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环境是社会建构的,环境问题的真正根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非正义性,应当走出"全称命题"与"重自然轻人类"的关怀偏好,通过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来解决环境问题。社会结构内的利益诉求是基本的社会行为,环境利益是环境时代的利益形态,环境利益的分配是环境法学的规范性关怀。论文基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针对目前环境法的研究现状与理论瓶颈,认为环境权利体系的型构需要环境利益的法律结构塑造。在此理论预设之下,采用规范的法律解释学方法,通过解构"环境"的概念来明确"环境利益"的精确概念,认为环境利益由自然禀赋与人为创造两部分利益形态构成,环境利益呈现的是一种区分的利益形态,而不是泛道德化的利益请求与公共利益的大词哲学。环境利益的规范性法律构造包括环境利益的公平表达平台与机制、环境利益的价值衡量与法律确认过程、环境利益保护与限制的法律制度关联和环境利益矫正失衡与社会化增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利益、价值与认知三维视域出发,分析了环境冲突的形成原因,考察了环境伦理对环境冲突的调适机理.环境冲突是社会主体利益、价值、认知多元化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彼此间独断性的对立和冲突转向建设性的生态与互动,是化解环境冲突的根本路径.对此,环境伦理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环境伦理通过对环境价值的辩护,将自然拉进道德关注的视野,塑造和影响人们的利益、价值和认知结构,调适人类社会中工业文明以来不断制度化的生态缺失,从而作为一种积极的要素,推进各主体的利益、价值和认知由对立和冲突走向彼此共存的生态互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一系列具有全球性质的资源、环境、人口等问题日益凸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无论是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或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还是从消费的公平性角度来分析,纵欲享乐的消费主义方式都有很多无法回避的罪责,它不仅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正是通过对工业文明消费观的反思和批判,可持续消费伦理应运而生。可持续消费通过控制自身的消费保护资源、降低污染强度实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伦理目标;通过节制过分的物质欲望、追求精神生活的完善增进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伦理关怀;通过正确处理人类自身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强化了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伦理责任,可持续消费所具有的三维伦理向度,使其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消费方式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成为人类应对危机理性的自觉和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均为人类的基本利益,二者具有同源同质和共生互动性。从哲学的角度看,环境与经济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且在不同形势下结构是变化的,表现在利益关系演进的过程之中——利益主体多元、利益客体多种、利益内容多样。因此,不应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割裂甚至对立,也不应简单理解为环境利益或经济利益敦为优先的问题。二者应是并且能够是经过衡平后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5.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 ,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其外。集团和国家利益使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途径等产生分歧。基于共同利益的国际合作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环境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构建企业环境绩效与企业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环境压力的计量模型,并在江苏常熟地区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利益相关者,结果表明:在该实证区域,以主动性环境管理行为度量企业环境绩效时,投资者、竞争者、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影响;政府虽然给企业造成了很高的环境压力,但并不是造成企业之间环境绩效差异的原因;媒体和环保非政府组织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作用尚不明显.结论说明:我国政府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建议我国政府继续推动环境政策创新,积极创造更多利益相关者成长的制度空间,为我国企业环境绩效的提高提供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7.
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分为10种可能的类型,其中,未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人类活动、生态系统破坏行为、不可更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对具有非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利用不属于生态补偿的范畴。生态补偿通过调节对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过程中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以可持续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上,受损者依据其受损的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获得补偿;受益者依据其开发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利或其享用的额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而付费。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应从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中区分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从增量价值中区分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从人造资本中提取出外部性价值;受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发展成本。实践中往往通过利益相关方的谈判确定最终补偿标准。政府的介入显著提高了生态补偿的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保障了公平和谐,但政府不是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方。政府站在利益相关方之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职能,促进生态补偿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诸方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绿色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多方博弈过程。本文通过建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模型、精炼贝叶斯博弈模型和一般博弈模型,分析了绿色经济体系构建中的诸方利益博弈关系。不同的博弈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中央政府以公共利益长期化为核心的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诉求、地方政府政绩导向诉求、企业围绕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消费者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诸方利益诉求的交集在于实现社会经济的绿色化,减少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目标和责任目标与政策执行人员自身利益相挂钩的制度安排是制约污染者的有效路径,制度实施机制对制度实施程度及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建立监管者的奖励机制、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评价、提高执法者的综合素质,强化企业治理污染的约束机制和提高对消费者绿色消费的补贴机制才能妥善处理博弈各方的利益诉求,顺利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和种类——从对“公益”的解剖入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公益诉讼中的公益依主体构成不同分为多人公益和集体公益两种.前者是多个人分属的利益.之所以称为公益,是因为它是多个人的利益.后者是一种整体利益,是多数人组成的集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利益.多人利益意义的环境公益诉讼实际上是侵权诉讼,这种诉讼的理论基础是私人权利.可以把它叫做环境公益诉讼.集体利益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人类环境利益的诉讼,其理论基础是国家利益或人类共同体利益.可以把它叫做环境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诉讼各有自己的理论基础.环境公益诉讼本质上是私益诉讼,其理论依据是公民权利;环境诉讼是真正的公益诉讼,这种诉讼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利益理论、国家利益理论.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中缺位的第三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促成了“两个人世界”的形成,被忽略的第三方是导致资源环境问题与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在利益化取向的人类行为中,必须提高主体的道德习惯和信仰,才能在利益的相互角逐中兼顾第三方的利益,即生态环境和“不在场”的下一代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与地球表层的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括非生物、生物和人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人的生存环境,它是进化发展的。人类社会只有认识并遵守地球表层的进化规律,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水库温室效应研究进展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淡水水库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也成为了科学家争论的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很多为水力发电或其他目的建造的水库,因水库蓄水所导致土壤和植被的淹没而额外增加碳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释放。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淡水水库温室气体研究方面文献的归纳,综述分析了水库温室效应观测研究案例、〖JP2〗水库温室气体的产生机制、排放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从事水库温室气体研究、把握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scholarly attention to adolescen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however, only a small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address the Adolescent Environmentalist’s (AE)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media usage, and communication orienta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in young people (aged 12–17)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environmentalists, or the AEs, and those who do not drawing from a national sample of 1096 youth. Results show AEs significantly differ from their peers. The AEs have a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value set, report greater self-confidence and influence among peers, support the stronger display of citizenship behaviors, follow certain news topics more, use and discuss the news more with a variety of others, and report engaging in more dialogue and persuasion.  相似文献   

14.
