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根据近几年的海洋常规监测数据,确定渤海及黄海北部沿岸底柄贝类体内典型微污染物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36%以上的站点中,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1类标准(15μg/g,湿重,下同),尤其是大连湾和河北新村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Ⅲ类标准(80μg/g,以湿重计),并且,近年来大部分海域贻贝...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有机氯农药已禁用多年,但环境和食物中仍有有机氯农药残留.以太原市为研究区域,采集了代表性的6类24种食物,测定了林丹残留量,分析了太原人群对林丹的口摄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24种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在未检出到1.5ng·g-(1湿重)范围内.残留量较高的为鱼、水果、蔬菜和肉类.多数食物残留浓度高于2005~2007年北京和沈阳类似调查的结果.与历史数据(1992、2000年)相比,食物中林丹残留浓度大幅度下降,动物类食物下降1~2个量级,蔬菜和水果降幅较小.目前各类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均低于国家和欧盟的相应标准.平均而言,各年龄段人群日均口摄暴露量也低于美国环保局的标准,但由于食物残留浓度、个体体重及膳食结构变异较大,导致个体暴露水平差别很大,各年龄段,特别是成年人中有少数人日均口摄暴露浓度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0.3g·kg-1·d-1的允许标准.  相似文献   
3.
国内民用燃煤烟气中多环芳烃排放因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模拟国内民用燃煤过程.确定燃煤排放烟气中PAHs的排放因子、PAHs在烟气气相与颗粒相之间的分配、特征排放谱以及不同燃烧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种母体PAHs加和计,燃煤排放因子的变化范围为71~882 mg·k8-1,排放因子和有毒PAHs组份排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烟煤、蜂窝煤和无烟煤,主要毒性成份存在于颗粒相中.PAH组份的气-固相分配比例与其饱和蒸汽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燃煤类型和燃煤中挥发组份对烟气PAHs排放因子、气-固相分配以及排放谱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另外,不同燃烧方式对燃煤排放因子也有一定影响,缺氧条件会导致排放系数升高.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民居室内气态PAHs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自行改进的被动采样装置收集并测定北京城、近郊区38个家庭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室内空气中7种气态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和组分谱,并探讨影响室内气态PAHs浓度和组分谱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数据表明,北京城、近郊区民居室内的气态PAHs以2环和3环组分为主,7种气态PAHs组分各自的平均浓度范围为1~40 ng/m3,总平均浓度约为100 ng/m3.供暖期和非供暖期之间7种气态PAHs的总浓度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苊烯和荧蒽的浓度明显不同.相对于供暖期,非供暖期内2环组分的贡献减少,3、4环组分的比例则增加.根据家庭调查问卷和实测的浓度水平,多因子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北京城、近郊区民居室内气态PAHs的浓度和组分谱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吸烟、卫生球使用、居室通风强度、日烹调次数和民居建成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