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利用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贵州省废弃汞矿山万山矿区地表水不同形态汞(活性态、溶解态、颗粒态)的含量进行测定。样品活性态汞为1.04~402 ng/L;溶解态汞为12.5~426 ng/L;颗粒态汞变化很大,最低只有1.38 ng/L,最高达4 427 ng/L。研究表明:(1)直接与矿山冶炼活动排放物炉渣接触的溪流水污染程度最高,总汞高达4.46μg/L;(2)与矿山开采活动排放的废石或贫矿石接触的溪流水污染程度较低;(3)远离汞矿开采、冶炼活动区的地表水总汞接近汞矿化带背景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运用连续颗粒物采样仪(URG Model 2000-01J)对贵阳市城区大气颗粒物PM2.5进行了连续3个月(9~11月)的采集与分析,探讨了PM2.5的浓度分布特征、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贵阳市大气颗粒物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3±27μg/m3,变化范围为3.7~186μg/m3;初步推断大气颗粒物PM2.5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等人为源;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温度等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贵州汞矿矿区不同位置土壤中总汞和甲基汞污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为了深入理解汞矿矿区土壤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污染特征,应用AAS、GC-CVAFS方法,分别对贵州万山、务川和滥木厂汞矿矿区不同位置土壤以及对照区土壤中的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万山汞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1.1~790 mg·kg-1和0.19~15μg·kg-1,务川汞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0.33~317mg·kg-1和0.41~20μg·kg-1,滥木厂汞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0.41~610 mg·kg-1和0.70~8.8μg·kg-1.对照区土壤汞含量明显低于矿区土壤,其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0.14~1.2 mg·kg-1和0.09~0.23μg·kg-1;对照区土壤THg含量接近或稍高于全球背景土壤THg含量0.01~0.5 mg·kg-1.研究表明,汞矿区稻田土壤具有较强的汞甲基化能力,其MeHg含量明显高于菜地和旱田土壤;万山汞矿区土壤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滥木厂和务川汞矿区土壤汞污染.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过程中汞的释放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赫章县铅锌矿石、冶炼矿渣、煤、煤渣中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矿石中汞含量与锌含量存在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测定结果并运用质量平衡法则,计算出不同类型矿石原料在冶炼过程中向大气的释汞因子:硫化矿为每生产It的Zn向大气释放155g的Hg;氧化矿为每生产It的Zn向大气释放79g的Hg.结合上述释放因子,对赫章土法炼锌过程中汞释放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贵州省废弃汞矿山万山矿区地表水不同形态汞(活性态、溶解态、颗粒态)的含量进行测定.样品活性态汞为1.04~402 ng/L;溶解态汞为12.5~426 ng/L;颗粒态汞变化很大,最低只有1.38 ng/L,最高达4 427 ng/L.研究表明:(1)直接与矿山冶炼活动排放物炉渣接触的溪流水污染程度最高,总汞高达4.46μg/L;(2)与矿山开采活动排放的废石或贫矿石接触的溪流水污染程度较低;(3)远离汞矿开采、冶炼活动区的地表水总汞接近汞矿化带背景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贵阳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潜在来源和健康危害,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白天(08:00—19:00)、夜间(20:00—翌日07:00)连续采集秋、冬两季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n=20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样品中10种重金属(Pb、Cd、Cr、As、Zn、Mn、Co、Ni、Cu和V)含量,分析其昼夜质量浓度特征及变化规律,运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和HMHR(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别探讨其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①秋、冬两季大气颗粒物ρ(PM2.5)日均值分别为(53±18)(62±20)μg/m3,均低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75 μg/m3);ρ(As)、ρ(Zn)和ρ(Mn)均呈冬季高于秋季的特征,其他元素变化不明显.②白天ρ(PM2.5)为(61±20)μg/m3,稍高于夜间〔(58±24)μg/m3〕;ρ(Pb)白天低于夜间,ρ(Ni)、ρ(Mn)、ρ(Zn)和ρ(Cu)则白天高于夜间,其他元素昼夜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③PMF模型分析表明,交通污染、燃煤、工业冶金和土壤扬尘是采样期间10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39%、37%、14%、10%.④HMHR结果表明,Cd和Mn对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其他重金属元素对人群无非致癌风险.致癌元素As、Cr和Cd的致癌风险值介于4.3×10-6~4.4×10-5之间,对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而Ni和Co的致癌风险值均低于可接受水平(10-6).研究显示,贵阳市秋、冬两季PM2.5中重金属污染水平整体较低,交通污染和煤炭燃烧是其主要来源,重金属元素中Cd、Mn、As和Cr对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
8.
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贵阳市城区设置采样点,利用国产武汉天虹智能采样器连续一年采集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共357个,采用HOBO U30气象仪同步记录气象数据。气象数据分析表明贵阳市春、秋和冬季均为东北风,夏季多南风且风速较大,全年以东北风为主。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贵阳市市区PM2.5污染特征并初步讨论其来源。结果表明:PM2.5日浓度范围为4~193μg/m3,平均值为70±33μg/m3,日超标率为46%。以季节来看,夏季PM2.5浓度最低,冬季最高,秋、春季次之。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与燃煤污染。与国内其它城市研究相比,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二次金汞齐结合冷原子荧光测定法对红枫湖活性汞(RHg)和溶解气态汞(DGM)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 红枫湖溶解气态汞含量(ρ(DGM))为0.024~0.110 ng/L,随着水深的增加ρ(DGM)降低,且夏季高,冬季低,这种分布特征表明光在原子态汞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红枫湖ρ(DGM)除受光强影响外,还受到春季后五大量生长的藻类影响,但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ρ(DOC))及温度的相关性不大. 活性汞含量(ρ(RHg))为0.14~2.70 ng/L,其主要受Hg2+的光致还原过程,Hg2+的甲基化过程以及人为源的释放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气细颗粒物采样仪器(青岛崂应2050型)和黑碳仪(Soot Scan~(TM)Model OT21),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对贵阳市城区大气黑碳进行了连续采样和监测。结果表明,大气黑炭的浓度为1.17~12.77μg/m~3,平均值为5.19±1.91μg/m~3,季节变化特征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大气黑碳气溶胶含量与大气细粒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及钾离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64(P0.01)和R~2=0.31(P0.01)。源解析结果显示,化石燃料(51.9%)、生物质燃烧(32.4%)和餐饮油烟排放(15.7%)是大气黑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显示,贵阳市全年大气污染气团主要来自我国境内,污染气团的来源与贵阳市大气主导风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