标决策运行方案的最佳均衡解。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及其基本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可再生性。本文从水资源可再生的特性出发,提出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涵义及其在水资源可再生系统中的地位,系统地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可再生实现过程、其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本文认为水资源社会再生利用是城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或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并给出提高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虚拟水贸易计算方法及实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水、虚拟水贸易概念的提出为我国解决区域水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评析了传统的基于水足迹计算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然后提出改进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计算方法:将新鲜水资源使用量和废水排出量纳入国民经济行业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构造出“价值型-实物型”混合性投入产出表,把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描述相结合,在投入产出模型之外构造单独的水资源分析模块。该方法更加直观、准确的得出各行业及区间区域贸易调水量,不仅计算了生产过程消耗的“虚拟新鲜水”,同时计算了“虚拟废水”对生产地或国家的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充分考虑虚拟废水的机会成本。最后对华北地区的虚拟水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实行区域虚拟水战略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瓣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理论创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及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为主要标志的水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探寻和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并能反映先进生态水文化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是解决我国流域目前面临的水问题、应对未来不断加剧的水危机、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抉择.在对国内外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动态及研究进展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传统的以行政区域为单元、以政府为主导、以供水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向以流域为单元、以市场为主导、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未来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理论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从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制度、文化体系、管理模式、法律及政策体系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改革的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让市场在水资源配置领域发挥作用,是水管理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入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水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本文逐一对兰个方面的改革进展进行回顾和评价,揭示我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的制度变迁轨迹。随着我国水价和水权制度的推进,水权市场的事例会越来越多涌现。尽管水市场在长期将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水市场线入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决定了短期内水市场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