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构建湿地是 2 0世纪 70年代才蓬勃兴起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式 ,由于其造价和运行费用低 ,净化效果稳定 ,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兴趣和高度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的控制 ,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关于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关于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仍不清楚。通过对生长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和天然环境条件下菰和石菖蒲根区微生物类群数量及其根区基质酶活性的测定发现 :同种植物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根区微生物的数量比天然条件下的要高 ,特别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 ,最高可达 3个数量级以上 ;同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不同植物根区的酶活性有较大差别 ,这为研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和以酶活性强弱作为净化效果的评价指标提供了科学资料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构建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才蓬勃兴起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式,由于其造价和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稳定,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兴趣和高度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水的农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关于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关于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仍不清楚。通过对生长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天然环境条件下菰和石菖蒲根区微生物类群数量及其根区基质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同种植物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根区微生物的数量比天然条件下的要高,特别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斩数量,最高可达3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不同植物要的酶活性有较大差别,这为研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和以酶活性强弱作为净化效果的评价指标提供了科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构建湿地去除酞酸酯的基质微生物和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酞酸酯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报告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含酞酸酯(DBP等)的污水污染的去除效果,以及湿地去除酞酸酯的基质微生物和酶方面的净化机理。具体结果如下: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酞酸酯污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高达99.9%以上;构建湿地对酞酸酯的净化主要发生在氧气含量相对较多的下行流池,上行流他的净化作用相对较差;同时分层实验还发现,构建湿地的净化作用主要集中在湿地上层基质中。通过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构建湿地处理酞酸酯污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STUDIES ON THE PURIFYING SPACE IN ARTIFICIAL WETLANDS WITH CATTAIL AND RUSH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根区理化特性,根系扩展的深度和位置,微生物和酶的分布状况;比较了不同深度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探讨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佳净化空间位点。通过对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发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基质上层25cm区域内,在5到10cm区域内,微生物数量最多,25cm区域次之,35cm以下较少。系统表层磷酸酶,葡聚糖脱水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较20cm区域内各酶活性强。对于废水的净化而言,系统20cm和60cm处的净化效果差别很小。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上部区域为较佳净化空间。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而水源污染却越演越烈的现象,选择性地综述了湿地工艺、固定化藻类和活性污泥等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在净化废水、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显著作用。三项生物技术的共同特点是高效快速、低耗节能、简易实用、管理方便且能耐受高负荷污水的冲击。净化污水主要通过基质的过滤吸附、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植物根系或藻类的吸收利用等理化和生物的协同作用。确保和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湿地系统——水力负荷与停留时间、有机污染物负荷、根系发达的植物种类;固定化藻类——载体的传导性能和孔径、校固定藻类的细胞粒径、密度和生长状态、藻类生长的最适pH和温度条件;活性污泥技术——单位体积内好气性微生物的浓度及其与其他活性生物的比例、活性污泥的循环速度与回用、系统中的溶氧浓度和好气条件。  相似文献   

6.
八种不同工艺组合人工湿地系统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除磷效能的提高方式主要集中在基质填料的选择、湿地植物的筛选等方面,本试验从调整湿地的组合工艺着手探索提高磷去除效率的优化组合,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考察了推流床-下行流-上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好氧塘-下行流、下行流-兼性塘、推流床-下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等8种不同工艺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磷的去除规律,比较了这些湿地组合所构建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如果采用塘系统作组合单元在湿地系统中前置比较理想,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湿地系统可以常年保持稳定的、较高的磷去除能力,而且对水力变化具有更好的耐受性能。复合垂直流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工艺组合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滇池人工湿地的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滇池小河口的天然湿地以及表流和潜流两种人工湿地的植被群落学特征。研究区内调查发现有12种植物群落,包含有植物17种。结果表明:表流人工湿地的群落多样性大于潜流人工湿地,甚至也大于天然湿地;在两种人工湿地中,植物群落中的层次数比较接近;从植被群落结构来看,在物种多样性和shannon wiener指数方面表现为潜流人工湿地大于表流人工湿地,天然湿地居中。从天然湿地到表流湿地,再到潜流湿地,随着湿地环境水文条件的变化,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状况也在变化,表现出从湿地植物向陆生植物演替的趋势。研究表明两种人工湿地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长势不同。在人工湿地中适宜构建芦苇群落,在表面流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中可以考虑水芹菜(Oenanthe stolonifera)和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人工湿地的水文条件与湿地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工湿地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基质生物膜的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基质生物膜量、生物膜厚度和脱氢酶活性等方面研究了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基质颗粒作为附着生长载体的生物膜的特性。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基质生物膜的形成时间为40~60 d。进水水质不同,基质生物膜的形成时间有差异,进水中相对高的营养水平有利于基质生物膜的积累,60 d内形成的稳定生物膜量相差1.59倍;生物膜活性也较大,平均相差1.5倍。不同发育程度的生物膜表现出的活性不同,最佳活性厚度为150 um。人工湿地中不同层次基质生物膜厚度差异显著,最表层0~5 cm层次基质生物膜厚度2~3倍于10 cm以下层次,为最佳活性厚度的3~4倍,其生物膜的过量积累不仅不利于处理效率的提高,且易造成人工湿地的堵塞。  相似文献   

9.
