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水质影响因素及水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国内上关于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今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出展望 。  相似文献   
3.
AB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七十年代,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B.Bohnke 教授首先开始对AB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现AB法的造价和能耗都明显低于普通的生物处理法。从现有的研究结果和污水厂的运行数据看,AB法造价可节省15~20%,能耗降低20~25%。因此,在国外,AB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西德、荷兰、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学者纷纷对AB法开展研究和推广应用,到1985年9月为止,已经有14家AB法污水厂正式运行,总处理水量为140万人口当量(每60gBOD_5/天为1人口当量)。我国正处在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中,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资金,为了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相似文献   
4.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一种新型填料—悬浮填料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一种新型填料-悬浮填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此类填料的特点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改善此类填料性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新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我国对水污染控制认识的发展和深化,阐述了污水生物处理方面的研究和新进展,包括在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和新反应器、新工艺的发展。同时,讨论了新型、高效化学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开发成功,使化学法用于城市污水的处理成为可能。并提出任何一种新的处理工艺和反应器都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不能认为某一种就是最好,最先进的,可以无条件适用各种情况的。  相似文献   
6.
螺旋式射流曝气器是机械曝气与射流曝气相结合的新型曝气装置。利用螺旋原理,使空气吸入水中,并在叶轮强烈搅拌下,把空气分散成细泡溶解到水中,同时,由于叶轮的推水作用,加强了池中水的循环,充氧均匀,具有机械与射流曝气两者的特点,而且结构简单、能耗低、溶氧量大,是较理想的曝气装置。  相似文献   
7.
联邦德国三大化工公司的废水生物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联邻德国的拜耳、巴斯夫和赫司特三大化工企业废水生化处理的概况及特点,较详细地叙述了高塔-射流曝气器和径向射流喷嘴,此外,还介绍了剩余污泥的最终处置,其中一些经验和特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中硝酸盐氮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试系统和大型工程 ,探讨了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酸盐氮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酸盐氮的增加是氨氮生物硝化的结果 ;处理系统启动中硝酸盐氮变化率的变化反映了两类硝化细菌在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上的协调关系以及生物膜的成熟过程 ,启动结束时硝酸盐氮变化率趋于 1.0 0 ;稳定运行阶段各工况下处理系统硝酸盐氮变化率均在 1.0 0附近 ;水源水中少量的有机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氨氮硝化过程无明显影响。硝酸盐氮变化率是描述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系统氨氮硝化状况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硝基苯类废水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Fe(OH)2对硝基苯具有强烈的还原作用,短时间内可把硝基苯还原为苯胺。催化铁屑法处理硝基苯类废水,除了包括铁屑法处理废水的各种反应外,还能使硝基苯在其表面直接还原,且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m(Fe):m(Cu)为10:1,pH为9.5,废水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为250mg/L,反应时间为30min,硝基苯的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配水反应前后铁屑和铜的表面进行分析,研究了Fe-Cu催化还原法的长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运行数周后铜表面性状基本保持不变,化学稳定性好,抗中毒能力强.处理效果的下降主要起因于铁屑表面的金属铁发生反应而被逐渐消耗,以及铁屑表面为沉淀物覆盖而逐渐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