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扶贫攻坚阶段,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减贫的关键不在于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下如何提高转移支付的精度和效率,而在于真正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理念,从盯住经济总量增长转向用减贫目标统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影响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但既往研究对何种产业结构更有助于贫困减缓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基于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视角,分析了专业化、多样化影响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专业化、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FGT贫困指数的关系进行了门限回归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确认了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专业化的减贫效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和发展阶段趋于增强,并且经济密度更小、距离技术前沿更远的地区,专业化的减贫效果更显著;多样化的减贫绩效低于专业化,且相关多样化的减贫效应高于不相关多样化。细分产业来看,第三产业相关多样化比其他多样化结构更具减贫效果。贫困地区在减贫的产业结构选择上,首要目标是改善专业化程度,其次是在多样化的既定前提下,谋求相关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相关多样化。专业化和相关多样化对不同贫困群体的影响也存在差别,既往产业结构更有利于贫困线附近群体的贫困减缓,而对深度贫困群体的溢出不足。因此,在塑造合宜减贫产业结构,改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同时,还应辅以改善深度贫困人口劳动力供给的政策,改善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机会,从而增强从益贫产业结构中获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提出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定量方法: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该方法设计了一个0~100尺度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作为量度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的大小。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由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RIn)和环境污染分指数(EPI)来计算。根据ESI数值和RECI与EPI的关系。可以判断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和主要来源。该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评价中国工韭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现状和长期趋势。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较高的可靠性,较好的直观性。同时原理筒单。计算简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cent appearance of a circular economy in such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s Germany and Japan and outlines its concept and principles.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a circular economy should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ill enable a shift to a sustainable society of "doing less with less" away from the current high-consumption society of "doing more with more"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日益成为我国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提出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基于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和城镇化格局现状分析,采用湘鄂赣3省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与城镇化格局的空间变化。研究发现:(1)1990~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分布不均衡,武汉、长沙、南昌3大省会城市一直是人口的主要集中地,人口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但城市群整体的人口集聚水平有所下降,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呈现出由单核心结构向多核心结构的发展趋势;(2)人口"镇"化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水平经历了由以长江为界北高南低分布向沿长江、京九和浙赣沿线地区分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核心结构的城镇化格局;(3)对比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的演变过程,反映出人口集聚度对城镇化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区域城镇化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格局变化更加复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纠纷呈现出上升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环境侵权问题日益严重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从环境侵权救济的无奈与矛盾入手,对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诉制度确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提出环境侵权公诉制度的初步设计,希望从检察机关公诉权的角度对我国的环境侵救济寻找一条合适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Soil Erosion: A Food and Environmental Threat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problems facing human society. Humans obtain more than 99.7% of their food (calories) from the land and less than 0.3% from the oceans and other aquatic ecosystems. Each year about 10 million ha of cropland are lost due to soil erosion, thus reducing the cropland available for food production. The loss of cropland is a serious problem becaus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orts that more than 3.7 billion people are malnourished in the world. Overall soil is being lost from land areas 10 to 40 times faster than the rate of soil renewal imperiling future human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相似文献   

20.
Press conferences ar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 government's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t climate change summit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ress conferences should serve two main functions: exerting pressure in negotiations and informing the public. These functions correspond to two logics of action: a logic of consequence where governments use press conferences as negotiation tools and a logic of appropriateness where governments organize press conferences to increase transparency. Based on new data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rchives, we find limited support for these two logics of action. Neither democracies, which, we argue, are more likely to follow a logic of appropriateness, nor vulnerable countries, which are more likely to follow a logic of consequence, organize systematically more press conferences. Other factors, such as capacity and a government's function in the negotiation structure, seem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