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矿物油(原油、机油、柴油等)、苯胺、部分金属离子及CIO-等物质对4-AAP法测定污水中的挥发酚有干扰。本文采用标加干扰物的方法研究了各种干扰物质对挥发酚测定过程中的回收率的影响规律,得到总回收率Y方程。由Y值和4-AAP法测定值CD可求得水样中挥发酚的实际含量CT(CD/Y)。混和干扰物加标拟合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5%。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样的结果与4阶导数光谱法的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是针对油矿区污水特点,提出的消除各种干扰挥发酚测定物质影响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背景噪声监测及修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测量结果修正的相关要求,本文对新颁布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和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349-1990)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比对、分析和探讨,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背景噪声难以测量的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几种解决途径,主要提出噪声源声值与背景声值相差小于3dB(A)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矿山开采非线性沉陷学说初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基于岩体工程属性和矿山开采沉陷本质特征而建立非线性沉陷学说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总结了近年来笔者在非线性沉陷问题方面所做的大量实验、现场勘测、研究和取得的成果:采动岩体的非线性破坏特征、开采沉陷的Dam age效应、采动岩体分形裂隙网络及演化规律、开采沉陷的协同效应和自组织过程、采动岩体层裂的突变机理、采动断层活化的分形界面效应、地表下沉的“S”型分形增长规律;提出了建立基于矿山开采非线性沉陷机理、规律的预测模型和防治对策及非线性沉陷学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类型已由SO2与PMIO混合型污染,逐步转变为以扬尘为主要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通过对我市市区空气质量状况、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提出控制或削减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人发中微量铜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5-Br-PADAP作显色剂,利用三阶导数光谱法,在碱性介质中同时测定铜和锌。该法测定铜,锌的表观三阶导数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0×10^5一3.0×10^5,同时解决也谱带相互重叠干扰问题,对人发中铜和锌进行测定,得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日本千代田公司发展的稀硫酸吸收法(简称千代田法),是目前在日本用得较广的烟气脱硫方法。该法的第一个工业装置于1973年投入运行,至今运转正常,问题较少,因此引起了普遍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开发面临的环保挑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环保政策,大规模开发将面临诸多环保挑战。我国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等南方地区,结合该区域地少人多、地质灾害多发等特点,文章从页岩气压裂作业所需水资源、大量压裂返排液和地层水无害化处理、勘探开发过程中噪声污染以及开发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等方面探讨了页岩气开发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并提出了页岩气开发的环保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合成碳修饰的铁基催化剂,并利用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对催化剂进行碳修饰可以大幅提高类Fenton反应的催化活性,反应60 min对MBR出水COD的去除率可超过91%,且经过6次循环降解性能几乎保持不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反应后催化剂中高活性Fe2+占比并未减少。循环伏安曲线表明,通过水热法进行碳修饰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电子传输效率并促进Fe2+/Fe3+循环。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表明,·OH和·O-2均是该体系中的活性氧物种。  相似文献   
9.
10.
毛乌素沙地沙柳枝条茎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茎流速率和日蒸腾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因子对沙柳茎流速率的影响,选取1龄(1a)、2龄(2 a)和3-5龄(3-5 a)沙柳单枝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热平衡原理的包裹式茎流仪EMS 62和HOBOU30小型气象站对沙柳的茎流速率及其周围的气象因子进行连续同步观测,分析沙柳茎流日变化及气象因子对茎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林龄沙柳的日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几"字形曲线。沙柳茎流与太阳辐射(R)、空气温度(t)和水气压差(vp)的变化具有不同步性,两种天气下,夜晚均存在茎流但是白天茎流启动时间不一样。晴天沙柳枝条日累积茎流量表现为3-5 a2 a1 a,三者间差异显著;雨天条件下日累积茎流量大小顺序为2 a3-5 a1 a,三者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天气情况下,1a和2a沙柳枝条日累积茎流量相差较大,3-5a沙柳日累积茎流量相差较小。沙柳茎流速率与R、t、v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空气相对湿度(R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风速(ws)相关性模糊;除风速外,沙柳茎流速率与其他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在晴天条件下的解释效果优于雨天。两种天气情况下,3-5 a沙柳的茎流速率对气象因子更为敏感,且沙柳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均可建立关系模型。文章通过对沙柳茎流的研究,可为确定沙柳合理种植密度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