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的水管理政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ABSS)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考察系统中主体的不同状态和行为特征、主体与环境的作用、主体之间的作用,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征,是进行复杂社会环境系统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讨论了ABSS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系统构成、分类方法和开发工具等特征,总结了其供水系统发展、水资源分配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居民用水行为、农业污染控制及人类活动的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利用该方法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技术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对技术变化的模拟和分析能够识别技术变化的作用.在评估减排成本以及确定减排目标时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早期的气候政策模型通常将技术变化视为非经济的外生变量,因而无法对技术变化的起因和效果做深入分析。近年来的气候政策模型则开始逐渐利用内生方法模拟技术变化。在介绍内生技术变化的概念及与传统的外生技术变化的区别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评述研发投入和技术学习这两种主要的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气候政策模型中得到应用。但是现有建模方法无法表征技术变化过程中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因而传统的建模方法需要扩展到一个更为综合的框架并需要更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基于该框架介绍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未来可能拓展。  相似文献   
3.
粮食粉尘污染危害严重据报道,粮食加工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能引起许多呼吸道疾病,长期接触能引起哮喘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导致慢性咳嗽的发病率比吸烟者还要高。此外调查还发现,在从事粮食加工的工人中,有6%~32%的人发生一种怪病—“粮食热”。其症状:...  相似文献   
4.
气候政策研究中的数学模型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灿  陈吉宁  邹骥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35-439,454
按照成本分析和综合分析2个层次,分别介绍了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工程经济模型、动态能源优化模型、能源系统模拟模型、综合评估模型等不同模型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气候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概括了气候政策模型研究的4个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扩展成本与效益的内涵、注重不同模型之间的比较、强调不确定性分析。结果中国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面昨的问题,认为国内气候政策模型研究与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地位仍不相称,强度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扩展研究领域、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以便为国家的气候谈判政策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简讯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第6次环境医学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9月21日在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宾馆召开,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主要涉及环境毒理、环境卫  相似文献   
6.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定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海岸线漫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等基本国情的现实制约,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这决定了中国必须把适应气候变化尽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并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简称适应战略),通过国际合作与自身努力,尽量消减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国际环境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在加剧。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展的时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加大,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形势十分严峻。城市污染相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段超过3类水质标准(不适于生活用水)的达78%,5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这5座城市在全球50多座城市的大气监测中属污染最严重的10名。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浓度较高。大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明显加重。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每年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框架及其投资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论述了中国环境政策框架的演变和完善过程 ,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的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降解对生物过滤塔去除氯苯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外-生物过滤联合工艺中的紫外单元促进了后续生物过滤单元的氯苯去除性能.为了进一步揭示紫外光降解对生物过滤塔运行性能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紫外光降解对生物过滤塔填料层pH、生物膜特性和填料层结构特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紫外光降解产物导致了生物过滤单元填料层pH的下降(从pH 6~8降至pH 4~7);另外,紫外单元产生的臭氧降低了生物过滤单元生物膜厚度和生物膜的EPS含量,改善了生物膜的特性,提高了氯苯和营养物质在生物膜内的传质效率.同时,臭氧可以有效控制生物量过量积累,增加了填料层的比表面积(从784 m2.m-3增加至880 m2.m-3),优化了填料层的结构特性,提高了污染物的反应速率.上述各方面的综合作用最终促进了生物过滤单元的氯苯去除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的差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春杰  马忠玉  王灿  刘子刚 《生态环境》2006,15(5):1029-1034
运用一种不产生残差的方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对中国部分省份、区域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分解分析。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分解成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化石燃料的排放系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人均GDP和人口总数。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6年后呈现零(或负)增长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强度的提高;各省(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区差异显著。因此,要在全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体减排,应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逐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