水量衡算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芦苇和无植物人工湿地,在系统水量衡算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种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植物收割后的冬季,有植物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低于无植物湿地2.2%;在其他季节,芦苇湿地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比无植物的高出3.2%~4.2%,但对BOD5的去除率却比无植物的低了1.8%~3.4%。有植物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无植物湿地有所改善,但是提高不多。比较了两种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植物湿地比无植物湿地高(P<0.05),这种提高主要集中在湿地水面以下约15 cm的范围,从整体来看,两块湿地内部氧化还原状态大体相同,主要是强还原环境。比较了两块湿地基质中降解有机物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有植物湿地的根际效应明显。考察了湿地进水有机负荷与去除量的关系,二者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96)。 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小试系统藻类去除效果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夏季在水力负荷为800mm/d间歇式进水条件下,研究了人工湿地不同工艺流程的8套小试系统SSP(system of small plot)内部水流方向上藻类去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中,藻类生物量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少,除藻率在出水处均达到最大值。藻类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水流方向的前几层,而系统其他层对藻类只有微弱的去除效果。由下行池与上行池构成的湿地系统中,去藻是上、下行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有推流床或塘处理系统参与的湿地系统中,它们对藻类的去除均有一定的作用。去藻作用主要是基质的拦截,不同的水流方向、植物和微生物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湿地对藻类的去除率在夏季一般都能达到90%以上,证明人工湿地是一种有效的除藻生态-生物方法,对除藻要求比较高水体的湿地构建及工艺流程的设计、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复合构建湿地运行初期理化性质及氮的变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研究了在间歇式进水条件下,复合构建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阐述了湿度要、溶氧、pH等理化因子变化的原因。实验初期,系统尚处于不稳定时期,对N的去除不够理想。随着筚驼逐步步和稳定状态,对KN、NH4^ 、N、NO2^-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66%和71%。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氨氮去除的主要途径。从总体上看,有植物系统中硝态氮的出水含量较对照系统同,说明间歇式进水以及植物的存在都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发生。实验发现,复合构建湿地在冬季仍能较好地改善水质,是一种有效的水链管理对策,对受污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安吉县凤凰水库双二库尾生态景观湿地为安吉"水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的先期试点项目,兼具水环境景观提升及水质净化功能,是大中型水库库尾治理的成功模式,对同类人工湿地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凤凰水库双二库尾生态景观湿地植物选择及配置进行了总结及问题分析,以期为库尾人工湿地植物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1  
以含水华的鱼塘水作为进水灌溉两套上行流-下行流人工湿地系统,系统内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灌溉一周后收集人工湿地进出水水样,用HPLC法检测其藻毒素定量,结合温度、电位、溶氧等理化指标和细菌、藻类数量的变化,分析人工湿地系统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其效果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藻毒素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优于茭白-石菖蒲组合的湿地系统。在三种主要藻毒素RR、YR、LR中,湿地对YR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连续8 a(2008~2015年)长期模拟温度升高,研究滨海芦苇湿地不同土壤深度,及两种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长期增温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增温对土壤表层细菌、真菌的数量影响显著,细菌在第一层的增幅最大,增加率为34.16%,真菌在第三层的增幅最大,增加了64.42%。增温对20~40 cm土层放线菌影响显著,其中在第二层达到最大增加率59.47%;(2)长期增温对芦苇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变化的影响不大,表现为各土层芦苇根际效应增温对照,而白茅根际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有显著差异;(3)不同的植物类型,其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效应对长期增温的响应不一致,表现为芦苇和白茅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效应的增加幅度不同,这可能与植物不同类型,根际分泌物种类、数量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森林对污染物(SO42-)的过滤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的过滤器效应是指森林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缓冲作用,这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截留、吸附与净化一般是通过污染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与灌草层植物、枯落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组分间的转化过程来实现,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的净化效应是正确评估森林过滤器效应的关键.