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内以长沙为核心包括株洲、湘潭的一个典型的城市群,它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但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区域发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在行政区经济还将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发挥其正面效应.削弱其负面效应着手.针对长株潭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用行政区划手段和非行政区划手段来进行协调。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何以较低的能源消费保障较高的经济增长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特征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和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保障能源可持续消费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宏观上调控上述因素.使其向能源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都圈内城市职能的分工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其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首都圈曾经具有全国最优越的发展条件,处于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但是其发展相对滞缓。主要原因是首都圈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首都圈内各个城市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城市各个部门发展都相对平庸.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只有实现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整合,才能提高首都圈整体的竞争力。首都圈内各城市实现职能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京津两市在首都圈中的龙头作用不明显;②首都圈内部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首都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④首都圈的空间结构急需调整。据此提出促进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整合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虚幻性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生态环境质量真的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善吗?“先污染、后治理”真的是普遍的发展规律吗?既有的理论一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质量在经过一个时期的恶化之后,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出现好转.其变化过程呈“倒U曲线”状态.这就是环境Kuznets曲线。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貌似真实的虚幻.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发展而好转只可能是局部的、而不可能是整体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的双赢目标也同样是难以企及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只能是基于各种利益关系的权衡。文章还对中国长期推行的几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相权衡的现实主张。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形成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开始起步。1979年翻2006年得翻快速发展。中国环境政策十分注意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其主要特点有:①充分运用命令-控制手段;⑦努力推动筹集环保资金;③着力明确谁应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④不断鼓励“防治结合”和“综合利用”;⑤较早体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30多年来,中国环境政策逐步演变并深化:地位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从偏重污染控制翻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方法从未端治理翻谭头控制,范围从点谭治理到流域与区域的综合治理。手段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翻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导。文章最后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于这些政策的基本评价,展望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外贸易的资源环境逆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贸易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兰大引擎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在拉动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对我国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因此,应高度关注我国贸易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运用贸易手段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为此.建议我国在进出口环境关税、市场准入与准出、投资等贸易环节增加环保“阀门”。具体政策建议:①扩大出口关税征收范围.加征高污染产品出口环境关税;②设计和实施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③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准入门槛。引导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④健全进口废物贸易政策,有效防范废物贸易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影响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是中国社会经济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又是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较早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通过区域整合发展提升其在全球竞争体系中的地位。巨型工程作为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支撑体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城市和区域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介绍巨型工程概念的基础上,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开发、形象塑造等巨型工程的发展以及包括机场、港口、快速轨道和高速公路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布局,并提出了部分规划设想。最后,集中探讨了巨型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垃圾处置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依赖行政手段.而非经济关系,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箫因为无法和现实吻合,常常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分析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现状,寻求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增加政策对解决我国垃圾处置市场问题的适应性应该成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对我国垃圾处置市场的经济特征和垃圾处置的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选择合适的环境经济手段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置市场存在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对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数学推导、分析。认为建立市场.选择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包括产权明晰.完善垃圾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同时建立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直接管制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置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推进垃圾处置市场建立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渤海,面积15.67万km2,人口8700多万。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以年均12.1%的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于1993年提前7年实现第二个翻番,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由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10.
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经济学进步了多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毋庸置疑,自经济学产生尤其是20世纪以来,经济学所取得的进步比任何别的社会科学都要大。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由此,经济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一个没有“飞跃”的社会里,经济思想即便有所进步和发展.也只能体现在“量”上和发展程度上。就是说,只要经济学所依赖的经济形态没有变化,便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十余年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粗放的发展方式,使中国油气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单纯依靠节能降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油气供需矛盾和改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增加油气能源供应。研究发现,中国的传统油气资源缺油少气,但非常规油气资源相对丰富。本文通过对中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及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和研究,证明了中国发展非常规油气不仅可行,更是政府缓解能源供需紧张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最后就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资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城镇化的回顾和启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阐述研究和制定可持续城镇化战略和政策的重要性之后,首先回顾了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然后论述了现阶段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最后阐述了新中国城镇化的若千启示。这些启示包括:①工业化伴随城镇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城镇化的根基中工业化、服务业和经济的发展;②大城市超前发展是城镇化的规律,都市连绵区是城镇发展的高级形态,要让大城市充分发展,要对都市连绵区加强引导,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③大城市周边地区是非农就业人口增长最快的地方,也是规划和建设薄弱的地方,必须及早关注;④小城镇要有适当规模,不能追求数量,要关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⑤减轻城乡贫困是快速健康城镇化的基石;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13.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0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耒来:创建低碳经济》。2007年是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经济的一年.人们期望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UNDP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的人均碳足迹为3.8CO2t/人,显著地低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国、英国和法国。J.W.Tester等运用碳排放Kaya公式分析表明:尽管20年间中国的能源强度年平均降低了5.22%,碳强度年平均降低了0.26%.但由于人口多。加上人均GDP年增长为世界的6.6倍。而碳强度年均降低不到世界的58%.使得碳排放年均增长达4%。中国面临着能源禀赋、发展水平、总量突出和锁定效应等挑战。因此。中国的应对战略主要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框架,坚持不懈地节能减排,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与科学发展替代能源等。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流域内水污染治理严重滞后,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必须对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有关因素,包括水、土、生物及相关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处理好长江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将成为未来20年长江流域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改革的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让市场在水资源配置领域发挥作用,是水管理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入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水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本文逐一对兰个方面的改革进展进行回顾和评价,揭示我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的制度变迁轨迹。随着我国水价和水权制度的推进,水权市场的事例会越来越多涌现。尽管水市场在长期将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水市场线入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决定了短期内水市场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强度的表征指标,运用GIS软件和经济计量模型,探讨了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明显,并且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形成了以上海、杭州为中心的高强度地区,这与目前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相吻合。同时,经济增长、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短期内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土地管理政策的影响尚不显著。今后,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推动城镇化和城市产业布局,才能使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将为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对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制定与出台,而且影响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理解和执行。基于此。就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展开了综合研究,以期有助于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制定与执行。在比较研究国外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与综合分析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基本定位与基本内容,进而提出一种新的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从目前实践看,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的管理经济。中国循环经济建设应该从适度生产系统、适度消费系统和回收利用系统三个环节着手。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作为一部环境友好型经济法以及具有一定强制性与制裁性的促进法,应当按照适度生产-适度消费-回收利用这条主线进行立法架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利用的环境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能源利用条件下的国家环境安全。通过比较环境安全评价和传统环境评价,提出环境安全度这一环境安全的定量指标。建立中国能源利用的环境安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在2010年和2020年都是不安全的。因而.必须制定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安全战略。制定相应的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削减能源环境污染。动用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确保国家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主要讨论了贵阳市研究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利用GIS和R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空间属性一体化”数据库。构建了一套适合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求算出贵阳市各个地区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分值,最后将贵阳市的土地承载力划分为3个类型区:一是低承载力区(Y〈0.2),有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二是中等承载力区(0.2〈Y〈0.5)。属于这种类型区的有4个地区,主要包括乌当区、白云区;三是高承载力区(Y〉0.5),主要有南明区、云岩区和小河区。这3个类型区分别代表土地承载力演替从低层次的均衡发展阶段到较高层次的不均衡发展阶段再到高层次的系统协调均衡发展阶段。结果表明,贵阳市目前的土地资源处于紧张状态,但不同的地区又有所差异,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地域性,最后对当地土地利用政策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计算1986-2002年山东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①相对资源承载力从1986-2002一直处于富余状态.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提高是相对资源承载力快速提高的原因;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处于富余状态。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区域差异拉大及其资源相对不足是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③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稳定相对资源承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山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