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体制。认为21世纪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科学管理,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体制。认为21世纪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科学管理,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以鄱阳湖独特的流域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人口数量表征城镇化的进程,分类解析1990~2011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讨论鄱阳湖土地资源结构变化、水资源变化特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资源消耗程度,以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为代表的城镇主要污染问题,探讨快速城镇化下鄱阳湖生态环境对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各城市的城镇化进展及其机制不同,南昌、九江和上饶城市扩张迅速,而景德镇和赣州发展较平缓;城镇化导致水资源日益紧缺,各城市年总用水量2003年以后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农业用水量逐年增加,工业用水量各城市年变化存在差异;生物多样性特征受到严重威胁,湖泊水面及湿地面积的持续减少,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九江等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加大、南昌等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高,造成湖区环境恶化。根据分析,建议鄱阳湖流域未来从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统一调配水资源、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强化环保宣传和规划与政策法律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为鄱阳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成部分。本文从当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行政等级化的城镇管理制度限制小城镇的公平发展;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土地制度设置的不完善;阻碍了土地聚集和人口聚集的同步进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必要金融的支持;小城镇发展规划体制存在较大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改革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试论重庆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重庆市是我国农村面积最广、农业比重最大和农业贫困人口最多的直辖市。维护好该市的农村生态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不仅对重庆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确保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重庆市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该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协调发展面I临的主要问题有:尖锐的人地矛盾;巨大的移民和脱贫压力;频繁的自然灾害。提出该市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通过发展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相结合,确保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将移民搬迁与地质灾害整治、库区周边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集水型生态农业:西北半干旱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农牧业区之一,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西北地区问题,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工业的污染,而农业生产活动的破坏,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须将生态环境的重建与当地农民的脱贫、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采适应地区特点的集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西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坝上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家口坝上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是河北省及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为落后的地区,,发展经济与改善环境是本区所面临的两大难题。本文对其经济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开发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实现粮食稳定自给和退耕还牧,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走部分水量,汉江中下游河道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势必会改变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生态环境条件,加剧该地区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汉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内生态用水、河道外社会用水的基础上,根据灰色系统理论,把灰关联度和灰关联熵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灰关联熵的水资源分配模型,最终得到了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满意方案,对维持汉江中下游地区河道生态良性循环,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引起的水危机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多元利益,寻求先进的法律机制来调节平衡、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开展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是实现流域上下游之间等相关方利益公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国缺乏生态补偿立法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进展缓慢、法律制度滞后、部分法律法规彼此之间矛盾和相互冲突、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位、立法模式不适合当今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等.本文通过对我国有关涉水法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有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对策,以期对中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推进和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再开发:新时期农村城镇发展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期,在旧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下产生的大量小城镇问题是制约我国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实施小城镇再开发战略,以期提高农村城镇化的质量、培育小城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文章在提出农村城镇再开发理念和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城镇化不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5种不同类型的农村小城镇的再开发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指导意见,提出了通过城镇再开发促进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关键性难题与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良倾向的讨论 ,认为大开发的实施需要在系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 ,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我国西北乃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持续干旱的发展规律 ,对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的分析表明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化将长期存在 ,生态将继续退化 ,这种趋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人为活动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应该在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的前提下 ,调整用水格局 ,发展节水经济 ,科学确定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 ,保证必须的生态用水 ,大力发展生态植被。指出在分析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时过于强调人为活动而忽视自然因素作用的倾向 ,讨论了水库兴修、灌溉、土地利用与改良、深层水利用、水环境脆弱性等水资源—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探索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特性入手,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讨了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中国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讨论了生态系统资源供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资源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反映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消费,计算发现,1961-1999年中国资源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从1961年的3.3亿hm^2年递增到1999年的16.8亿hm^2年平均增长率为4.4%,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支持了同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实证比较发展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大低于资源生态足迹,这些实证结果表晨;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资源消费持续增加,而另一方面,中国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有限,不能支持当前的资源消费及其增长,由于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进行生产的特质基础,其供给不足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及消费末端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都十分突出。然而传统的物质循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总结传统物质循环的特点与局限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旨在提高经济系统全过程资源效率与环境绩效的广义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理论模型;剖析了广义物质循环的资源与环境政策内涵,并据此提出我国资源环境的生命周期政策途径;最后以广义物质循环的内涵及基本原则为指导。深入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政策与环境政策。本文认为。建立与发展以广义物质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西北地区(陕、宁、甘、青、新)地处中国内陆.自然环境条件严酷。经济发展落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使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和隶属度函数对西北五省区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为中级协调水平,宁夏、甘肃和青海三省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新疆处于初级协调。西北五省区要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降低人口生育率。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理论创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及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为主要标志的水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探寻和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并能反映先进生态水文化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是解决我国流域目前面临的水问题、应对未来不断加剧的水危机、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抉择.在对国内外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动态及研究进展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传统的以行政区域为单元、以政府为主导、以供水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向以流域为单元、以市场为主导、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未来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理论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从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制度、文化体系、管理模式、法律及政策体系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虚拟水概念丰富水资源的形态与内涵,其价值不仅表现在人口-粮食-贸易为纽带的虚拟水贸易上,还表现在其社会属性上。基于虚拟水的双重价值,结合全国粮食各地产消平衡数据,构建线性优化模型,估算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从资源、经济、环境3方面出发分析虚拟水流动引发的综合效益。结果发现: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表现为北水南运的特点,同实体水的南水北调形成互补,水资源南北互通;资源效益而言,我国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共节约了152.96亿m3的水资源,占总的虚拟水流动量的15.79%,表面的水资源节约现象背后隐藏着缺水区输水给丰水区的反常现象以及广大富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经济效益总体上是增加的,工业增加值为6.77万亿元。经济效益增加分布较为集中,经济效益减损分布较为分散,效益减损需要构建地区补偿机制;环境效益结果不佳,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高的地区在透支当地农业生态绿水情况下大量输出虚拟水,将会对其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并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结果得出政策启示,为水资源管理、区域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新思考:引入实体水与虚拟水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构建协调区域发展的虚拟水补偿机制;维持绿水与蓝水结构平衡的生态安全。 关键词: 省际间粮食贸易;虚拟水流动;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经济制度和技术范式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水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水资源循环经济力图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既符合水循环自然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实现水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和谐统一。水资源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我国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必须改革现有机制和体制,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水资源制度、技术和观念创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生态足迹与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联合,通过与国内外智库的合作引入"生态足迹"理念,从自然资源消耗与"生物承载力"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表明,2007年人类在消耗着1.5个地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2007年已经是1961年的4倍,尽管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已经突破了1个地球的均衡水平。与全球平均类似,中国生态足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碳足迹,占54%。解决中国的生态足迹超支问题,关键是降低碳足迹。目前,中国的能源供给仍然高度依赖于化石能源,超过一半的能源供给来自于煤炭,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将面临化石能源枯竭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能耗大国,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供给模式,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提前应对自身可能面临的能源问题。中国所面临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高增长高资源消耗的老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为全球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探索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