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其它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建康发展轨道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根本解决,部分企业面临高投入、高风险、高负债、低效益的怪圈困扰。而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说,环保治理资金投入的效益与风险预见性普遍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危困企业想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环保治理,实在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业建设已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追求目标.曲阜市应紧紧抓住新的发展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生态工业,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自身的发展特色,采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完善和提升传统产业等措施,以促进曲阜市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噪声地图是提高噪声监管五化水平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噪声地图及其在噪声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剖析了我国大部分重点城市噪声地图绘制情况,针对噪声地图绘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开展绘制和应用试点,制定技术规范,纳入噪声法修订,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成立国家级技术支持中心,加强全国技术、管理规范化统筹。  相似文献   
4.
石墨炉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石墨炉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8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并通过仪器工作条件和消解条件的选择,以及质谱干扰和基体干扰的消除对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建立的试验条件下对土壤进行石墨炉消解,土壤中重金属(锌、镍、铜、钒、铬、铅、镉、锰)的检出限为0.002~0.59μg/g,精密度为1.1%~8.7%,回收率为95.0%~105%。本方法消除干扰强,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试剂用量小,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氰化物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比色法需蒸馏分离后测定,操作繁琐。基于CN~-与Br_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NBr,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色谱测定虽有报道,但多是在水样溴化后经溶剂萃取用液体注样法测定,易造成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污染并产生干扰,操作亦较麻烦。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养殖废水中9种大环内酯及林可酰胺类抗生素的方法,并对样品pH值、保存时间、洗脱溶剂、上样流速及过滤材质等进行了优化。测定结果表明,pH值为6,过滤材质为聚丙烯(GHP),上样速度为5 mL/min时,9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最优,为71.4%~126%,相对标准偏差最小,为2.4%~7.1%,标准曲线的线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998 5~0.999 5,检出限为0.78~1.22 ng/L。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能够广泛应用于养殖废水中大环内酯及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量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100年区域气候模式COSMO-CLM(CCLM)模拟与1961~2005年气象站观测的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统计计算年降水量、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4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球升温1.5℃情景下,年降水量相对于1986~2005年减少5%,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分别增加7%、33%和4%;概率密度曲线表明,年降水量均值下降,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均值上升,极端降水方差增大;年降水量、强降水量和暴雨日数在空间上表现为南部增加北部减少,极端降水贡献率则相反。(2)全球升温2.0℃情景下,年降水量下降3%,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分别上升15%、46%和15%;年降水量均值稍有减少且方差稍有上升,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均值和方差明显增加;年降水量减少区域位于长江主干以北,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表现为绝大部分地区增加的空间变化特征。(3)全球升温由1.5℃至2.0℃时,年降水量、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分别增加3%、7%、10%和11%;随升温幅度的增加极端降水均值和方差上升;极端降水呈增加态势的范围扩大。因此,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对降低极端降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黄铁矿对放射性核素锝的去除效果,实验室采用元素铼(Re)代替锝(Tc),利用氯化铁(FeCl3)与硫氢化钠(NaHS)反应人工合成黄铁矿(FeS2),并将其应用于还原固定高铼酸根(ReO4-)。实验在不同pH值、有机碳含量条件下进行,对FeS2还原固定高铼酸根的动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与分析,为硫铁矿处理锝提供了必要的依据。FeS2与高铼酸根的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在偏酸性、未加入有机碳的情况下,FeS2还原铼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的空间的分布特征、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相差2.98、3.4、5.2、2.7倍,cd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甚至相差15.7倍。重金属元素相关性特征可分为Cd—Pb—Zn和Cu—Cr两组。形态分布特征表现在Cu、Zn、Pb、Cr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可利用性最强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存在。污染较严重的是攀钢机关、攀钢原料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时相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资料,建立空间研究网格,通过土地利用扩展强度指数的空间分析,对1947~2002年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扩展模式、强度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空间扩展并不是持续增长的,其扩展强度与速度均从建国初期开始减小,在1964~1979年期间达到最低值后又逐渐增大,总体上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发展变化;②居住用地扩展模式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由建国初期以核心建成区为主的渐进式扩展(1947~1964年)转变为跳跃式扩展(1964~1988年),到近些年又发展成兼具渐进扩展与跳跃扩展特征的混合扩展模式(1988~2002年),城市用地功能由简单趋于复杂和多元化;③不同时期居住用地扩展过程差异较大,其行为特征受国家宏观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为复杂的城市扩展动力机制研究提供更多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