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净化效应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指明了目前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指出目前国内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观测与现象揭示阶段,缺乏对过程与机理的深入研究,很少进行多因素的动态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这都限制了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净化过程内在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把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当作一个过滤器,从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几个亚系统方面介绍了森林过滤器对污染物净化缓冲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南四湖新薛河湖滨带湿地修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湖滨带人工湿地修复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该地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以评价退耕还湿措施对湖滨带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生态修复工作,湖滨带退化湿地中的植物物种数量由修复前的16科25种提高到修复后的24科47种.修复后的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其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未修复地区,其中,修复后的湿地高位台田区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619、0.745和0.860,远高于未修复高位台田区的0.060、0.012和0.065.通过退耕还湿措施修复的湖滨带人工湿地系统对于恢复南四湖湿地的物种多样性、实现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氧化还原电位(Eh)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不同功能区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系统下行流池表层、两池底层、上行流池表层E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02~585、-87~-130、308~432 mV,沿水流方向依次形成了好氧A区/缺氧、厌氧区/好氧B区3个功能区。好氧A区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区域,BOD5、CODCr、NH+4- N的去除率分别为430%、484%、541%,特别是NH+4 N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79%;缺氧、厌氧区主要是进行反硝化反应和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好氧B区则主要是去除厌氧分解后的有机物以及进一步脱氮。另外,NH+4 N的去除率与系统各功能区Eh呈显著相关关系(〖WTBX〗p〖WTBZ〗<001),而BOD5、CODCr、NO-3-N的去除率与系统各功能区Eh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海岸带自然湿地具有重要的水鸟保育价值。近年来,大规模的海岸带围垦造成了海岸带自然湿地的消失和质量退化,导致水鸟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急剧下降,严重降低了水鸟的保育效果。海岸带自然湿地围垦后,部分转化为水鸟保育效果较差的工业模式水稻田。提升水稻田的水鸟保育效果,关键在于改善水稻田的构建技术。根据海岸带水稻田的种植管理模式和水鸟的生境选择特点,提出了一种以水鸟保育为目标的水稻田构建技术,以生态工程手段提升水稻田的水鸟保育效果。该技术的核心内容为在水稻田中构建水池单元,并设置生境小岛等功能组件,建立水稻田复合生态系统,实现多种种植和养殖。在满足水稻田生产管理需要的同时,为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和适宜的多样性栖息场所。为验证该技术的水鸟保育效果,2013年夏季在崇明东滩依此技术构建了10 hm~2水稻试验田。2013年秋季至2014年春季,对比工业模式水稻田,各选取总面积10 hm~2的调查样方,开展一个完整年度的水鸟群落调查,每个季度调查5次,共计15次水鸟调查。水稻试验田共记录到水鸟34种,平均密度为41.87±6.62只/hm~2;工业模式水稻田共记录到水鸟12种,平均密度为2.08±0.45只/hm~2,水稻试验田的水鸟种类和密度均显著高于工业模式水稻田。结果表明,水稻田构建技术能够显著增加水稻田的水鸟种类和数量,提升水稻田的水鸟保育效果,从而弥补海岸带自然湿地缺失对水鸟造成的影响。水稻田构建技术可以为海岸带水稻田的水鸟保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海岸带受损湿地的修复和水鸟栖息地的优化改造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9.
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高等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高等植物及群丛类型特征,揭示该类型湿地资源特点,采用遥感影像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的分布、面积和高等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七姊妹山、大九湖、二仙岩和后河等4个区域内,主要有8个斑块,总面积为1 27869 hm2,共有高等植物65科、128属、194种,有大理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rubro-brunnea var.taliensis-Sphagnum palustre)、川东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fargesii-Sphagnum palustre)、野灯心草-泥炭藓群丛(Ass.Juncus setchuensis-Sphagnum palustre)、水竹-泥炭藓群丛(Ass.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Sphagnum palustre)、紫羊茅-泥炭藓群丛(Ass.Festuca rubra-Sphagnum palustre)、小叶南烛-川东薹草-泥炭藓群丛(Ass.Vaccinium bracteatum var.chinense-Carex fargesii-Sphagnum palustre)等20个群丛。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为泥炭藓沼泽湿地高等植物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镇江北固山湿地属于长江近河口段淡水潮汐湿地,植物群落基本保持原生演替的前期状况。根据对该湿地的实地观测研究,描述了河滨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湿地的水文特征刻画了湿地高等水生植物在时间、空间和景观上的生态过程;综合河滨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及湿地的水文特征探讨了镇江淡水潮汐湿地的演变趋势。对湿地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而为长江淡水潮汐湿地的生态修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及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