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蝌蚪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霸螨灵和Cu^2+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霸螨灵对蝌蚪的毒性大于Cu^2+,且两者对于蝌蚪均属高毒物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杀螨剂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霸螨灵:克螨特=1:3)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对土壤的呼吸作用均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呼吸作用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统计分析表明霸螨灵、克螨特及其混剂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危害系数法来评价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的危害程度,各处理浓度的霸螨灵、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的危害系数均不超过20,亦表明霸螨灵、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于低毒级或无实际危害级的农药.  相似文献   
3.
组合型生态浮床对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鹅湖水体中构建以水生植物和陆生喜水植物为实验植物,浮法控制器、水循环增氧系统和造浪-输送系统为辅助设备的组合型生态浮床.组合型生态浮床运行期间改变了水体的理化环境,影响了上覆水-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迁移转化,跟踪监测在组合型生态浮床影响下上覆水和沉积物TN、NH4+-N和TP含量的浓度变化规律,探讨了在组合型生态浮床作用下,DO、Eh、pH对上覆水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影响,以及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氮磷之间以及和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实验期间上覆水中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1.92%、63.09%和80.0%.沉积物中T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3.79%和37.04%,沉积物中TP含量上升了43.71%.组合型生态浮床对上覆水环境因子如DO、Eh、pH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区上覆水中DO和Eh均高于对照区,DO由原来的8.7~8.9 mg·L-1上升到9.3~10.4 mg·L-1,Eh由原来的163~178 mV上升到191~198 mV,通过提高上覆水中DO和Eh有效抑制沉积物磷的释放并促进沉积物对上覆水中磷的吸附.pH的波动性较小,维持在7.51~8.32之间,并未促进沉积物磷释放.上覆水中TN、TP和NH4+-N以及与沉积物中的TN、NH4+-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物中的TP极显著负相关;pH与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TN、TP和NH4+-N都无相关性;上覆水中的DO与Eh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物中的TP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6年-2010年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基于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背景和现状,选用危害较大的10项污染指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近15年来湘江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湘江水质环境演变特征。并选取了2002年-2010年经济和废水排放数据,分析了经济与废水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最为严重的污染物氨氮并没有快速下降的变动趋势,重金属镉在湘江干流和湘江支流中都呈上升趋势,湘江流域的水质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污染状况尽管有所缓解,但部分污染物依然比较严重,如总磷和镉等;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表明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升段。  相似文献   
5.
该文总结了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途径和改善措施.参5.  相似文献   
6.
PM2.5与O3均为导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物,采用自动设备监测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3市商业区和郊区空气中的PM2.5和O3质量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2.5和O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大,其中O3质量浓度夏、秋2季高,春、冬2季低;PM2.5则秋、冬2季高,春、夏2季低;O3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当天午后,PM2.5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上午;空间分布上,O3质量浓度在郊区站点相对较高,而PM2.5质量浓度在商业区站点较高.PM2.5与O3质量浓度变化以负相关为主,即PM2.5质量浓度高时,O3质量浓度则低,反之亦然,二者一般不产生叠加污染.总体上,夏、秋季节应主要防O3污染,春、冬季节则主要防PM25污染.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二氯喹啉酸对湘云鲫的急性毒性和 (1/8~ 1/2 )LC50 浓度下对湘云鲫鳃、肝脏中Na K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 2 3± 1℃条件下 ,二氯喹啉酸对湘云鲫的 2 4、4 8、72、96h的LC50 分别为 15 1.6 4、15 0 .92、14 9.6 0、14 9.14mg·L-1,是一种低毒性农药 ;(2 )鱼鳃和肝脏中Na K ATPase、Mg2 ATPase活性的抑制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表现出显著的浓度 -效应关系 ,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指示剂。此外 ,还讨论了二氯喹啉酸抑制ATPase活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不同来源的Pb、Zn和Cd复合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在废矿水和尾矿砂污染的土壤中,Pb、Zn和Cd主要以残渣态存在,而添加土壤中的Pb主要以弱专性吸附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Zn和Cd主要以交换态存在,大豆苗对添加土壤中Pb、Zn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对废矿水污染和尾矿砂污染土壤中Pb、Zn和Cd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
三唑酮在油菜-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降解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在土壤-油菜生态系统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和环境安全性,进行了2 a大田试验,并比较了指数模型、GM(1,1)灰色模型、阻滞动力学模型对三唑酮降解规律的描述。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均达到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相关;对三唑酮在土壤和油菜中降解行为模拟结果最好的分别为GM(1,1)模型和阻滞动力学模型;三唑酮在土壤中2 a的半衰期分别为3.48和4.38 d,油菜植株中分别为1.98和3.78 d,其降解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农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农田生态系统建设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提出未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田生态系统构建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